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十十传百”是什么意思?
一传十,十传百释义: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拼音: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六回自从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凤随鸦,不免纷纷议论,就传到了鲁翠、波儿麻等一班党人耳中。
用法: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流言一传十,十传百,会把任何伟大的,造福于民的、经过苦苦思索、历尽种种磨难才获得的思想歪曲成于己、于真理都无益的邪说。艾特玛托夫
扩展资料:
近义词:口耳相传、口口相传
1、口耳相传,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意思是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出处:现代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2、口口相传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kǒu xiāng chuán,意思是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出处: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
一传十十传百是什么意思 一传十十传百意思是什么
一传十,十传百的意思和造句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叫什么效应?
"一传十,十传百",主要反映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一传十,十传百”主要反映了信息的可传递性。没有传递,就无所谓有信息。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如口头语言、体语、手抄文字、印刷文字、电讯号等。
“一传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传播极快。
信息传递程序中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传达人为了把信息传达给接收者,必须把信息"译出",成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语言或图像等。第二个环节是接受人要把信息转化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释。第三个环节是接受人对信息的反应,要再传递给传达人,称为反馈。
扩展资料
古代信息传递
在我国古代,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常见的“信”是用漆书写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牍。由于木牍一般一尺长,故又称为“尺牍”。后来,有人把信写在绸子上,叫做“尺素”。
现代信息传递
主要有电话,电报,网络通讯等方式。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说,人类传播信息方式的演变呈现这样一个脉络: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直观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读的精神”)——新的视与听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特征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428286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传十 十传百(一传十十传百什么效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传十 十传百(一传十十传百什么效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