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自救指南 个人应该如何在暴雨中自救
暴雨中如何自救?
如内涝发生时身处户外,大家应保持冷静,第一时间采取自救。远离电力设施、树木等危险物体。尽量不要使用交通设施,若洪水来临时应及时弃车避险。远离水流很急或积水很深的路段,以免掉落排水管道。水深一旦及腰,则千万不要再冒险蹚水。
不要光脚蹚水,容易划伤并感染细菌。接触过洪水后,需使用酒精或肥皂对身体进行消毒,经期女性需及时进行私处清洁。留意身边的漂浮物,并尽快转移到稳固的高地,等待救援。如落入水中也不要手忙脚乱,可以有节奏地踩水助游,抓住身边任何漂浮的物体。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洪水到来尽量不要使用交通设施,突发的暴雨导致水流很急且很容易积水。特别排水处下水道、河流要远离,暴雨导致的激流会把井盖冲开,水流极端形成漩涡,人一旦靠近就会被吸走。因为暴雨导致的洪水冲刷的河流更加的生猛,连大物件汽车都会被冲走,因此必须要远离。
暴雨中如何自救?
暴雨中如何自救?
1、寻找稳固的高地,远离危险区域:遭遇持续强烈的暴雨,需要尽快寻找安全的避险位置,建议选择地势较高的广场、楼层较高的公共建筑。如果附近未有合适的安全地带,也要尽快脱离危险地段,寻找相对合适的位置寻求救援。
2、减少出行,避免涉水:暴雨天气尽可能的在家避险,如身在室外,应避免淌涉积水,尤其要警惕水中的涡流,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无盖的下水道;同时暴雨天也要避免车辆出行,开车需远离涉水路段,以免被困,如果车辆在水中抛锚,需要及时弃车向安全地带转移。
3、远离电源,防止触电:在家避险的情况下,若已有积水浸入,需要关闭电源,防止触电;避免触碰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管道、金属水管等物体;若处于户外,需要远离变压器、架空线、广告牌、电线附近的树木。
4、被困时需积极求助:户外遇险后,要优先转移到安全地带,及时利用电话寻求救援,同时要节省电量,确保救援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取得联系。若在黑夜被困,可通过呼救,打手电光的方法指引救援人员。
暴雨特点:
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这份暴雨自救指南,超详细实用!
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持续强降雨已造成河南多地道路、地铁等公共设施被淹,人员被困。
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 个人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的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 寻找稳固的高地
1、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2、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1、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者漫过堤防。
2、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以免水漫入地下。
3、避免进入地铁等设施。
4、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5、不要进入地下人防工程。
6、不要进入地下商街。
7、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8、远离山坡,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
9、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10、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11、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1、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2、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3、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4、在暴雨下,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打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存电,后果可能很严重。
5、找到高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使用电话和外界联系。
* 远离电力设施
1、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2、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3、远离电闸、配电箱。
4、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5、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 个人通讯
1、在户外遇险,要确保手机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得到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因此节约用电!
2、在离开交通工具的时候,可以给亲友发个消息,无论微信还是朋友圈,标记自己的位置、车辆的位置、自己撤离的计划,然后和大家一起撤离。
3、到达安全位置后,再发一条信息,标记自己当前的位置和身边人员的情况,告知大家自己暂时安全,并为了节省电力会减少和外界联系。
4、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以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有多少人、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5、如果周围环境支持你给手机充电,或者你手中有富余的充电宝等,可以立即充电,但是减少使用手机。
6、在可能的情况下,确认亲友的安全,并向亲友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亲友节约用电。
7、当获得亲友达到安全位置后,约定每隔2-4小时或者更久通讯一次的低频度联系方案,以降低彼此的通讯消耗。
8、灾情之下,周边电力、信号都有可能中断,也有可能出现全民集中通讯导致信号拥堵,遇到这类情况不要慌乱,设法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告知你的困难,等待政府救助。
9、如果有收音机,可以使用收音机收听政府发布的消息。
*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1、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和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2、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人员转移的准备,整理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3、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4、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5、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6、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7、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8、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9、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10、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11、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12、关闭门窗,尽量避免进水。
13、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14、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
15、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
16、携带打火机。
17、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
18、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 企事业单位自救
1、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2、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3、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4、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自身的安保团队,负责自己物业和辖区范围内的秩序管理,并设法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安部门,获得相关的指导。
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6、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提前储备好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等。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 公共预警和准备
1、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
2、公共预警应对暴雨的时间、强度、可能灾害情况作出预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应提供自救指导,
3、发布紧急求救热线,并确保求救热线畅通。
4、防汛救助组织、人员和设施就位,各级指挥系统畅通。
遭遇暴雨时人们该如何自救?
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专家提示
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485786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暴雨自救指南(暴雨自救指南心得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暴雨自救指南(暴雨自救指南心得体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