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认识立体图形》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生虽入学刚刚一个多月,但这
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讲并不陌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
把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并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几
何形体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可以说,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几何概念的开始,它为
今后学习平面图形和进一步研究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初步渗透简单的分类、统计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并能够从众多的立体图形中把它们区分出来
难点:初步感知长、正方体的区别
四、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一)引出学具
师:同学们,你们都从家里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谁来说说看?
(二)教师提问:你们感觉这些物体的形状完全一样吗?形状不一样的物品摆在一起你有什
么感觉?那怎能让它们不乱呢?(迫使学生对这些小物品有目的进行分类)
师:现在大家动手动脑筋,给这些物体分分类,把桌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三)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有三类的、有四类的,都给予肯定。
【用日常生活用品做学具加强了学生心中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当学生发现它们摆在一起比较
乱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想分类,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形状,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这几个立体图形的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体验感知球的特征:
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分类的时侯,有的物体特别不老实,到处乱跑,请你从桌上把它
们举起来,问2--3个同学:你拿的是什么球?
2.仔细观察,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再用手摸一摸,滚一滚有什么感觉?(它们的每一个
面都是圆圆的、鼓鼓的、可以滚)
3.教师小结: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像这样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
板书:图形球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
【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稳定性来说,球最不老实,到处乱滚,
因此,先从认识球来进行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体验感知圆柱的特征:
1.出示薯片罐在讲台桌上一边滚一边问学生:“薯片罐也能滚,它是球吗?为什么不是球
2
呢?”
2.观察薯片罐,它又是怎么样的?除了能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圆柱是直直的,上下
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有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还能稳稳站立)
3.教师小结: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像薯片罐这样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们
叫“圆柱”
板书:图形圆柱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同样是滚动,但圆柱的滚动与球的滚动是不同的,本环节注意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
体验了圆柱的特征,并与球的特征做了充分的对比。】
(三)体验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区别不同:
1.教师拿着魔方、骰子提问:“像魔方、骰子这样形状的物体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贴
图形并板书“正方体”
2.教师拿着牙膏盒提问:“像牙膏盒这样形状的物体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贴图形并板书
“长方体”
3.游戏:(男生看,女生猜)
(1)分别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摆在讲台桌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摆放位置,教师分别转动这
两个立体图形,请男生闭上眼睛猜,女生睁眼观察。
(2)男生猜猜老师动了谁?并说说想法。女生做判断。
(3)提问:老师既动了长方体,也动了正方体,为什么男生没有感觉到正方体动呢?
学生说理由(正方体的面都一样大,长方体的面有的大,有的小)。
(4)老师带着学生按顺序数正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有几个面?区分对比它们的相同点与
不同点。
(5)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
面大,有的面小,相对的面一样大。
【为了突破长、正方体的区别这一难点,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首先:出示长、正方体让学
生观察它们的摆放位置,然后教师分别动两个立体图形,让学生猜老师动了谁?在猜的过程
中使矛盾激化,学生明显感觉出长方体的面有的大有的小,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大。通过这
一游戏的设计教学难点很自然就突破了。在此,对长、正方体面的特征又做了进一步的渗透,
即都有6个面,正方体6个面大小都相等,长方体6个面对面相等。】
三、揭示课题,抽象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今天我们认识了图形家族中的四个新朋友,它们是?
当它们脱去了花花绿绿的外衣,小朋友们还能认出他们分别是谁吗?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大屏幕上出现抽象的四种形状,让学生辨认)
四、强化训练:
(一)连一连:
1.课本37面第一题。学生回答。
(二)数一数:
1.课本37面第二题。学生回答。
(三)摸一摸:(看课堂剩余时间做)
出示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很多实物。
1.一人随意摸一个物体,全班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
2.一人摸到一个物体,先说摸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其他学生判断。
3.全班提要求,一人到前面按指定的形状摸。
3
【本环节学生兴趣十足,通过摸一摸,对各种形体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正确区分。】
(四)捏一捏:(看课堂剩余时间做)
1.音乐开始学生捏这四种图形中最喜欢的那一个,如果音乐没结束还可以继续捏其它的图
形。
2.展示学生作品。
【本环节学生要想捏出这四种立体图形,就必须先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这样设计,培养了学
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能力。】
【本环节不仅有知识教学,更渗透了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大家认识了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并能区分它们,同学们
在玩中学习了数学,老师为你高兴。现在打开课堂作业本,来检测下今天你学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现实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
由于让学生带了很多的学具,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我吸引,应该是同桌适当带些,再
准备一个小箱子能让学具收放。课上由于学生的纪律让学生多说没有实现。
在教学设计前我应该清楚学生的起点到底在哪里?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的程度
到底在哪?然后再根据教参设定合理准备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还是比
较清晰,但是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得不是很到位,缺乏总结性的语言。
这节课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更了解本节课内容。
认识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球qiú
圆柱yuánzhù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22:4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1844854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认识立体图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认识立体图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