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时间是什么?
安史之乱发生在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战争影响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安史之乱发生的具体时间?
安史之乱是唐朝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捩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称天宝之乱。
唐朝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
安史之乱发生并席卷北方后(其时天下久承平,百姓数代不知兵),对唐朝乃至中原后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捩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经济方面,华北,关中一带的经济因此而残破[8],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安史之乱主要蹂躏唐朝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经济大受破坏;
相反,江南一带并未如北方般受到战乱的摧残,使南方得以保全。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
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大食借兵,回纥自恃平乱有功,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的侵扰边境,唐朝声威至此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
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结果导致陆上丝路逐渐断绝,而南方的海上丝路则逐渐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时间
安史之乱时间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大约八年。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伤亡士兵约三十余万,国力锐减。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经济重心南移、西域得失、佛教复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在哪一年?
安史之乱的时间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将领安禄山: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
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
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史之乱,百度百科-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181185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安史之乱时间(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时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安史之乱时间(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时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