心有灵犀一点通 全诗是什么?
“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全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连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深情。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心有灵犀一点通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
释义:比喻双方心灵相通,彼此心思互相了解。灵犀(xī):传说犀牛角中有条白线,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叫灵犀。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译文: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近义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笔顺
扩展资料:
典故
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隐17岁开始当幕僚,25岁中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滞,大部分时间过着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他年轻时在政治上是有抱负的。
但由于“运与愿违”,因此他写了许多诗来曲折地表达内心的苦闷。
李商隐所写的一组《无题》诗流传较广,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李商隐在秘书省当正字(官职名)时写的一首《无题》诗中有这样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从字面上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飞向遥远的地方;我们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过那条极细的白纹,彼此心心相印。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异的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李商隐的诗句,诗歌名称为《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翻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虽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你我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近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
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
心有灵犀一点通成语解释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4720896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