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什么意思?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价里。
羊毛出在羊身上解释:
释义: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价里。
出处:民间俗语。
引证: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凡事总要大化小,小化无。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衣服的价格加五成打八折卖给顾客,这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扩展资料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近义词:
一、多许少与
释义: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出处: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译文: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人家就会埋怨。
二、丰取刻与
释义:指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
出处:《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
译文:上边的人贪图利益,则臣民百吏也是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
羊毛出在羊身上什么意思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用于某人或某些人的钱物,最终还是取自某人或某些人自身。
羊毛出在羊身上出处:
宋朝释道济闻王妈妈定做小祥功德作二首:唐家閧里闲游赏,妈妈家中请和尚。二百衬钱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
明朝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凡事总要大化小,小化无。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
清朝李渔《比目鱼·征利》:“浮云:‘好汉从来不吃眼前亏,借花献佛讨便宜。’小生云:‘羊毛出在羊身上。’ ”
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一句俗语。
参考资料来源:羊毛出在羊身上-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俗语-百度百科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什么意思
羊毛出在羊身上 是啥意思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用于某人或某些人的钱物,最终还是取自某人或某些人自身。
拼音: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ang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凡事总要大化小,小化无。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
类似的俗语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意思是:第四方买单。商业模式发展到这一阶段,交易双方都不花钱,费用由第四方承担。
最经典的案例是川航曾以9万元的价格购入一批客车,购入价比市场价低7万左右(市场价15.8万),川航把这批火车以19万元(高于市价2万元)的价格卖给客车司机。
羊毛出在羊身上什么意思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意思: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价里。
出处:
宋·释道济《 闻王妈妈定做小祥功德作二首》:唐家閧里闲游赏,妈妈家中请和尚。二百衬钱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
明·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凡事总要大化小,小化无。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浮云:‘好汉从来不吃眼前亏,借花献佛讨便宜。’小生云:‘羊毛出在羊身上。’ ”
比如说,单位给员工发衣服,但是衣服的钱需要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因此这样看来,表面上是在给员工福利,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员工自己承担了福利的费用。
再比如,当你去购物的时候,商家说买空调送电磁炉,于是你欣欣然地买下了空调。你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但实际上送的电磁炉是用你的钱买的,而且如果没有电磁炉你也是不会买空调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羊毛出在羊身上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7887841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猪来买单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猪来买单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