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的区别是什么?
有以下区别:
一、结构不同
1、伽利略望远镜有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中间存在实像,可以在实像面上放置分划板,伽利略式望远镜的焦点在目镜之后。
2、开普勒望远镜有两个凸透镜即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中间不存在实像,开普勒望远镜的焦点在物镜与目镜之间。
二、成像不同
1、伽利略望远镜成像为成正立的像。
2、开普勒望远镜成像为成倒立的像。
三、视野和尺寸不同
1、伽利略望远镜,一个放大镜,倍数小的,是物镜。一个凹透镜,度数大的,是目镜,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
2、开普勒望远镜,物镜是放大倍数小的,目镜是放大倍数大的,这种结构视野宽,倍数容易大,镜筒较长,视野比较大而且较远。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
原理是当恒星系统中的行星运行到开普勒号与恒星之间时,由于行星的遮挡,开普勒号光度计传感器接收到的恒星亮度会变弱。地面科学家可以根据恒星亮度的这种周期性的微弱变化来推算出行星的大小和轨道周期等数据。开普勒望远镜能探测到的这种亮度微弱变化可以小到百万分之十左右。
开普勒望远镜介绍
开普勒式望远镜(The Kepler telescope),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物镜组也为凸透镜形式,但目镜组是凸透镜形式。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开普勒于1611年发明。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引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有哪些?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就好像是从ab射来的。ab离我们很近,就使我们从望远镜中看到的天体觉得离自己近,而看得更清楚。开普勒望远镜实际应用时还需要增加正像系统。从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AB。
如何在家制作这种望远镜呢?
首先找两个合适的凸透镜片,再找一个合适的镜筒,将两片凸透镜设法嵌入到镜筒中,一个开普勒望远镜就制作完毕了。
焦距长的做物镜,焦距短的做目镜,镜筒要能伸缩,以便根据被观察物体的远近,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简称调焦)。
光荣退役!2分钟回顾开普勒望远镜辉煌功绩
10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光荣退休”。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干嘛的?它又有哪些功劳呢?通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发射,2018年10月30日光荣退役,原因是燃料耗尽。
它的谢幕算不上悲剧,圆满多过悲伤的离别。
服役9年,观测超过53万颗恒星,共发现2000余颗太阳系外的行星……
这位“太空 探索 ”老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辉煌。
1
“行星猎手”的称号实至名归
在凝望星空的9年时间里,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共确认了2662颗行星(截至2018年10月24日),此外还发现了近2900颗待确认的行星。
迄今为止被证实的38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中70%是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平时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绝大多数是会发光的恒星,仅有几颗能看到的行星都是我们太阳系里的。
开普勒太阳望远镜的部署才让我们对太阳系外行星的多样性大开眼界。
2
“行星猎手”怎样寻找行星
2009年升空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用凌日光度法寻找行星,它会一刻不停地看着面前的恒星,记录这些恒星的亮度变化。
当不发光的行星从恒星面前经过时,会挡住一部分星光,造成恒星亮度在一段时间内变暗。
开普勒望远镜会敏锐捕捉到这些恒星的亮度变化并传回地球,如果这种情况周期性出现3-4次,科学家就可以确定有行星在围绕恒星公转。
3
退役并不意味着发现之旅的结束
开普勒望远镜的发现改变了科学家对行星的认识,从根本上打开了人类 探索 太空的大门。
其收集的信息显示20%-50%的可见恒星可能拥有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岩石行星,一些此类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这对 探索 地外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很多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行星,这是太阳系中所缺少的,这些观测数据对研究银河系 历史 和宇宙膨胀速度有着关键作用。
如今,这位太空 探索 老将光荣退役,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现之旅的结束,它留下的数据遗产将继续帮助科学家们探寻行星的秘密。
此外继任者TESS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已于2018年4月发射升空,未来TESS将站在开普勒的肩膀上继续 探索 太阳系外行星,帮助人类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很神奇,找到几千颗系外行星,为啥没找到生命?
寻找地外生命和文明,是科学家们几百年来的梦想。当然科学家不会像一些吃瓜群众,见到一个弄不明白的事情,如见到UFO(不明飞行物)就想入非非,硬要往外星人头上扯。
科学家讲的是证据,现在的证据是,在太阳系除了地球,其他星球连一个细胞都没有发现。
首先就是需要找到太阳系外其他恒星附属的行星,尤其是宜居带类地行星。所谓的宜居带,就是相距恒星在一个合适距离,行星温度不冷不热能保持液态水存在的区域;而类地行星就是像地球这样,有一层岩石包裹着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
因为科学家们确信,要找到类似地球的生命,宜居带和类地行星是必备条件。当然宇宙中可能存在与地球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或文明,这些生命和文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孕育和进化,目前就更没有发现,也没有理论,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了。
自从有了望远镜,几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但犹如大海捞针,令人失望。直到1992年,美国两位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森和戴尔·弗莱尔,首次发现了围绕着脉冲星运行的两颗系外行星,分别被命名为PSR B1257+12 B 和 PSR B1257+12 C;1995年, 瑞士两位天文学家麦克·梅耶和迪迪尔·奎洛兹,则首次发现了围绕类太阳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命名为飞马座51b 。
从此寻找系外行星(太阳系外行星)成为了天文学家们追崇的热门,众多的地面望远镜和科学项目组加入了搜寻系外行星的队伍,不断发现新的行星;1990年发射的首个太空望远镜哈勃号,则 最早用直接成像法发现了北落师门周围的行星。但这些发现有的是“业余”,即便“专业”的效率也并不高,科学界迫切需要一个更专业更高效的系外行星搜寻计划。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后面有时会简称“开普勒”)又称为开普勒任务,英文表述为 Kepler Mission,是NASA(美国航天局)研制的 世界首艘专门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并于2009年3月7日在美国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是17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发现了 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即轨道定律、 面积定律 和周期定律,为人类认识宇宙和行星运动贡献巨大,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以兹追崇。
开普勒望远镜不是像哈勃望远镜一样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像地球一样围绕着太阳转,像个跟屁虫跟在地球屁股后面,但会渐渐远离地球,4年后距离地球约0.5AU(7500万公里)。其观测视场指向 天鹅座和 天琴座 所在的领域,远离了黄道平面,这样就不但不会被地球遮蔽,可以持续观测,而且不会受到地球、月球漫射影响,也不会受到阳光渗漏影响。
“开普勒”质量约1039公斤,口径为0.96米,主镜为1.4米,视野约105平方度(视直径约12度),看到的天区与一个人伸直胳膊看到的拳头遮蔽的视野差不多,观测深度约3000光年,广度约全天的0.25%。
“开普勒”一升空,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非凡实力,在服役的9年多时间里,观测到候选系外行星5000多颗,经审查被确认的有2662颗,其中候选宜居带类地行星49颗,有30多颗得到确认。
全球科学界还采用多种方法寻找系外行星,从1995年发现首颗系外行星,截止到2020年11月16日,发现的系外行星总量为4373颗。从这个数据来看,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就占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总数的60%以上。
现在科学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很多,如最早那颗行星就是利用视向速度法找到的,此外还有微引力透镜法、天体测量法、计时法、掩星法等等。这些都是通过间接观测,通过物理学原理测算出来的。
系外行星都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恒星光变和引力摄动等方式“测算”到的。因为系外行星视角太小了,到现在用直接成像法找到的行星只有100余颗,这种方法找到的行星都是巨大的“热木星”,也就是温度在600~2000K的年轻类木行星,其中绝大部分质量有木星数十倍。
直接成像也不是能够直接“看到”,而是通过恒星不可见的红外光变化来“测算”。这些寻找系外行星的方法都有一套很复杂的理论,今天就不展开说了,只说说掩星法。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寻找系外行星的方法就是采用掩星法。掩星法又称凌日法或凌星法,就是通过观测系外行星在视向上横穿恒星表面时,恒星光度发生细微变化来确定行星存在的方法。
因此“开普勒”上装置的最重要仪器就是NASA研制的高精度太空光度计,其主要功能不是得到行星清晰图像,而是通过对恒星光度测量,获取恒星的光度变化,从而计算出有没有行星围绕的结论。
“开普勒”对一颗m(V)=12类似太阳的恒星观测6.5小时,可检测出20ppm(百万分之二十)的综合光度变化,而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凌星时造成的光度变化约84ppm。
“开普勒”就这样在轨道上定向观测10万颗恒星的光度,通过恒星光度细微变化来检测是否有行星凌日,并计算出凌日行星的公转周期、轨道大小、凌日深度、行星大小等等,还能通过对行星母恒星的光谱、光度等参数测算,得到其质量,从而推算出行星是否在宜居带。
“开普勒”升空之前,科学界发现的系外行星基本都是大质量大体积的“热木星”,“开普勒”升空后,发现了大量与地球差不多的较小类地行星,还发现了首个具有6行星的恒星系统,首个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发现围绕着类太阳恒星运行的最小行星等等。
为了大家阅读方便,特别说明一下行星的命名规则:就是恒星名字后面,根据靠近主恒星的行星顺序,依次命名为b、c、d、e、f、g、h等。“开普勒”发现的行星前面都冠以开普勒恒星名称,如开普勒20就是恒星名称,开普勒20e就是靠近开普勒20恒星的第4顺序行星。
开普勒20e和开普勒20f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小行星,这两颗恒星的半径分别是地球的0.8倍和1.03倍,是距离我们约950光年的恒星~开普勒20系统中,五颗行星中的两颗。开普勒20是一颗类太阳恒星,质量约太阳的91%,表面温度略低于太阳,约5466K。这两颗类地行星距离主星太近,一般认为不适宜生命存在,而其他几颗行星都是类木行星。
但这个发现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终结了没有发现系外小行星的 历史 。
“开普勒”发现的最小行星是开普勒42恒星系统中的行星,这是一颗距离我们只有126光年的红矮星,质量只有太阳的0.13倍,光度只有太阳的0.24%,目前发现它有三颗行星相伴,其中的开普勒42b体积约地球的0.78倍,开普勒42c体积约地球的0.73倍,而开普勒42d的体积只有火星的1.97倍,是迄今发现最小的行星。
开普勒186是一颗距离我们约500光年的红矮星,质量约是太阳的0.54倍,其有五颗行星相伴,其中的开普勒186f最引人注目,大小约地球的1.1倍,且在宜居带,有科学家分析这很可能是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但也有分析发现,虽然算得上是地球的表亲,但并非双胞胎,其在宜居带靠外的边缘区域,很可能存在的是水冰而非液态水,不一定适宜居住。
而开普勒 1649c则是一个意外发现,这颗审查时被遗漏的行星,是在“开普勒”退休几年后,2020年对“开普勒”拍摄的资料重新审查时偶然发现的。这颗距离我们约300光年的行星, 大小是地球的1.06倍,而且是一颗岩石星球,理论计算正处于恒星的宜居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一颗行星。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由于其主星是一颗红矮星,质量很小,宜居带就距离主星很近,开普勒1649c公转周期只有19天,并不适宜生命存在。
“开普勒”还发现了开普勒90星系,这是位于天龙座距离我们2545光年的一个类太阳系,是迄今为止发现系外行星最多的恒星系统,和我们太阳系一样有8颗行星相伴。
“开普勒”发现的系外行星花样繁多,还有围绕着2颗恒星甚至4颗恒星运行的行星,有不少地球的大表哥、地球2.0等星球,这里就无法一一表述了。
这些年搜寻地外行星计划中,发现了不少大表哥、地球2.0等貌似地球的行星,那么这些行星上会有外星人吗?
其实“开普勒”也不知道,而且谁也不知道。因为虽然人类对系外行星观测不断进步,但真正“看得清”的一个也没有,那些所谓大表哥、地球2.0等等,都是瞎咋呼而已,与地球环形相差甚远。就像在地球上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或两个 指纹,在宇宙中也难以找到和地球完全一样的星球。
宇宙中可能存在地外生命和文明,或许还会存在与地球完全不一样的生命或文明,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甚至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任何蛛丝马迹。既然如此,作为严谨的科普文章,就不能随意揣测。
2018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由于燃料告罄而不得不光荣退役了,那么它的位置由谁来填补呢?是不是未来行星搜寻计划会被搁置呢?大家不必担心,NASA研制的新一代“行星猎手”早就应运而生了,它就是新一代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简称TESS,它早就于北京时间2018年4月19日顺利发射升空了,顶替了老一辈的“开普勒”,继续未尽的事业。
TESS的观测区域面积是“开普勒”的400倍,也就是可以进行全天搜寻。它把天空分为26个不同区域,每27天巡天一次,重点查看20万颗靠近地球最大最亮的恒星,科学家希望通过它至少发现20000颗系外行星,在其中找到更宜居的星球。
搜寻系外行星,一方面是为了发现地外生命或文明,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地球无法居住时,人类不得不移民外星寻找最宜居的地方。这是人类为了繁衍所进行的未雨绸缪,是一群具有高瞻远瞩眼光的科学家、实业家、政治家的伟大举措,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为有这样杰出的同类而欣慰。
你说呢?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