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约法三章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译文: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的人处死,打伤人或者偷盗,抵偿相应的罪名和刑罚。
示例: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约法三章,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反义词
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释义:为:做。欲:想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心所欲。
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约法三章,汉语成语,拼音是yuē fǎ sān zhāng,原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03约法三章出处释义: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04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约法三章什么意思
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语法:约法三章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典故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
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379786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约法三章的意思(约法三章的意思和故事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约法三章的意思(约法三章的意思和故事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