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热带雨林受到了哪些破坏?
巴西热带雨林受到了以下五种环境方面的破坏
1.森林砍伐
20世纪60年代,巴西迅速增长的人口定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各主要地区。居民伐林取木或开辟牧场及农田,致使雨林急遽减少。90年代,巴西政府及各国际组织开始致力保护部分雨林免遭人们侵占、开辟和毁坏。
亚马逊热带雨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逊热带雨林依靠亚马逊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亚马逊河和她的100多个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马瑙斯距离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4米。
一些环境学家提出保育雨林不单只有生物学上的动机,亦有其经济动机。若以可持续方式耕作水果、橡胶及木材,每1公顷的秘鲁亚马逊雨林价值约US$6820;若以非持续性方式耕作商业木材,则值约US$1000;若将林地改作牧草场,则只值US$148,但这个假设被广泛地质疑。
单单在巴西,超过90个原住民部族于1900年代被殖民主义者摧毁,数百年来累积对雨林物种医学价值的知识亦随之散失。由于领土持续被森林砍伐破坏及生态灭绝,例如秘鲁亚马逊,本土的部族不断地消失。
2.洪水泛滥
亚马逊河季节性的降雨使亚马逊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从11月份开始涨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后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内格罗河的涨落和干流还不在同一时间,雨季是从2月或3月开始,涨到6月开始和主干流一起回落。另一个支流马代腊河的涨落要比主流提前两个月。
在雨季里,亚马逊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在伊基托斯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近是15米;在奥比多斯附近是11米,在帕腊河是4米。
3.气候转变
有证据显示亚马逊雨林的植被在过去21,0000年,经历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及冰蚀期(deglaciation),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析过亚马逊盘地古湖(paleolake)及冲积扇中的沉淀物,显示出盘地在末次盛冰期的降雨量比现时的为少,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盘地潮湿的热带植被减少所造成。对于当时植被减少的广泛程度,科学家有不同的争论。有科学家认为雨林萎缩至细小及分离的物种遗区(refugium),被空旷的森林及草原分隔着;有科学则认为雨林依然完整,只是北部、东部及南部没有伸延至如现时的这么远。这个争论实难以解决,原因是雨林研究工作实际上的限制,意味着数据取样可能与中央的亚马逊盘地出现偏差。以上两个的见解,都有合理的数据支持。电脑模拟预测未来因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显示在降雨量严重减少及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亚马逊雨林可能无法维持,导致盘地上的雨林于2100年后几乎完全消失。但是,不同的亚马逊盘地气候模型得出不同的降雨量估计结果,由轻微上升至严重下跌的结果都有。结果指示出雨林在21世纪可能受到气候转变及去森林化的危害。
4.干旱影响
2005年,亚马逊经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正踏入连续第二年干旱。2006年7月23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arch Center)总结指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亚马逊干旱,迅速将整个地区推向一个“引爆点”(原文:"tipping point"),届时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森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将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可能灭亡。
5.全球暖化
环境学家所忧虑到的不单是森林遭破坏后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更忧虑到森林遭破坏后植物所释出的碳元素可能会加速全球暖化。
亚马逊雨林的常绿森林占全球陆地主要碳元素产量的10%及生态系统碳元素储存量的10% — 约为1.1 x 1011公吨碳元素。于1975年至1996年间,亚马逊雨林的每1公顷面积每1年估计积存达 0.62 ± 0.37 吨碳元素。因火灾而对亚马逊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为其中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
《丛林噩梦》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丛林噩梦》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lMi3iSYww8atvcqjlIi2g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728887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巴西丛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巴西丛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