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的遗体(珠峰上的遗体会腐烂吗)

更新时间:2023-03-01 21:51:59 阅读: 评论:0

珠峰上的遗体没人收?最出名的一具尸体,20多年没被安葬,为啥?

这位神秘的男子有一个代号“绿靴子”,他在珠峰上已经躺了长达20多年。

每年都会有经过他身边的攀登者,大家不是不愿意将他掩埋,而是另有难言之隐…

有个很残酷的现实,如果一个人不幸在珠穆朗玛峰遇难了,那么他将长眠于此。

不是那些攀登者没有心存仁慈之心将其送回故里,而是因为 在这里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具尸体!

这些不幸遇难的人, 有的化作神山不朽的路标 ,后来者在看到他们时,虽然要承受心理上的冲击,但是这也证明他们所走的路线是正确的。

珠穆朗玛峰按藏语的理解可以称之为“ 大地之母 ”,其高大程度以人类与珠峰相比就如同天地之于蝼蚁,日月之爝火,人人都需心存敬畏它。

自从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与随行的同伴夏尔巴人丹增 首次完成人类登顶珠峰 的事迹后,每年都不乏那些冒死前行的攀登者去征服珠峰。

在这项极具挑战与冒险的过程中,自1953年开始,陆陆陆续续的就有300多人命丧于此。

他们无一例外皆是曝尸于冰峰, 神圣的珠穆朗玛峰自此也被称之为“露天坟场”

这300多人当中,最有名的当属“ 绿靴子 ”。

至今为止,对于“绿靴子”在世界登山界还未有公认的证明,我们也只能推测他具体的身份。

目前,在登山界 绝大部分人都认同 他是1996年,不幸命丧于珠穆朗玛峰北线的28岁印度人“ 泽旺·帕尔乔 ”。

与“帕尔乔”共同登顶珠峰的同伴,三个幸运的家伙都非常认可这以一说法,他们也提供了确凿证明证实……

1996年,帕尔乔和同伴共6人,历经千辛万苦, 在氧气即将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他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这对于他们热爱攀登的人士来说,这将是他们这辈子最值得炫耀的事了。

然而意外出现了,在这6人准备下山的过程中,遭遇了突然的短时强暴风雪,这场暴风雪中 卷走了包括“帕尔乔”在内的其他两位同伴

这三位同伴在其他幸存下来同伴的注视下,消失在他们面前,暴风雪过后留给他们的是,看似平静没有危险的皑皑白雪。

幸存下来的三位攀登者,早已没了登顶的喜悦,抱着惊恐万分的心,抓紧的下山。

下山的路上,在珠峰高度大约在8500米处,一个灰石洞里,三位幸存者 首次发现了他们的同伴“绿靴子” ,只是此时的“帕尔乔”早已没有了呼吸。

他蜷缩着身子似乎一直在抵抗着强暴风雪的侵袭,即便如此,他也难逃死亡的厄运。

三位幸存者,本想将同伴的尸体搬到山下入土为安, 只是登珠峰时,他们的氧气就快耗尽了 ,返途下山不容他们过多的浪费体力与时间,这可都时时刻刻在消耗他们有限的氧气。

为了不成为冰山上的另一具尸体,这三位幸存者无奈之下,放弃了搬运同伴尸体的想法,之后便匆匆的下山,而“帕尔乔”似乎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成为了路标“绿靴子”

穿绿靴子的攀登者有很多,虽然不确定绿靴子一定是帕尔乔,但至少帕尔乔还能显现于人世,他的尸体还能被人知晓。

然而暴风雪卷走他们的是三个人,除了帕尔乔, 另外的两人呢?就这么永远的消失了。

“绿靴子”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的尸体位于 珠峰东北山脊8500米处的一条必经之路

他就躺在那路旁的石灰洞里,所有想尝试从东北岭路线登山的攀登者,都必须经过这里。

攀登的人总是可以看到,这个安安静静躺在冰川上的“绿靴子”,这一幕这对于探险的人来说,无异于是身心的冲击,胆小的当场退缩,不敢再继续攀登,胆大的心存敬畏, 由“绿靴子”正确的导向,继续向前前行。

因为这具尸体所代表的就是东北岭路线的正确方向,正因为“绿靴子”的存在,让无数攀登珠峰而迷失于白茫茫一片的探险者,找准了上山的方向。

“绿靴子”虽已逝去,但他还在散发着价值的光芒 ,令无数的攀登者为此感到敬佩。

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了,“绿靴子”以他逝去的模样,安静的躺在那里,直到2015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的时间有很多攀登珠峰的人在公网上发声“ 绿靴子”消失了?

这些人以为“绿靴子”已经被人运下山去,对此有些失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绿靴子”依旧躺在原来的那个老地方,只是时间之久, 风雪覆盖,遮盖住了他原本的光芒 ,2017年,攀登珠峰的人又称他们看到了“绿靴子”…

已经20多年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掩埋他的尸体?

掩埋尸体分两种:

第一种,是搬到山下 ,魂归故里这是最好的掩埋方式。

第二种,是就地掩埋 ,这十分的方便,但对于类似路标状的尸体,说来甚是惭愧,没有人愿意去遮盖它,反而希望他暴露出原有的模样,用来指引方向。

第一种方法,按理说是可行的, 几个人抬下去不就好了吗?

珠穆朗玛虽然景色独特,但它的环境却是十分的恶劣。

跟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的举措总是显得渺小不堪,在海拔约8848米高的珠峰上,任何微小的风险都可能置人于死地。

这里有 致命的低温、稀薄的空气、陡峭的崖壁 ,越是往峰顶走,温度便越低,最低可达零下50多度。

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会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当含氧量降低至6%~10%会让攀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幻听…一旦含氧量低于6%这人算是能看到拿着忘魂汤的孟婆婆了。

珠峰越靠山顶,地形也就越复杂越险峻,任何一个冰川、悬崖、峭壁都可能成为跨不过的天堑…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即便是 生生世世生活在珠峰脚下的经验充足、装备齐全的夏尔巴人 ,也是不能保证自己能成功登顶,甚至保证不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曾经是有可能的,因为当初就有人斥巨资请动这些夏尔巴人去搬一具珠峰上的遗体下来,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但真正让这些夏尔巴人去 找到遗体并搬回遗体 时,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珠峰搬运遗体可是个体力活,它需要至少八名身体强壮的成年夏尔巴人,他们还需要具备抵抗高原反应的体质。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能够在极度低氧的环境下生存 ,所以他们每人所带的氧气都是有限的,每一口新鲜的氧气都是那么的宝贵。

而搬运遗体却是个累活,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他们找到目标的遗体时,又来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那些平常只有不到百斤的遗体,在珠峰上经过水冷冰冻, 他们个个成为了体重超过150斤以上的“胖子” ,因为他们身上穿着沉重登山服。

这些登山服与遗体粘连在一起,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又会与四周的冰块连接在一起,而这又加大了搬运的难度。

这时夏尔巴人需要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的,用冰凿凿开冰块,取出遗体,这过程的艰难,一来凿开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二来需要时刻 担心声音太大惊动了雪山 ,因为珠峰上的环境十分的脆弱。

一旦声音过大,就有可能引发雪崩,雪崩一旦出现,那么夏尔巴人不但连遗体也运回不了,可能 连他们自己的性命都要搭进去。

最终,夏尔巴人 秉承着守信 的质朴观念以 牺牲一个同伴的代价, 寻找到了目标遗体 ,又以牺牲两位同伴的代价 ,将目标遗体搬运到了珠峰脚下。

这次替人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让夏尔巴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他们的族人,即便是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

自此以后,对于搬运珠峰上的遗体,无论外人开多少价钱,夏尔巴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拒绝。

对于夏尔巴人而言,他们都因为这次搬运珠峰上的遗体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那么对于其他的攀登者来说,自身的生命都嫌照顾不周,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搬运遗体。

即便这遗体是他的同伴,除非他们的关系十分特殊,没了他就活不了下去了,否则 没有人愿意去搬运已经死在冰峰上的同伴

乔恩•克拉考尔 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中曾写道:“在海拔8500米以上的地方,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攀登者以道德的水准去约束他,搬运珠峰上同伴的遗体。

从道德上讲 ,这无异于是在侮辱同伴的遗体。

从实际情况上讲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乍一看方法其实挺合适的。

然而,珠穆朗玛峰的峰面可不是像滑滑梯一样光滑无比,可以让尸体从头滚到底。

珠峰是有悬崖、峭壁的, 滚着滚着尸体就没了 ,珠峰也有崎岖不陡峭的地方,这时候你还得扛着…

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掉,所处的位置是在哪里?

这里是珠峰!一旦动静过大, 引发的雪崩将不是你能承受的了的 ,小命都玩完了。

直升飞机 在地平面气流平稳的状态下,是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爬高能力 ,但遇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面前,直升机也会摇头,不干。

直升机的上升高度是有限的,不然它都可以升到外太空去了,它的爬高能力 一是受自身发动机的功率影响 二是受外界大气压与空气密度影响…

在面对珠穆朗玛峰这样的环境下,随着高度的上升, 空气逐渐的稀薄,强对气流也会显现。

面对这样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下,至今为止能驾驶直升机到达珠峰顶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真正成功的案例也只有一两次

剩下的直升机,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只可能是机毁人亡。

所以选择用直升机去搬运遗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对于如何掩埋尸体,在珠穆朗玛峰这样的场合下, 似乎只能用“就地掩埋”的方式去处理

而这也是至今在珠峰上300多具尸体,最终的归宿。

他们 有的像“绿靴子”一样被当成了“路标” 或者成为考验后来攀登者心理上的关卡,暴露在外。

有的像绿靴子的同伴一样就此消失 ,也可能是压在冰雪之下不见日月,远离喧嚣,安静的沉睡。

也有的是代表国家去征服珠穆朗玛峰,他们的不幸遇难, 会有幸存的同伴用他们的本国的国旗为其裹上 ,以示用最崇高的荣誉来证明他们曾经的伟大。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些攀登珠峰人的心理,可能认为他们在 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干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然而,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登上珠峰顶或许就是这些攀登者对于他们这辈子所追求的最大意义。

人生苦短,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就是个人最好的状态。

那些执着于攀登珠峰顶的冒险家,最后长眠于珠峰的,或许这也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也许是上天,想让他们永远的拥抱珠穆朗玛峰,即便 他们的身体已无任何温度,但他们的灵魂却屹立于世界之巅!


珠峰上遗体该如何处理?一具尸体躺了20多年,为何无人将其掩埋

当海拔不断上升,你看到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说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当仁不让,它位于 中国 与 尼泊尔 边境线上,目前最高程为8844.43米,高耸入云的珠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每年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攀登者。自1922年人类第一次攀登珠峰开始,近百年来已有约5000人成功登顶,将世界最高的山峰踏在脚下,意气风发;不幸的是,还是有近300余人魂断珠峰,将自己留在了地球最高的山峰下,永世相伴。因此珠峰也是现在最大的“露天坟场”。我们中国人常说入土为安,为什么珠峰上百具尸体无人认领和埋葬呢?珠峰作为地球之巅,多少人梦寐以求,以为征服了珠峰就征服了世界。然而它的的险恶环境却让这种挑战凶险重重,登顶之路也被死亡气息笼罩,举步维艰。

登山者的死亡主要是因为雪崩、摔落山谷、高原反应、冻伤等,甚至还会因视网膜出血失明,而在山上等待冻死。2010年,一位名叫彼得·金洛克的英国登山者登上了地球之巅,在明亮的阳光下他欣喜若狂,欢快而充满活力地拍下了照片。但就在几分钟后,他突然失明,团队花了12个小时试图救他下山,然而艰难的路段和缺氧却让救援变得根本不可能,最终他被遗弃在路上。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区被称为死区,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30%左右,正常人带着氧气罩也会觉得呼吸困难,甚至于大口大口的吐血,所以丧命于此的攀登者数不胜数。这也让救援甚至将尸体搬下山都变得非常困难和危险,因此大多数死亡登山者的尸体都留在了原地,或被冰雪封冻,或抛进山谷,一些甚至成为其他登山者的“地标”其中冰山里的“睡美人”最为著名,她是第一位丧身的女性爬山者,死于1979年,多年来坚持这个姿势仿佛是这里的一个地标。

还有那个穿着绿靴子的小伙,在这个避风穴一躺就是25年。每个沿着珠峰东北脊攀登的登山者,到海拔8500米的死亡地带时都会途经此地。其实该地距离补给营地不远,可他还是体力不支,葬身于此。有幸登上珠峰的登山者,没有谁不会看见他的遗体,因为遗体上的荧光绿靴子和红色的羽绒服特别显眼,

在温度极低的珠穆朗玛峰上,就像是一位登山者安静地躺在雪地上休息,旁边还有散落的一些氧气罐,当登山者看到侧卧在地的绿靴子时,往往都会停下脚步并休整一下,默默地为这位失败的登山者默哀10秒钟,并提醒自己要有危机意识,也在提醒攀登者量力而行,这已成为登山者约定的习惯。很多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都想把这位绿靴子的遗体抬到山下安葬,可是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将尸体抬到山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旦消耗了大量体力,那么下一个面临死亡人们就不言而喻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确认死者的身份和得到家属的同意,由于年数过久并且攀登者无数,这位绿靴子的身份一直难以确认。据说可能是1996年组建登山队其中的一员。但现在已有一些由夏尔巴人组成的组织,正在试图帮助遇难者家属将亲人的尸体搬下山,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被誉为最危险的清洁工——“珠峰清道夫。

可是救援者的风险很大,登山途中,要经过多个万丈悬崖,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为了防止高温带来的风险,他们要一早出发,沿途收集垃圾,并且把它们带走。由于珠峰长年累月的低温冷冻天气,珠峰清道夫队员需要砸开冰面取出遗体,大概需耗费2小时。如果再背上一具遗体,更是精疲力竭,并且由于登山所产生的费用也高昂,海拔越高,救援者冒的风险越大,费用也越大,这些遇难者虽然因为气候变暖有了回家的希望,但他们的路依然很漫长。登一次珠峰需要4.7万美元,要想回家安眠恐怕也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根据尼泊尔登山协会、 旅游 协会传来的消息,这些死难者可能也要不得安宁了。珠峰的雪和冰川正在迅速融化,有些地方甚至平均每年就会融化一米,越来越多死难登山者的尸体已经从冰雪中暴露出来。但是每年珠峰的攀登的人数又都是有增无减的。有人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难道使用飞行工具不行么?答案是NO。民航飞机虽然可以到达这个高度,但是珠峰顶部山体陡峭无法降落。至于直升机因为珠峰海拔较高,空气比较稀薄再加上风速和气流是人为不可控的因素,操作员的正常驾驶都非常困难,危险系数极高,更不要说去救援了。因此想要让珠峰的一些死难者入土为安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不过据纪录片《珠峰清道夫》介绍,目前的攀登水平和现代化登山设备每年能搬运下来几具都已经很不错了。确实我们不能阻止有梦想的人们攀登,但相信随着 科技 进步让珠峰上的尸体入土为安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对于珠峰上的遇难者你有什么看法呢?可以在下方给局长留言哦!

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为什么长达20年无人掩埋?

这具尸体之所以20多年都没有人帮忙处理,那是因为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的一座峰,海拔非常的高,每个人攀登珠穆朗玛峰都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海拔8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很多登山者还有冒险家们的终极梦想,而珠穆朗玛峰也被称为是风险最高的一个死亡之峰。从第一个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直到现在,已经有大约300人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死亡之峰上面,甚至很多遇难者到最后他们的遗体也没有办法离开这里。


这么多年以来,每一个想要爬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的时候,他们都会遇到一个被人称为是“绿靴子”的遇难者遗体。而这个遗体已经在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上存在了将近20年,这位遇难者上身穿着红色的登山服,衣服盖住了他的脸,没有人敢去看一下他到底是长得什么模样,他的上身蜷缩在那里,两条腿露在外面,从远处看他好像在那里睡觉,而他就这样在这个地方躺了20年。

每一个想要爬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在登山过程中必须要路过他的遗体旁边,而最显眼的就是他绿色的靴子,所以人们叫他绿靴子,而他也成为了珠穆朗玛峰最有名的一具尸体。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人为他收尸。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搬运尸体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都是在挑战极限,因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非常的高,所以会有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呼吸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搬运尸体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很多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他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收尸的。


珠峰最具争议的遗体:死前40人经过,为何无一人救他?

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高度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高峰,由于海拔高,珠峰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气温能达到零下几十度,含氧量极低,生存环境恶劣,动植物很难存活。

珠峰虽然环境恶劣,但因它是第一高峰,每年吸引全球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登顶珠峰被认为是勇气和毅力的挑战。自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挑战珠峰以来,无数人想要征服这座高峰,但大都失败而归。

图:珠峰

直到1953年人类才第一次站上珠峰之巅,自那以后近70年来,登顶珠峰才变得越来越可能,特别是现代,随着登山装备越来越好,普通人经过训练,也有可能登顶珠峰了。据统计,从1953年至今,全球约有4000多人成功登顶过珠峰。

但即便是现代,登顶珠峰仍然伴随着极大危险,至今珠峰上已有约300人遇难,平均每年3名登山者倒在主峰之上,堪称现代运动中死亡率最高的。

由于珠峰环境恶劣、空气稀薄,即便身体强壮的登山者,登顶珠峰都要耗费极大体力,因此一旦登山者在珠峰遇难,依靠现有人力和设备,很难把遇难者遗体搬运下来。珠峰上的300多具遗体,至今仍然躺在珠峰之上,保持着遇难时姿势,成为指引后来登山客的“路标”。

图:珠峰“绿靴子”

咱们之前也说过很多著名的珠峰“路标”,比如“绿靴子”、“睡美人”等等,其中有一个“路标”,堪称珠峰上最具争议的遗体,他便是被称为“休息者”的英国人大卫夏普(David Sharp),大卫的遗体就在“绿靴子”不远处。

为什么说大卫夏普的遗体最具争议呢?大卫也是英国小有名气的登山爱好者,在挑战珠峰前,他已经征服了多座高山,比如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同属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2003年、2004年大卫相继2次向珠峰发起挑战,但都没能成功,这2次挑战的队伍中,也都有成员遇难。2006年,大卫第三次挑战珠峰,但这次他是单人挑战,没有跟随团队,而且也有带足够的备用氧气,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图:大卫夏普

2006年5月14日深夜,大卫开始登顶珠峰,他错估了自己的体力,当他爬到海拔8500米处时,便开始体力不支,而此处恰好是“绿靴子”遇难处,大卫只能停下坐在“绿靴子”旁边休息。深夜的珠峰气温骤降,很快大卫的身体有些僵硬,他不知道,他本是想坐下休息,但这一坐就再也起不来。

大卫努力想让自己爬起来,但却无能为力,身体逐渐僵硬不听使唤,由于没有带足备用氧气,他只能呆坐在原地,缓慢呼吸着,看起来像是爬山爬累了在此休息。其实,但凡攀登过珠峰的都知道,以大卫的情况,即便有人来了,也不可能救得了他,因为他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在珠峰上想要把一个一百多斤的人抬下山,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图:美国登山遇难者“睡美人”

大卫坐在原地休息时,先后有40多位登山者从他身旁经过,但无一人最终成功对他实施营救,有人认为大卫只是爬累了在此休息,有人察觉了大卫已是奄奄一息,想要把他带下山,但折腾了一个小时,连一步都没挪动,最终无奈放弃,还有人拿出氧气,希望能让大卫多吸几口振作起来,但丝毫不见好转,大卫虽然还能呼吸,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虽然经过的40多人同情大卫,也有的想要救助他,但最终都只能放弃,任由大卫慢慢失去呼吸,最终死在珠峰之上。正是由于先后40多人经过大卫身边,都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因而人们纷纷指责那40多人见死不救,其中被骂得最惨的是新西兰登山家马克·英格利斯(Mark Inglis)。

图:新西兰登山家马克·英格利斯

英格利斯回忆道:当时他和登山队成员经过大卫身边,看到奄奄一息的大卫,本想出手相救,但发现根本无法完成,英格利斯和队员们商议后一致同意放弃救援大卫,因为如果继续救援,不但救不了,团队其他人还有可能出现危险。他们都知道,在珠峰之上大卫是铁定活不成了。

因为英格利斯和他的团队没有把大卫带下山,而且他的名气最大,因此他被骂得最惨,虽然英格利斯是一位双腿截肢、穿戴假肢的残疾人,但还是饱受批评,认为他冷血,可见全世界键盘侠都是一样的。

图:珠峰遇难者

其实,大卫的死,不能怪任何人,既然选择了挑战珠峰,就要为自己的后果负责,珠峰是凶险之地,没有人有义务必须去救你,而且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珠峰上超300遇难者遗体,都已成为了路标,为何无人将遗体安葬?

据相关资料报道,珠穆朗玛峰上超过三百具登山者的尸体,其中有不少尸体就位于路边。珠峰上气温很低,这些尸体绝大多数保存完好,而且身份信息都很详实准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人前来帮他们收尸呢?一句话总结:“不是不想收尸,而是代价实在太大。”
早在1906年我国的王富洲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在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氧气,食物也耗尽的情况下,他带领队友最终登上了珠穆郎玛峰的峰顶,让五星红旗永久的飘扬在珠峰之巅。彰显了中国的主权和珠峰的归属。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了珠穆郎玛峰,也是人类首次从珠峰的北坡,到达峰顶。

这条由中国人开拓的攀登路线,此后成了攀登珠峰的经典路线之一,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奋进。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征服珠穆朗玛峰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何况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物资匮乏, 科技 落后,登上珠穆朗玛峰确实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即使是在现在,还是需要无数“勇士”来用脚步丈量中国的土地,比如著名的国测一大队。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里,世界上的运动员也相继地挑战着这座高峰。最著名的是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他于1953年成功到达珠穆朗玛峰的顶端。这带给了诸多热爱登峰的人信心和勇气,促使无数的登山爱好者开始踏上了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路程。但是能够成功地在珠峰登顶的人屈指可数,很多的探险者都在山峰上失败而归,甚至有一大批人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丧命。

而遇难者大多数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路标”。由于珠穆朗玛峰上年平均气温是-19.6 ,而一般来说在0度以下形成降雪很容易,能够使遇害者的尸体完整地保存不腐烂,所以几百年来一直能够保持原样。在这300多具登山者的遗体中,有几具遗体是非常出名的。

其中最让人觉得最可惜的是一个在众人“目光”中殒命的登山者——戴维·夏普。他是来自英国的登山运动员,在2006年前就已经对珠峰进行过两次的攀登,曾两次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死亡地带”,但均在到达8400米左右的高度时因恶劣天气和高寒缺氧等状况被迫返回。其中一次,夏普被严重冻伤,并失去了两个脚趾。在第二次攀登珠峰失败后的一年时间内,夏普致力于完成他的教育学硕士学位。完成了他的学业后,他原本计划于今年的9月开始自己的教育事业,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夏普还是放不下心中的执念,于是决定进行第三次挑战珠峰。在第三次登峰前,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何时开始登山、何时返回。不是自大,而是他对自己第三次攀登珠峰成功充满信心——他的装备精良,身体 健康 ,状态良好,而且意志坚定。可是这次却让他丧命于此。

在爬山前,他居住在加德满都的萨姆酒吧里,这里有他的老朋友杰米·麦吉尼斯。他们一起讨论自己冲击珠峰的计划,期间麦吉尼斯积极地邀请夏普参加自己的探险队,毕竟珠穆朗玛峰的危险不可预测,但被夏普拒绝了——他想一个人试试。这一次,他决定独自从东北坡冲顶。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通常要在大本营呆上两周左右的时间,好让自己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

但是夏普在这种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处一半的恶劣环境下仅适应了5天就赶忙前往了下一个营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夏普用于适应山上的环境,安置帐篷、装备氧气、准备食物和高山给养等冲顶最后的准备。开始正式挑战的时候,夏普仅仅携带了两个4升的氧气瓶,这通常是冲顶当天所需的最少氧气量。同时与大部分登山者不同的是,他没有携带双向无线电接收装置或卫星电话。这带给了他巨大的挑战,使他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无法成功求助。

准备完成之后,夏普开始挑战珠峰。他开始从北侧攀登,在海拔7855米处安营扎寨。当他在弗兰西斯天早晨醒来时,宿营地下起了雪,并刮起大风。他决定暂缓冲顶的计划。这是第一次遭遇挫折,但是他还是决定继续登顶。第二个星期,夏普重新开始挑战珠峰。在挑战之前,他还曾让贺沃森第二次成功登顶并平安返回。

在珠穆朗玛峰4日凌晨珠穆朗玛峰时过后不久,夏普抵达海拔8352米高度,感觉非常疲劳,毕竟他说过他只会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氧气瓶,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他是没有吸氧的。当时天空还下着雪,他便在路边坐下来,看着一个个登山者从他身边经过。在珠峰第三台阶附近的克劳斯再次遇见夏普,这里距离峰顶的垂直距离仅有100多米。“要当心!”克劳斯对夏普说了唯一的一句话。这也是夏普最后一次和克劳斯说话。

在这之后,没人再见过夏普,很多人都猜测可能已经遭遇不测,有可能是在北坡下山时出现了严重缺氧的情况,并因此滞留在距峰顶200米处的一个石灰岩洞中。后来,另外一名登山向导伍德沃德在海拔8412米高处告诉大家,他们将看到“绿靴子”了——一名10年前冻死在那里的印度登山者。然而,伍德沃德被他所看到的景象吓了一跳。他对一个同伴说,这个洞里出现了“第二双绿靴子”,这个人也就是夏普。

伍德沃德用头灯照向洞里面,发现在那名死去的印度人的右边还坐着一个人——他的右臂抱着膝盖,没有戴氧气罩。队伍中有人对着这个人喊道:“起来,继续前进。”但他没有回答。之后陆续有不少人也看到了夏普,根据其中一个运动员沙亚的回忆,他们看到夏普的时候,他已经已经不省人事,浑身剧烈颤抖,牙齿紧咬,鼻子、脸颊和嘴唇都已经变成黑色。不仅如此他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戴护目镜,只戴着一副薄薄的浅蓝色毛手套。

当时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沙亚就坐在距离夏普不远的石头上,在无线电设备中叫喊和请求救援。可沙亚的氧气只能支撑他90分钟,再在这里耽误的话,他的生命也有可能受到威胁,而其他所有受雇的人都在帮助登山者下山,没有足够人手可以把一个不省人事的男人从那样的高度抬下来。营地中的登山者们聚集在无线电旁哭泣。所有夏普最终永远地留在了珠峰。

前面“夏普被错认为是绿靴子”,那真正的绿靴子是谁呢?这个人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塔尔乔”,在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就位于珠峰北侧登山路海拔约8500米的一处石穴中。尸体穿着一双颜色鲜亮的绿靴子,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如同睡着了一般。只有那掩了半身的冰雪和已经风化的衣物,才告诉路人,这个人已经醒不过来了。正因为他显眼的靴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绿靴子”。而他的登峰经历也是惊心动魄。

塔尔乔是来自印度的一名军官,于1996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出生,在他挑战攀登珠峰的那一年也不过才28岁。他从小热爱运动,尤其是类似于爬山、攀岩等冒险活动。所以身体十分强壮,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边防警察。在1996年印度边境警察队组织的一次登山活动中,塔尔乔由于从小生活在珠穆朗玛峰脚下,对征服珠穆朗玛峰具有超乎常人想象力的执著,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登山经验,于是就自愿加入了这次的登山队,想要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夙愿。可珠穆朗玛峰的危险不可言喻,征服珠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那可是海拔八千多米的绝地,这里常年积雪,空气稀薄,再加上路途崎岖,天气多变,登顶之路可以说是凶险重重。这是一条死亡之路,稍有不慎便会死在半路上。即使这样,塔尔乔也没有放弃参加这次登山活动,可事与愿违,这位28岁的青年永远地留在了珠峰。

当时是在五月份,他们准备了丰富的物资,信心满满地出发了。当他们登上海拔8500米左右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他们遇到了非常罕见的大雪暴,一时间他们被狂风暴雪吞没。队伍无法维持,无法继续前进,不得不撤退。可塔尔乔不甘心极了,已经快要登峰了,此时放弃太遗憾了,而且珠穆朗玛峰的天气变化无常,适合攀登的时间没有几天,错过这一次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于是塔尔乔选择继续冒险前进,与塔尔乔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队友。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幸运的,这三个人最终还是把生命定格在了这里。而与他们同行的队友由于及时避开了大雪暴,最终成功地登顶珠峰,完成了他们的旅行。

不过塔尔乔他们三个是否登上了珠峰无人可知。只有在队友下山的时候发现了塔尔乔的尸体,另外两人却是下落不明。他的几名队友甚至没有上前查看这具尸体的身份,就已经判断出了他是帕尔乔,只是因为他脚上的绿靴子实在太过明显。当时塔尔乔蜷缩着身体在小山洞里,企图在小山洞里躲过这次灾难,可能与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的力量实在是过于弱小,最终塔尔乔命丧于此。至于另外两名队友的尸体也被陆续发现。多数人都在怀疑他们是不是因为在大雪中体力不支而导致死亡的。不管事实如何,这次旅行最终丧失了三个人的生命。28岁鲜活的生命就此定格。

根据记载,现在当前“绿靴子”已经成为了珠峰的一个著名的路标,只要是沿东北山脊攀登珠峰的登山者,都会从它身边路过,而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姿势看着像在小睡。他躺在伸出的岩石的阴影下,把红色的羊毛绕在脸上,挡住视线,双臂紧紧地搂着身体,抵御刺骨的寒风。他的腿伸到路上,每个要从珠峰北面登顶的人,几乎都要从他身旁经过,从而被醒目的靴子颜色所吸引。只要看到“绿靴子”,就说明他们距离登顶珠峰已经很接近了。毕竟这里已经是海拔8500米的地带,只要再往上走300多米,便可以登顶珠峰了。正因如此绿靴子的存在是必然的,它正是在警告每一个登山者,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冒险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据塔尔乔遇难已经26年过去了,如今无论是 科技 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那为何仍任由塔尔乔的尸体留在原位,不让他的遗体回到他的国家,带给他家人以心灵的慰藉?相关专家解释,他所在的地势太过险峻。一般的登山队根本不会走这条路,久而久之,绿靴子所在的这条路堆积的大量的积雪,如果派救援队清理尸体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雪崩,因此20年以来一直都没有人为他收尸。而且塔尔乔的尸体经过20年冰雪的浸泡,重量少说也有二百多公斤。真的要运下山去,费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当然危险系数也很大。帕尔乔的哥哥也曾说:“2011年,我在网上发现别人叫他‘绿靴子’,我十分震惊和沮丧。”然而塔尔乔他们家是贫困的山区家庭,没有条件将遗体运回安葬,即使是国家出资,他们可以花很多钱把他带回来,但事实上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

好像自古以来只要关于爱情的事情都是既唯美又悲惨的,就犹如我下面要讲得“睡美人-弗兰西斯”一样。她的经历也是让人叹息不止。弗兰西丝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文化的熏陶,一直都具有冒险精神。在成年之后她发现了登山的乐趣,并陆续成功攀登了许多美国著名的山峰。然而,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珠穆朗玛峰。从她爱上登山运动的时候,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征服珠穆朗玛峰。

在1998年的时候,已经40岁的弗兰西丝与丈夫谢尔盖两人一起准备攀登珠峰。即使他的丈夫觉得危险过大,可为了满足她的心愿,毅然决然地选择和她一起挑战。在当时,他们做了一项壮举:在没有携带任何氧气设备的情况下踏上征服珠峰的旅程。这给他们的旅途增加了诺大的困难。平常稍微高海拔的地区,我们都会因为缺氧而难受,更别提是在这么高海拔的珠穆朗玛峰上。不带任何氧气设备就犹如在老虎嘴里拔牙一样。

由于两人有着高超的攀登技巧,再加上运气比较好,因此两人最终成功登顶。弗兰西斯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不带氧气瓶成功登顶的女运动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挑战就此结束,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登顶成功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山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然而在返程途中,弗兰西丝出现了严重缺氧的症状,而就在此时她才发现自己和丈夫走失了!而且弗兰西斯在登山的过程中还被冻伤了,这对于她的下山之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下山途中她逐渐感到窒息以及体力不支,浑身的血液仿佛无法流动一样。在珠峰的恶劣环境影响下,想要幸存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而这时她的丈夫找到了她,但是两人都没有携带氧气瓶。迫不得已之下,弗兰西斯的丈夫只能先将她安顿好,然后下山寻求帮助。

弗兰西斯一人独自留在了山峰上,由于极度缺氧,弗兰西斯最终支持不住倒下了。自救显然是不可能了。就在这时,有其他的攀登者经过,他们刚好才开始攀登,还留有足够的氧气,发现弗兰西丝后当机立断地放弃了攀登,转而对其进行救援。这位攀登者看到弗兰西斯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被严重冻伤,身体表面看起来像是一个陶瓷人。此时的弗兰西斯已经奄奄一息了。

令人绝望的还在后面,明明等到了其他人,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可因为这位攀登者携带的氧气瓶与弗兰西斯的面罩不匹配,所以没有办法给她输送氧气,希望破灭。其中一名救助者中一男子叫伊恩,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将自己的面具给她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陷入生命危险。更重要的是,就算将面罩给弗兰西斯,她存活的几率几乎没有。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办法将其搬下山,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伊恩他们放弃登顶选择下山求援,希望能够来得及救下这位创造了 历史 的女登山运动员。可惜弗兰西丝没有撑住,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而她的丈夫又去了哪呢?在当时弗兰西斯遇难后的几天里,没有人见到他,大家也就认为他也多半已经遇难,只是他的尸体一直没有被找到。直到1999年,有运动员发现他的尸体就在弗兰西斯的必经路的下面,还带着氧气瓶。不难想象,谢尔盖下山后拿到了氧气瓶就紧忙独自登山去营救他的妻子,可惜在途中突发遇见危险。夫妻二人双双离世,令人羡慕的爱情就这样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不过在弗兰西丝去世后的二十五年时间里,有数千攀登者经过,却无一人不但不为其掩埋,甚至对其“不管不顾”,这是因为什么呢?创造了 历史 性记录的女英雄就这样消失在 历史 的长河里了吗?其实不然,伊恩在下山后还怀着对弗兰西斯的愧疚,虽然弗兰西斯的离世和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也没有做错什么。但伊恩还是组织了队伍前去寻找弗兰西丝的尸体。终于,在2007年时伊恩和同伴找到弗兰西丝的尸体。

不过他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能将弗兰西斯的尸体带下山去。伊恩将美国国旗包在她的遗体上,还在旁边放了弗兰西丝的儿子的泰迪熊和一封信。伊恩已经尽到了他最大的努力!至于为何后来者没有将其掩埋或者将遗体带下山去,相信伊恩的做法也是前车之鉴,做更多也是多此一举,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现在,弗兰西斯的遗体已经成为珠峰的一道标志。她安静地躺在那里,警示着前面的危险,告诫登山者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给予了来往的冒险者勇气和胆量,使他们在登山的路上不孤单。

这三个人目前已经成为了珠峰上最著名的“路标”,单从这三个著名的“路标”中,也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的险峻及危险。首先是他的温度:气温最低能到零下73 ,一年四季冰雪覆盖,并且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里的空气含氧量非常,仅占海平面含氧量的三分之二;然后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原反应,这些也不是常人可以适应的了的,很多人都会有头痛,头脑不清晰,全身发软,并且大脑供氧不足这种现象,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缓的过来的更何况实在海拔这么高的珠峰上,一不小心就是生命的中止。这仅仅是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再带具尸体,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就是经费的问题,没有人或者国家出上几个亿带回一具尸体,更别说可能会因为几具还会丧失更优秀的运动员的丧命,得不偿失。这就是为什么珠峰上的尸体无人来收的原因,不过我想,除此之外,也许不收尸,将他们留在珠峰也是为了警示后人注意安全。

珠穆朗玛峰上有尸体吗?

已有36人在珠峰探险中丧生。我们不可能准确地说出有多少遇难者遗体还留在珠峰上,但大约有150名遇难者遗体还留在珠峰上:尼泊尔登山协会(Nepal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前主席Ang Tshering Sherpa估计,山上至少有100具尸体。他解释说,有些尸体被雪崩撕成了碎片《纽约时报》估计“珠穆朗玛峰上可能躺着一百多具尸体。尼泊尔政府估计珠穆朗玛峰上大约有150具尸体。

然而,现在遇到这样的尸体是例外,而不是惯例。在南面,越来越多的尸体被移走。它唯一可能碰到尸体的时候是在最近的死亡之后。在通往山顶的狭窄路线的最后几百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西藏的北侧,打捞难度更大,有几具尸体在8000米以上。一名登山者在8000米以上可能会看到四具前几年的尸体。

我检查了喜马拉雅数据库[4]和其他数据源中的一些数据,看看它们是否能进一步揭示这个问题。虽然数据库没有明确记录每具尸体死亡后的情况,但其中的具体团队记录经常会提到,如果登山队参与了复原工作,就会发现一具尸体,或者其中一名队员死亡的地点。在306例死亡中,以下情况具有启发意义:大本营有33人死亡,因此尸体没有留在山上。大本营下面有7人死亡,因此尸体没有留在山上。

80具尸体被运离了山。(注意,team-notes并不是此类事件的完整列表)。2019年有4具身份不明的尸体被夏尔巴人的清洁小组抬下.

在高空直升机出现之前,把尸体扔进裂口是珠穆朗玛峰南侧的正常做法。这是因为把尸体放在岩石和冰面下会给救援队带来死亡的风险。在缺氧的环境中,尸体的重量会让最强壮的登山者精疲力竭。南边的冰川由超过十亿吨的冰组成,深深的裂缝横亘其间。在某些地方,冰川有200米深。这条冰川每周向下坡移动一米多。几十年后,这样的尸体会出现在大本营附近。当我在珠穆朗玛峰时,我的队友们在营地附近遇到了两具这样的尸体。两具尸体在被发现后24小时内被移走。

在珠穆朗玛峰的北侧,地形由裸露的岩石和坚硬的雪组成,而不是冰川。幸存者将尸体埋在岩石下或从悬崖边缘滚到一个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同样的做法也被用于南侧的高处,在冰川上方的死亡区。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增加,冰川退缩,导致了几十年前更多的人类遗骸浮出水面。过去几年里,尼泊尔当局安排夏尔巴人和军队把尸体从珠峰南侧运到1号营地附近的一个地点,直升机可以在那里接手打捞工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尼泊尔旅游局局长Dandu Ghimire最近表示,旅游局希望逐步从珠峰上取回大部分尸体,这是一项更大的清理运动的一部分:“2019年,我们带出了四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其他项目将逐步实施,但将完全取决于资金和资源。”

这些遗骸被带到加德满都进行尸检是很正常的。如果无法确认身份,警察会将其火化。无论如何,从8000米以上的高空移走尸体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当局安排有经验的夏尔巴人团队把尸体拖出路线,从巨大的悬崖上推到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这些尸体再也找不回来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871987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珠峰上的遗体(珠峰上的遗体会腐烂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珠峰上的遗体(珠峰上的遗体会腐烂吗).pdf

标签:珠峰   遗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