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

更新时间:2023-03-01 21:22:02 阅读: 评论:0

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扩展资料:

新闻消息的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特别是在21世纪,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希望在最短的阅读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短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长而空固然不行,短而空也不好,空洞无物的短,也是长。

很多人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题,短文因其短小而“困锁才情”。故而一味追求“长”,本来最好写两百字消息的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一篇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空洞洞的通讯。有些作者则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注意的。

写短是一种艺术。消息写短的方法很多,如一事一报法,浓缩(概括)事实法,取其一角法,化整为零法(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变更体裁法、先简后详搞连续报道等等。

此外,消息在新闻体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对“时间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消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


新闻报道六要素是什么?

新闻报道六要素是: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过程如何。换一种说法也可以称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扩展资料:

新闻的结构是一个“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把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形成先重后轻的排列顺序,如同一个倒立的金字塔。

新闻的导语要开门见山,一语破的。读者看了导语,就能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和精华所在。写法一般有摘要式、问答式、戏剧式、引语式、结论式等。

新闻主体部分的任务是对导语提出的事实作进一步说明、解释或补充。在内容上要中心突出,丰富充实,事例典型,表达丰满。按通行的分法,新闻可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经验新闻、新闻述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是哪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是: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新闻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 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语言要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新闻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

新闻的特点:

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新闻的结构: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1)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2)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和背景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六要素有哪些?

1、新闻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地点: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原因: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2、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从导语可知渡江的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


4、这篇新闻的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就可以悟出全文一气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


5、本文是依时叙事,中路军是首先发起渡江作战的,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详说东路军的激战,文势涌起高潮: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了能否完全包围敌军。

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是有几处不同的,一是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详尽地写了战果。

扩展资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即将胜利时,毛泽东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该文报道了在横渡长江作战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防御阵地,横渡长江,胜利进军的态势。文章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精简,感情色彩鲜明。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六要素是什么?

消息六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和何故(Why)、H(how如何)。

消息这个词应用较广泛,一般来说,新鲜的事就叫消息;当然,“消息”一词还可以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扩展资料

我国目前报纸上尚在流行的报纸文字体裁主要有三大种:

A.新闻:

分为消息和通讯两种

①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②通讯:详细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以补消息之不足。

B.言论:

①新闻评论:配合当天报纸上的新闻而发的评论,简明扼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事件的性质。报纸上的部分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都属于新闻评论。

②时评:以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解释其内含的意义、性质,引发公众的关注。报纸上的部分本报评论员、言论专栏多为时评。

C.杂交品种:

①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交。亲切、具体、形象,是新闻特写的长处

②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交,夹叙夹议。记者来信、采访札记也属于新闻评述

③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的杂交。

④深度报道:也是新闻与评论的杂交。他抓住重大或令公众关心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以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六要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6922838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pdf

标签:要素   新闻   结构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