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的遗体没人收?最出名的一具尸体,20多年没被安葬,为啥?
这位神秘的男子有一个代号“绿靴子”,他在珠峰上已经躺了长达20多年。
每年都会有经过他身边的攀登者,大家不是不愿意将他掩埋,而是另有难言之隐…
有个很残酷的现实,如果一个人不幸在珠穆朗玛峰遇难了,那么他将长眠于此。
不是那些攀登者没有心存仁慈之心将其送回故里,而是因为 在这里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具尸体!
这些不幸遇难的人, 有的化作神山不朽的路标 ,后来者在看到他们时,虽然要承受心理上的冲击,但是这也证明他们所走的路线是正确的。
珠穆朗玛峰按藏语的理解可以称之为“ 大地之母 ”,其高大程度以人类与珠峰相比就如同天地之于蝼蚁,日月之爝火,人人都需心存敬畏它。
自从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与随行的同伴夏尔巴人丹增 首次完成人类登顶珠峰 的事迹后,每年都不乏那些冒死前行的攀登者去征服珠峰。
在这项极具挑战与冒险的过程中,自1953年开始,陆陆陆续续的就有300多人命丧于此。
他们无一例外皆是曝尸于冰峰, 神圣的珠穆朗玛峰自此也被称之为“露天坟场” 。
这300多人当中,最有名的当属“ 绿靴子 ”。
至今为止,对于“绿靴子”在世界登山界还未有公认的证明,我们也只能推测他具体的身份。
目前,在登山界 绝大部分人都认同 他是1996年,不幸命丧于珠穆朗玛峰北线的28岁印度人“ 泽旺·帕尔乔 ”。
与“帕尔乔”共同登顶珠峰的同伴,三个幸运的家伙都非常认可这以一说法,他们也提供了确凿证明证实……
1996年,帕尔乔和同伴共6人,历经千辛万苦, 在氧气即将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他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这对于他们热爱攀登的人士来说,这将是他们这辈子最值得炫耀的事了。
然而意外出现了,在这6人准备下山的过程中,遭遇了突然的短时强暴风雪,这场暴风雪中 卷走了包括“帕尔乔”在内的其他两位同伴 。
这三位同伴在其他幸存下来同伴的注视下,消失在他们面前,暴风雪过后留给他们的是,看似平静没有危险的皑皑白雪。
幸存下来的三位攀登者,早已没了登顶的喜悦,抱着惊恐万分的心,抓紧的下山。
下山的路上,在珠峰高度大约在8500米处,一个灰石洞里,三位幸存者 首次发现了他们的同伴“绿靴子” ,只是此时的“帕尔乔”早已没有了呼吸。
他蜷缩着身子似乎一直在抵抗着强暴风雪的侵袭,即便如此,他也难逃死亡的厄运。
三位幸存者,本想将同伴的尸体搬到山下入土为安, 只是登珠峰时,他们的氧气就快耗尽了 ,返途下山不容他们过多的浪费体力与时间,这可都时时刻刻在消耗他们有限的氧气。
为了不成为冰山上的另一具尸体,这三位幸存者无奈之下,放弃了搬运同伴尸体的想法,之后便匆匆的下山,而“帕尔乔”似乎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成为了路标“绿靴子” 。
穿绿靴子的攀登者有很多,虽然不确定绿靴子一定是帕尔乔,但至少帕尔乔还能显现于人世,他的尸体还能被人知晓。
然而暴风雪卷走他们的是三个人,除了帕尔乔, 另外的两人呢?就这么永远的消失了。
“绿靴子”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的尸体位于 珠峰东北山脊8500米处的一条必经之路 。
他就躺在那路旁的石灰洞里,所有想尝试从东北岭路线登山的攀登者,都必须经过这里。
攀登的人总是可以看到,这个安安静静躺在冰川上的“绿靴子”,这一幕这对于探险的人来说,无异于是身心的冲击,胆小的当场退缩,不敢再继续攀登,胆大的心存敬畏, 由“绿靴子”正确的导向,继续向前前行。
因为这具尸体所代表的就是东北岭路线的正确方向,正因为“绿靴子”的存在,让无数攀登珠峰而迷失于白茫茫一片的探险者,找准了上山的方向。
“绿靴子”虽已逝去,但他还在散发着价值的光芒 ,令无数的攀登者为此感到敬佩。
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了,“绿靴子”以他逝去的模样,安静的躺在那里,直到2015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的时间有很多攀登珠峰的人在公网上发声“ 绿靴子”消失了?
这些人以为“绿靴子”已经被人运下山去,对此有些失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绿靴子”依旧躺在原来的那个老地方,只是时间之久, 风雪覆盖,遮盖住了他原本的光芒 ,2017年,攀登珠峰的人又称他们看到了“绿靴子”…
已经20多年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掩埋他的尸体?
掩埋尸体分两种:
第一种,是搬到山下 ,魂归故里这是最好的掩埋方式。
第二种,是就地掩埋 ,这十分的方便,但对于类似路标状的尸体,说来甚是惭愧,没有人愿意去遮盖它,反而希望他暴露出原有的模样,用来指引方向。
…
第一种方法,按理说是可行的, 几个人抬下去不就好了吗?
珠穆朗玛虽然景色独特,但它的环境却是十分的恶劣。
跟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的举措总是显得渺小不堪,在海拔约8848米高的珠峰上,任何微小的风险都可能置人于死地。
这里有 致命的低温、稀薄的空气、陡峭的崖壁 ,越是往峰顶走,温度便越低,最低可达零下50多度。
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会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当含氧量降低至6%~10%会让攀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幻听…一旦含氧量低于6%这人算是能看到拿着忘魂汤的孟婆婆了。
珠峰越靠山顶,地形也就越复杂越险峻,任何一个冰川、悬崖、峭壁都可能成为跨不过的天堑…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即便是 生生世世生活在珠峰脚下的经验充足、装备齐全的夏尔巴人 ,也是不能保证自己能成功登顶,甚至保证不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曾经是有可能的,因为当初就有人斥巨资请动这些夏尔巴人去搬一具珠峰上的遗体下来,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但真正让这些夏尔巴人去 找到遗体并搬回遗体 时,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珠峰搬运遗体可是个体力活,它需要至少八名身体强壮的成年夏尔巴人,他们还需要具备抵抗高原反应的体质。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能够在极度低氧的环境下生存 ,所以他们每人所带的氧气都是有限的,每一口新鲜的氧气都是那么的宝贵。
而搬运遗体却是个累活,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他们找到目标的遗体时,又来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那些平常只有不到百斤的遗体,在珠峰上经过水冷冰冻, 他们个个成为了体重超过150斤以上的“胖子” ,因为他们身上穿着沉重登山服。
这些登山服与遗体粘连在一起,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又会与四周的冰块连接在一起,而这又加大了搬运的难度。
这时夏尔巴人需要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的,用冰凿凿开冰块,取出遗体,这过程的艰难,一来凿开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二来需要时刻 担心声音太大惊动了雪山 ,因为珠峰上的环境十分的脆弱。
一旦声音过大,就有可能引发雪崩,雪崩一旦出现,那么夏尔巴人不但连遗体也运回不了,可能 连他们自己的性命都要搭进去。
最终,夏尔巴人 秉承着守信 的质朴观念以 牺牲一个同伴的代价, 寻找到了目标遗体 ,又以牺牲两位同伴的代价 ,将目标遗体搬运到了珠峰脚下。
这次替人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让夏尔巴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们的族人,即便是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
自此以后,对于搬运珠峰上的遗体,无论外人开多少价钱,夏尔巴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拒绝。
对于夏尔巴人而言,他们都因为这次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那么对于其他的攀登者来说,自身的生命都嫌照顾不周,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搬运遗体。
即便这遗体是他的同伴,除非他们的关系十分特殊,没了他就活不了下去了,否则 没有人愿意去搬运已经死在冰峰上的同伴 。
乔恩•克拉考尔 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中曾写道:“在海拔8500米以上的地方,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攀登者以道德的水准去约束他,搬运珠峰上同伴的遗体。
从道德上讲 ,这无异于是在侮辱同伴的遗体。
从实际情况上讲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乍一看方法其实挺合适的。
然而,珠穆朗玛峰的峰面可不是像滑滑梯一样光滑无比,可以让尸体从头滚到底。
珠峰是有悬崖、峭壁的, 滚着滚着尸体就没了 ,珠峰也有崎岖不陡峭的地方,这时候你还得扛着…
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掉,所处的位置是在哪里?
这里是珠峰!一旦动静过大, 引发的雪崩将不是你能承受的了的 ,小命都玩完了。
直升飞机 在地平面气流平稳的状态下,是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爬高能力 ,但遇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面前,直升机也会摇头,不干。
直升机的上升高度是有限的,不然它都可以升到外太空去了,它的爬高能力 一是受自身发动机的功率影响 , 二是受外界大气压与空气密度影响…
在面对珠穆朗玛峰这样的环境下,随着高度的上升, 空气逐渐的稀薄,强对气流也会显现。
面对这样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下,至今为止能驾驶直升机到达珠峰顶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真正成功的案例也只有一两次 。
剩下的直升机,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只可能是机毁人亡。
所以选择用直升机去搬运遗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对于如何掩埋尸体,在珠穆朗玛峰这样的场合下, 似乎只能用“就地掩埋”的方式去处理 。
而这也是至今在珠峰上300多具尸体,最终的归宿。
他们 有的像“绿靴子”一样被当成了“路标” 或者成为考验后来攀登者心理上的关卡,暴露在外。
有的像绿靴子的同伴一样就此消失 ,也可能是压在冰雪之下不见日月,远离喧嚣,安静的沉睡。
也有的是代表国家去征服珠穆朗玛峰,他们的不幸遇难, 会有幸存的同伴用他们的本国的国旗为其裹上 ,以示用最崇高的荣誉来证明他们曾经的伟大。
…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些攀登珠峰人的心理,可能认为他们在 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干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然而,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登上珠峰顶或许就是这些攀登者对于他们这辈子所追求的最大意义。
人生苦短,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就是个人最好的状态。
那些执着于攀登珠峰顶的冒险家,最后长眠于珠峰的,或许这也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也许是上天,想让他们永远的拥抱珠穆朗玛峰,即便 他们的身体已无任何温度,但他们的灵魂却屹立于世界之巅!
珠峰上遗体该如何处理?一具尸体躺了20多年,为何无人将其掩埋
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为什么长达20年无人掩埋?
这具尸体之所以20多年都没有人帮忙处理,那是因为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的一座峰,海拔非常的高,每个人攀登珠穆朗玛峰都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海拔8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很多登山者还有冒险家们的终极梦想,而珠穆朗玛峰也被称为是风险最高的一个死亡之峰。从第一个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直到现在,已经有大约300人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死亡之峰上面,甚至很多遇难者到最后他们的遗体也没有办法离开这里。
这么多年以来,每一个想要爬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的时候,他们都会遇到一个被人称为是“绿靴子”的遇难者遗体。而这个遗体已经在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上存在了将近20年,这位遇难者上身穿着红色的登山服,衣服盖住了他的脸,没有人敢去看一下他到底是长得什么模样,他的上身蜷缩在那里,两条腿露在外面,从远处看他好像在那里睡觉,而他就这样在这个地方躺了20年。
每一个想要爬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在登山过程中必须要路过他的遗体旁边,而最显眼的就是他绿色的靴子,所以人们叫他绿靴子,而他也成为了珠穆朗玛峰最有名的一具尸体。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人为他收尸。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搬运尸体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都是在挑战极限,因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非常的高,所以会有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呼吸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搬运尸体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很多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他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收尸的。
珠峰最具争议的遗体:死前40人经过,为何无一人救他?
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高度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高峰,由于海拔高,珠峰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气温能达到零下几十度,含氧量极低,生存环境恶劣,动植物很难存活。
珠峰虽然环境恶劣,但因它是第一高峰,每年吸引全球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登顶珠峰被认为是勇气和毅力的挑战。自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挑战珠峰以来,无数人想要征服这座高峰,但大都失败而归。
图:珠峰
直到1953年人类才第一次站上珠峰之巅,自那以后近70年来,登顶珠峰才变得越来越可能,特别是现代,随着登山装备越来越好,普通人经过训练,也有可能登顶珠峰了。据统计,从1953年至今,全球约有4000多人成功登顶过珠峰。
但即便是现代,登顶珠峰仍然伴随着极大危险,至今珠峰上已有约300人遇难,平均每年3名登山者倒在主峰之上,堪称现代运动中死亡率最高的。
由于珠峰环境恶劣、空气稀薄,即便身体强壮的登山者,登顶珠峰都要耗费极大体力,因此一旦登山者在珠峰遇难,依靠现有人力和设备,很难把遇难者遗体搬运下来。珠峰上的300多具遗体,至今仍然躺在珠峰之上,保持着遇难时姿势,成为指引后来登山客的“路标”。
图:珠峰“绿靴子”
咱们之前也说过很多著名的珠峰“路标”,比如“绿靴子”、“睡美人”等等,其中有一个“路标”,堪称珠峰上最具争议的遗体,他便是被称为“休息者”的英国人大卫夏普(David Sharp),大卫的遗体就在“绿靴子”不远处。
为什么说大卫夏普的遗体最具争议呢?大卫也是英国小有名气的登山爱好者,在挑战珠峰前,他已经征服了多座高山,比如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同属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2003年、2004年大卫相继2次向珠峰发起挑战,但都没能成功,这2次挑战的队伍中,也都有成员遇难。2006年,大卫第三次挑战珠峰,但这次他是单人挑战,没有跟随团队,而且也有带足够的备用氧气,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图:大卫夏普
2006年5月14日深夜,大卫开始登顶珠峰,他错估了自己的体力,当他爬到海拔8500米处时,便开始体力不支,而此处恰好是“绿靴子”遇难处,大卫只能停下坐在“绿靴子”旁边休息。深夜的珠峰气温骤降,很快大卫的身体有些僵硬,他不知道,他本是想坐下休息,但这一坐就再也起不来。
大卫努力想让自己爬起来,但却无能为力,身体逐渐僵硬不听使唤,由于没有带足备用氧气,他只能呆坐在原地,缓慢呼吸着,看起来像是爬山爬累了在此休息。其实,但凡攀登过珠峰的都知道,以大卫的情况,即便有人来了,也不可能救得了他,因为他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在珠峰上想要把一个一百多斤的人抬下山,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图:美国登山遇难者“睡美人”
大卫坐在原地休息时,先后有40多位登山者从他身旁经过,但无一人最终成功对他实施营救,有人认为大卫只是爬累了在此休息,有人察觉了大卫已是奄奄一息,想要把他带下山,但折腾了一个小时,连一步都没挪动,最终无奈放弃,还有人拿出氧气,希望能让大卫多吸几口振作起来,但丝毫不见好转,大卫虽然还能呼吸,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虽然经过的40多人同情大卫,也有的想要救助他,但最终都只能放弃,任由大卫慢慢失去呼吸,最终死在珠峰之上。正是由于先后40多人经过大卫身边,都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因而人们纷纷指责那40多人见死不救,其中被骂得最惨的是新西兰登山家马克·英格利斯(Mark Inglis)。
图:新西兰登山家马克·英格利斯
英格利斯回忆道:当时他和登山队成员经过大卫身边,看到奄奄一息的大卫,本想出手相救,但发现根本无法完成,英格利斯和队员们商议后一致同意放弃救援大卫,因为如果继续救援,不但救不了,团队其他人还有可能出现危险。他们都知道,在珠峰之上大卫是铁定活不成了。
因为英格利斯和他的团队没有把大卫带下山,而且他的名气最大,因此他被骂得最惨,虽然英格利斯是一位双腿截肢、穿戴假肢的残疾人,但还是饱受批评,认为他冷血,可见全世界键盘侠都是一样的。
图:珠峰遇难者
其实,大卫的死,不能怪任何人,既然选择了挑战珠峰,就要为自己的后果负责,珠峰是凶险之地,没有人有义务必须去救你,而且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珠峰上超300遇难者遗体,都已成为了路标,为何无人将遗体安葬?
珠穆朗玛峰上有尸体吗?
已有36人在珠峰探险中丧生。我们不可能准确地说出有多少遇难者遗体还留在珠峰上,但大约有150名遇难者遗体还留在珠峰上:尼泊尔登山协会(Nepal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前主席Ang Tshering Sherpa估计,山上至少有100具尸体。他解释说,有些尸体被雪崩撕成了碎片《纽约时报》估计“珠穆朗玛峰上可能躺着一百多具尸体。尼泊尔政府估计珠穆朗玛峰上大约有150具尸体。
然而,现在遇到这样的尸体是例外,而不是惯例。在南面,越来越多的尸体被移走。它唯一可能碰到尸体的时候是在最近的死亡之后。在通往山顶的狭窄路线的最后几百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西藏的北侧,打捞难度更大,有几具尸体在8000米以上。一名登山者在8000米以上可能会看到四具前几年的尸体。
我检查了喜马拉雅数据库[4]和其他数据源中的一些数据,看看它们是否能进一步揭示这个问题。虽然数据库没有明确记录每具尸体死亡后的情况,但其中的具体团队记录经常会提到,如果登山队参与了复原工作,就会发现一具尸体,或者其中一名队员死亡的地点。在306例死亡中,以下情况具有启发意义:大本营有33人死亡,因此尸体没有留在山上。大本营下面有7人死亡,因此尸体没有留在山上。
80具尸体被运离了山。(注意,team-notes并不是此类事件的完整列表)。2019年有4具身份不明的尸体被夏尔巴人的清洁小组抬下.
在高空直升机出现之前,把尸体扔进裂口是珠穆朗玛峰南侧的正常做法。这是因为把尸体放在岩石和冰面下会给救援队带来死亡的风险。在缺氧的环境中,尸体的重量会让最强壮的登山者精疲力竭。南边的冰川由超过十亿吨的冰组成,深深的裂缝横亘其间。在某些地方,冰川有200米深。这条冰川每周向下坡移动一米多。几十年后,这样的尸体会出现在大本营附近。当我在珠穆朗玛峰时,我的队友们在营地附近遇到了两具这样的尸体。两具尸体在被发现后24小时内被移走。
在珠穆朗玛峰的北侧,地形由裸露的岩石和坚硬的雪组成,而不是冰川。幸存者将尸体埋在岩石下或从悬崖边缘滚到一个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同样的做法也被用于南侧的高处,在冰川上方的死亡区。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增加,冰川退缩,导致了几十年前更多的人类遗骸浮出水面。过去几年里,尼泊尔当局安排夏尔巴人和军队把尸体从珠峰南侧运到1号营地附近的一个地点,直升机可以在那里接手打捞工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尼泊尔旅游局局长Dandu Ghimire最近表示,旅游局希望逐步从珠峰上取回大部分尸体,这是一项更大的清理运动的一部分:“2019年,我们带出了四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其他项目将逐步实施,但将完全取决于资金和资源。”
这些遗骸被带到加德满都进行尸检是很正常的。如果无法确认身份,警察会将其火化。无论如何,从8000米以上的高空移走尸体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当局安排有经验的夏尔巴人团队把尸体拖出路线,从巨大的悬崖上推到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这些尸体再也找不回来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871987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珠峰上的遗体(珠峰上的遗体会腐烂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珠峰上的遗体(珠峰上的遗体会腐烂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