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类比推理)

更新时间:2023-03-01 21:47:29 阅读: 评论:0

本草纲目作者是谁 作者是李时珍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受到医药知识的熏陶,喜爱研究医药,立下了治病救人的志愿。李时珍14岁考取秀才,但是17岁、20岁、23岁三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举人,于是他便决心放弃科举途径,专心研究医药学。

2、他拜名医顾日岩为师,苦读10年,以后也开始给人看病。34岁时,他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掌管良医所的事,得有机会饱览藏书,以后曾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不及一年便辞官回乡,一面行医,一面开始编写《本草纲目》(1552年)。李时珍“搜罗百氏,访采四方”,一面“渔猎群书”,一面实地考察访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分几部?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
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
拓展:
本草纲目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亦有很多记载。如在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在化学方面,阐述了检验石胆真伪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本书通过对药名的探索与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本书保存了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的原书已佚失,有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时珍出生在明代一个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也喜欢医学,长大后当上医生,并钻研医学,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早在青年时代,李时珍一边行医,一边研究药物,立志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他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他为了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他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他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一边读,一边认真做笔记,他认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需要验证,哪些应该补充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到处访问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土方,还亲自去荒僻的深山里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

  李时珍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才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以后又连续修改了三次,到了61岁,这部190多万字的大书才全部写完。

  《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了药物1892种,分为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是过去没有记载的新药物。该书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和制作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书中还附有1100余首药方,1160幅药物形态图。

  拓展内容:本草纲目·木部·白棘原文及翻译

  木部·白棘

  作者:李时珍

  释名

  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

  气味

  (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

  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龋齿腐朽。用白棘二百枚(朽落地者),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含漱。或烧棘涂病齿,再敷雄黄末。

  小儿口噤,惊风不乳。用白棘烧为还想,水送服一钱。

  小儿丹肿。用水煮白棘根汁洗搽。

  痈前痔漏。治方同上。

  疔疮。用白棘(倒钩者)三枚、丁香七枚,是入瓶中烧存性,加未满月的婴儿粪和匀,每日涂疮三次。

  诸肿有脓。用白棘烧灰,水送服一钱。一夜之间,肿即可出头。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

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药圣”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在日本

1603年,江西本《本草纲目》刚刊行不久,江户时代初期学者林罗山从商埠长崎得到一套《本草纲目》,并献给江户幕府的创建者德川家庭,被奉为“神君御前本”。

《本草纲目》在朝鲜

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有着频繁的科学文化交流,彼此互相借鉴,在共同发展科学文化方面各自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现在所掌握的史料,《本草纲目》大约在18世纪初传到了朝鲜。

《本草纲目》传入欧洲

至迟18世纪起,《本草纲目》传到欧洲。1887年伦敦大英博物馆所藏汉籍书目中就有《本草纲目》1603年江西本、1655年张云中本及1826年英德堂本等的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花了多少年?

李时珍花了27年,游遍大江南北,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一书。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所以他看不惯社会上假药冒充真药的现象。他在他的家乡蕲州、湖广、安徽,江苏、江西等地方外出采访。还去了太和山一些等盛产药材的名山。


李时珍从小就接触到了医学,对医学也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爸就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当时其实最初他并没有要编成本草纲目的想法,只是后来发现,社会上许多那些用假药冒充中药的现象,所以他决心要干一番事业,让所有的药铺都有标准的真药。


但是他的父亲总是干扰他当医生,他觉得要成才必须要科举,所以李时珍花了很多功夫来读书,但是却没有取得效果,反而还落下了一项病。而正是这场病,他爸才改变了观念,决定让李时珍专心研究医学。而李时珍也没有辜负他爸的心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医生,而且医德非常好,经常救济那些贫困百姓。

后来他的医术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朝廷就邀请他来做太医,但是那里的医生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李时珍看不惯,当了一年的官就辞职不。随后就安心的游历大江南北,编著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知道,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于是他决心带上弟子,跋山涉水,去一些野外和民间去搜索观察药物标本,并且访问了许多有名的医生。他首先在他的家乡采访,后来他又去了一些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方,还有一些盛产药材的庐山,茅山,牛首山。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足迹,后来就慢慢的,《本草纲目》一书就形成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844984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本草纲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类比推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本草纲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类比推理).pdf

上一篇:it是什么职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明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