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案判了,不存在偷换行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错换人生”案再次开庭。庭审过程中名医护人员首次出庭作证,历经庭审后,法院宣布择日宣判。本案原定于开庭但是因为姚策养母许敏执意要把姚策生母杜新枝庭列为被告,所以该案的审理工作就推迟到了。庭审现场杜新枝回应偷换质疑:不会因为孩子乙肝不要孩子。
此次庭审江西许敏家庭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索赔余元。许敏还认为杜新枝入院期间刻意隐瞒其乙肝病史所以导致姚策最终没打疫苗以至于后来患癌去世,以此为由向杜新枝索赔姚策的医药费和抚养费共397万余元。而杜新枝表示自己住院的病历本上,已经如实申请了自己乙肝大小三阳的化验,但是在调取病历的时候发现,没有乙肝大小三阳的化验记录。
针对这一问题,杜新枝依然觉得这是医院存在的过错造成了化验单丢失。对此医院多次向双方家庭道歉并承认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了查清该案到底是“错换”还是“偷换”,双方家庭也都申请了多位证人出庭。其中就包括当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工作的5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表示并没有实行手环制管理,新生儿入住的病房完全是母婴分离的,所有产妇出院时都不是自己前往婴儿房抱走自己的孩子。
当聊起是否希望给姚策一个真相时,杜新枝说:“真相在就已经有了。之前姚策在去北京治病前我亲吻了他的额头,他也告诉我要相信国家和法律会给我们一个真相。”,河南警方、河南大学通报“错换人生”事件相关调查,针对姚策养母许敏控告姚策生父母“故意换子涉嫌刑事犯罪问题”,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经审查认为不符立案条件,不予立案。
杜新枝还提到,她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剖腹产生下姚策,随后在病房修养。许敏因顺产,带孩子出院日期比她一天,“出院时医院给我的就是郭威,哪个换了孩子的会留在医院不走呢?”
错换人生患癌小伙不接受医院道歉的事件起因是什么?
错换人生患癌小伙不接受医院道歉的事件起因是江西九江许女士,因28岁儿子姚斌被查出肝癌想“割肝救子”,经检查发现儿子并非其血亲,经调查是几乎同时出生的两个孩子在出院时由于医院的失误被抱错。
2020年的2月份,28岁的姚某因为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不幸地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悲痛之余,姚某把自己的生病的消息告诉了母亲许女士,许女士虽然很痛苦,但是随即决定要捐肝救自己的儿子。
然而,在抽血化验的时候,却发现母子二人的血型对不上号,再经过亲子鉴定以后,才确认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许女士回到当初儿子出生的医院去查找资料,最后确定河南驻马店的一个男孩跟自己儿子当初出生的信息很像。巧合的是,许女士报案的派出所正是亲生儿子郭某的工作单位,母子两人终于在28年后第一次见到了面。
扩展资料
错换人生患癌小伙不接受医院道歉:
淮河医院医患关系科主任张鹏表示,这两个孩子的确是在淮河医院出生,且出生后两人人生几乎没有交集,因此得出从医院抱错的结论。
错婴的责任医院肯定要承担,对于错婴一事,给两个家庭造成的情感伤害,院方表示歉意,在谈判过程中也向家属表达了歉意。但是对于姚策的病情是否与医院有直接因果关系,这还有待于调查。
5月12日下午,张鹏表示,本次协商已告一段落,下一步会继续和家属联系。5月14日,患者小伙姚策表示,医院是迫于舆论压力才道歉,对此不能接受,目前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医院把治疗负责到底。
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首次回河南老家,此事具体是啥情况?
错换人生长达28年,影视剧里的情节,万万没想到竟然真切发生在我们身边。28年前“抱错婴儿”案件持续发酵,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此事具体经过:今年2月,江西青年小华查出癌症,母亲许敏正想“割肝救子”,检查时却发现小华并非是自己亲生的孩子。经调查,28年前,淮河医院的医生将两个新生儿抱错,两个男孩因此互换了人生。小华的亲生母亲杜新枝,现在生活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当年,她与杜新枝是同一个病房的产妇。命运弄人,两个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那么,这28年,到底由谁来负责?对于此事,最大的责任方肯定在于医院,如果没有他们的失误,就不会错换人生的闹剧 。2020年5月13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对错换人生28年事件公开向双方家属道歉,院方称,错抱婴儿事件错误在于医院。
如今,此案件还在继续协商解决中,并且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单。在此案件中,对于两个家庭来说,身患重病的小华与郭威,是最大的受害者。
本该在亲生父母殷实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的郭威,却过上了穷人家的孩子早日当家作主的生活,养母患病多年,父亲身体也不太舒服,姐姐呢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第二个受害者小华呢,虽然生活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会好很多,但是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查出了乙肝病毒,从小体弱,身体状况一直以来也不是特别的乐观。
在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为了省些钱让养父母以后更好的生活,他选择了中断治疗,这对于病重的小华来说,这是他目前能做的对养父母报恩的事情了。生育是恩,养育才是情。而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他们都做到了,没有血缘关系却浓于血缘关系。在以后的日子里,真心希望他们能处理好内心的伤与痛,接受事实,余生,继续好好的生活。无论是对于阿斌还是郭威来说,这事件发生的唯一好处是,让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说到两个家庭的事情,网友也纷纷在讨论到:这以后他们是该怎么生活呢?各自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还是继续留在养父母身边?
两份牵挂,多一个兄弟,祸福相依。最后的欣慰莫过于真相大白。错换人生28年,错换的是人生,不变的是真情,希望他们早日康复,重归自己的家庭,予以美好的祝福。
“错换人生”一案,涉事医院被判赔40万精神抚慰金,这合理吗?
作为许敏一家的支持者,看到杜新枝一家通过告淮河医院而获得了40万精神抚慰金这事实际上并不开心,当然,我这是站在这件事涉事方可能有杜新枝一家,而杜新枝一家必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来看的,我觉得这件事不合理,因为如果按照网络上的各种未解决疑点来看,杜新枝和淮河医院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那么为何现在杜新枝能全身而退,甚至获得一笔意外之财。
然而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假设杜新枝一家与该错换事件无关,杜新枝一家和许敏一家同样都是受害者,那么这件事实质上是合理的,淮河医院也是必须要承担责任的。
淮河医院难逃其责
该事件从欢欢喜喜的寻亲相认事件,演变成现在两家势不两立的“偷换人生事件”,大家将所有焦点都聚中在杜新枝和许敏这两家,却忽视了这里面重要的“中间人”淮河医院,而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孩子被换,指定是与淮河医院脱不了干系的,但是到底是失误还是有意隐瞒,有意为之,这性质是完全不同,一个只需受到道德的谴责,而另一个却可能要承受法律的制裁。
而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手环,令人可笑的,在前不久杜家和许家对峙的庭审上,医院却表示那个年代并没有使用手环,所有孩子放在一起,统一的衣服和编号。个人觉得这是十分可笑和讽刺的,所有孩子放在一起怎么辨认?所有的医院都这样操作,父母怎么可能具有安全感。而之后又有同年在淮河医院生产的热心母亲表示“虽然没有手环,但是有手带,是存在具有标志性的物品的”,然而由于没有证据,一切都止步于此。
杜新枝一家的狼子野心
话说回来,初看这个标题,还以为是淮河医院赔许妈一家四十万元,后来通过查询才知道赔的是杜妈一家。作为整个事件中疑点最多的杜妈一家是如何从最初的存在疑点,到现在的疑点满满,而杜妈一家还能够全身而退,甚至多次通过姚策向淮河医院“捞钱”,又通过社会上热心人士的捐款“大捞一笔”,着实令人称奇。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事件已经发生了二十多年,很多的证据都已经不存在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后,从始至终一直关注着这个事件的热心群众,从最开始的热心满满,到现在的精疲力尽,许妈一家因为善良和包容一次次被欺骗,被伤害,而淮河医院和杜新枝一家却能够在这个事件里只单单受到舆论的攻击,没有承担起他们应承担的责任,我觉得十分的讽刺和疲惫。但是好在现在的许妈和郭威一家团聚,生活得有滋有味,相信他们的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对此,你怎么看待淮河医院和杜新枝一家?
“错换人生28年”案最新宣判,医院赔偿99万余元,医院的赔偿合理吗?
错换人生28年事件中,姚策养母许敏一方律师李圣在直播间中提到可以将“错换人生28年”,改为“偷换人生28年”,质疑28年前杜母故意偷换孩子,对此,姚策生母杜女士表示,故意偷换孩子完全是无稽之谈,“天天狸猫换太子,把自己捧的也太高了吧。28年前我能预测我的孩子有病吗?”
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有指导意见,河南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按5000元--10万元的标准把握。考虑到“错抱”孩子案件不同干普通的侵害人身权利的案件,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侵害主要体现在精神损害方面,比如“错抱”造成许敏夫妇与郭威骨肉分离,许敏夫妇常年四处为姚策寻医问药甚至不惜“割肝救子”仍经历丧子之痛,都给许敏夫妇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
两家父母反目,郭威无论怎么站立场,都好像是尴尬的,甚至连不站也是尴尬的;另一方面,在“偷换风波”的声浪里,郭威很容易产生身份焦虑,也就是“我到底算谁的孩子”。毕竟“偷换”要被实证了,对郭威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即使他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要知道,从“偷换风波”推开起,相较“姚家父母”和“郭家父母”的反目,最为无法安放的便是郭威。
因此回到舆论聒噪中,即便判决不能立马平息争议,但是作为谈论的指向也该模糊对当事人们的直接指点。唯有如此,才算是道德的归道德,法理的归法理。否则在不敬畏法理判决的情况下,又想得到法理的普遍正义,总让人觉得逻辑很扭曲。法理所能给出的判决,都必须是建立在证据链条基础上,而这也正是法理能做到的最大公平,并且也是它有限性的直接体现。
错换人生28年案宣判:医院赔99万,这样的判决合理吗?
备受关注的“错换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开庭。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患癌男子姚策因手术原因还在医院治疗,律师及其亲生父母代替参加庭审,其养父养母以证人身份出庭。姚策及其亲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每人60万、已产生医疗费74万及判决后医疗费等共计约273万元。
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姚策亲生父母临时追加医院方支付其抚养非亲生子的抚育费28万元诉求,但最终这一诉讼请求在庭审中被临时放弃,“庭上被告律师要求答辩期,追加28万元赔偿诉求可能会拉长法院审结案件的期限。”原告方律师周万亿成称。庭审中,双方就涉事医院是否需要对抱错孩子之一姚策的肝癌负责以及孩子被抱错本身给双方家庭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为主要争议焦点进行了激烈的法庭辩论。庭审持续了近5个小时,法庭并未当庭宣判。
江西青年姚策查出患癌,母亲许女士欲“割肝救子”时,发现在生产的医院抱错了孩子,亲生儿子其实是和杜女士生活在河南的郭威,一段“错换人生28年”的秘密就此揭开。此后,该事件被包括本报在内的诸多媒体广泛报道。郭希宽、杜新枝夫妇及其代理律师到达开封鼓楼区法院。姚策的养父母许女士夫妇也于昨日抵达开封,并将以证人身份出庭。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方则由两名律师代为出庭。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于2020年8月14日向法院提交了要求法院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姚策出生时未注射乙肝疫苗和其2岁半时发现感染乙肝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参与度是多少进行鉴定的申请。庭审前原告方向法院提出请求,希望当年杜女士生产时的医生郑某、护士耿某玲出庭作证。但在当天的庭审中,两人均未到庭。庭审时,姚策亲生父母情绪激动,杜新枝多次落泪,希望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抱错。而院方称因为年代久远,他们也不知道。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177685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医院就错换人生事件道歉(错换人生医院爆出证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医院就错换人生事件道歉(错换人生医院爆出证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