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条约有哪些?
中俄边境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什么?
中俄边境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苏联霸占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合法化。
苏联为了实现地跨亚欧大陆的国家梦想,在长达二个世纪的时间内发动战争,海参崴一带,包括纳霍德卡是中国北部海岸唯一不冻港区域,1860年夏,俄国人强行侵占,并把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在英法联军攻到北京时,俄国又用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当时清政府并未批准;
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瑷珲条约》,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在划分边界时,俄国把中国的图们江和图们江以北的数千公里海岸线全部划归俄国,完全封死了中国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中俄北京条约》还涉及中俄西段疆界,1864年,沙俄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条约,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扩展资料:
中俄边境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有,根据本约规定的界线,在塔尔巴哈台地区酌定新界,在喀什噶尔地区“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
2、中国赔款900万银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
3、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在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按旧例减税三分之一;
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俄人可以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
另据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陆路商路除恰克图至天津一路外,增辟尼布楚—张家口—天津及科布多—张家口—天津两条新线。俄商所往通商路线各处如通州等也准许销售货物,所有完纳税饷等事,均按新章办理,俄商来蒙古、新疆贸易的过境卡伦增至35处;
4、俄国得在肃州、吐鲁番两处增设领事,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乌鲁木齐、古城五处,“俟商务兴旺”后陆续添设领事,俄国领事官有权与中国地方官“公同查办”两国人民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切事端;
5、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中国官员不得阻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俄伊犁条约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什么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
康熙皇帝在位的时期,是清王朝国力的一个上升时期。在此期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部边界线。《尼布楚条约》是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从国际外交的角度看,《尼布楚条约》对于清朝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清朝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一次正视西方国家的机会。
一方面,《尼布楚条约》是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后续。在我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沙俄就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张,派出少量远征军占领了雅克萨,并且不断袭扰黑龙江流域。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决定用武力驱逐占领雅克萨的沙俄远征军。通过“强攻加围困”的策略,清军最终击败了沙俄远征军,获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在后续的谈判过程中,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和沙俄方面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与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都属于清朝领土。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挫败了沙俄向东扩张的念头,也给清俄边境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太平格局。
另一方面,清朝错失了通过《尼布楚条约》来正视西方国家的机会。从国际外交层面上看,《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西方国家签署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也给清政府提供了一次研究国际规则、正视西方世界的机会。但是,清朝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毕竟,康熙帝急于和沙俄达成协议,以便腾出手来平定国内的噶尔丹之乱,因而清朝的谈判代表并没有抓住机会,仔细研究相关的国际规则,也没有借此机会打探欧洲国家的虚实。此外,康熙帝仍然把清朝视为“天朝上国”,把沙俄视为“番邦”。这种心态,也使得清朝失去了一次正式西方世界的机会。
综上所述,清王朝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的边界线。不过,清朝统治者却没能利用这次机会,对西方国家与国际社会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也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上有哪些边界条约?
99年签订的《中俄全面堪分边界条约》详细内容 不要讲解 只要内容
不存在《中俄全面堪分边界条约》。
中俄边界条约有:
1991年5月中俄签署《中俄国界东段协定》;
1994年9月中俄签署《中俄国界西段协定》,至此确定了中俄98%的边界线走向;
2001年7月中俄进行第四次谈判,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原则上决定平分黑瞎子岛。
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次,双方就额尔古纳河上游阿巴该图地区及黑龙江中游黑瞎子岛的两个地段的边界问题达成协议,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境线走向全部确定。
扩展资料
1881年曾纪泽签订的《中俄改订条约》(又称“圣彼得堡条约”),有时也指被《中俄改订条约》推翻的、1879年由崇厚擅自签订的《中俄交收伊犁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
其中前者是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是清朝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俄条约
中俄边境条约收回多少土地?
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有,根据本约规定的界线,在塔尔巴哈台地区“酌定新界”,在喀什噶尔地区“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中国赔款900万银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
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在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按旧例减税三分之一。
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俄人可以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
扩展资料《中俄伊犁条约》与《交收伊犁条约》相比,除赔款增加了四百万卢布外,在界务和商务方面,中国都争回了很大一部分主权界务方面,在伊犁地区收回了特克斯河流域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斋桑湖和喀喇额尔齐斯河下游地区的界线,改为在《里瓦几亚条约》界线与《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所定原线之间“勘定新界”,中国收回了一部分领土。
商务方面,俄国设立领事的地点,由七处缩减为二处:中俄陆路通商新疆至汉口一条路线,删除了嘉峪关至汉口一段;水路方面关于俄轮沿松花江航行到伯都讷的专条被删除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俄伊犁条约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100385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俄边境条约(2008中俄边境条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俄边境条约(2008中俄边境条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