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写材料东拼西凑,绞尽脑汁?看⼀下这篇《⽂稿起草⼋问》,深受启
发!
⼩编按:
写过材料的⼈都知道写材料是⼀项苦差事,“⼀般⼈不愿意⼲、⼀般⼈⼲不了、⼲的⼈不⼀般”。沉浸在材料的海洋⾥,
我们往往都是被⼯作、被任务推着往前⾛,忙于事务,疲于应付,有时很少思考做好这项⼯作的诀窍是什么、这项⼯作
的意义到底在哪⾥。⽽这两点,极其重要。⼀则解决⼲的好的问题,⼀则解决⼲的有动⼒的问题。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得太远,以⾄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是的,脚步匆匆的我们有时的确需要慢下来、沉下来、静
下来,整理⼀下思绪,充实⼀下头脑,收拾⼀下⼼情。停下来歇歇脚、充充电,有幸得到⾼⼈的点拨指导,相信今后能
⾛的更远。
我敢说,《⽂稿起草⼋问》这篇⽂章,你看完后肯定会⼀直珍藏。它不仅⼲货满满(我觉得精彩的地⽅都已加粗),传
授你很多写作的技巧与⽅法,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告诉你“⽂稿能⼒是机关⼲部的⽴⾝之本、看家本
领。”“对于⼈⽣⽽⾔,有适度的压⼒并不是坏事。有压⼒才有动⼒。”“好⼼态有利于出好⽂稿。⼼态的“态”,解字就是⼼
⼤⼀点。”
我查了⼀下,《⽂稿起草⼋问》为覃道明在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机关⼲部集中业务培训上的辅导报告,这篇辅导报告受到
湖北省领导王晓东的⾼度认可,并作出了长篇批⽰(领导的批⽰也很暖⼼哦)。写这篇⽂稿时,覃道明是湖北省政府研
究室(发展研究中⼼)副主任、党组成员,现在,则已经是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主任、党组书记。批⽰
这篇⽂稿时,王晓东是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现在,则已是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
书记。
我想,只要你写材料是真的沉下⼼深深地扎进去,⼀直坚持学思践悟、提升⾃我,当⽂字能⼒达到⾼⽔平时,你在事业
上⼀定会有所作为,你这块不起眼的⽯头也会成为闪闪发光的⾦⼦!
王晓东(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说这篇⽂稿让他“很受教育”,能让省领导觉得“很受教育”的⽂
章,快来看看吧。
《⽂稿起草⼋问》节选
覃道明
很⾼兴和⼤家交流⽂稿起草⽅⾯的问题。⽂稿⼯作⾮常重要,重要之处在于我们服务的对象是领导。领导,就是引领、
向导,需要他们以⽂采引导公众,以⼝才施展魅⼒。组织动员、发动群众、凝聚⼈⼼,这些都是领导的职责,
⽽“写”与“说”就是他们履⾏职责的利器。
正所谓“震天下者必震于声,导⼈⼼者必导于⾔。”(林肯、丘吉尔)曹丕在《典论·论⽂》中阐述道:“盖⽂章,经国之⼤
业,不朽之盛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才就是领导⼒。”可以说,我们⼲的这个活,这是⼀个神圣的活。
也就是这次培训,要求我来讲讲⽂稿起草,才触动我思考⽂稿之重要到底重要在哪⾥、⽂稿之难到底难在何处这个现实
⽽⼜具体的问题。这⾥,我初步归纳了⽂稿起草的⼋个问题,与⼤家探讨。
第⼀问:⽂稿⼯作为什么这么难?
⼤家都说:搞⽂稿⼯作的不是⼀般⼈:⼀般⼈不愿意⼲、⼀般⼈⼲不了、⼲的⼈不⼀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还是因
为这项⼯作所具有的挑战性、艰巨性和对从业⼈员素质要求的⾼门槛所决定的。简单归纳⼀下,我认为有这样⼏⼤难:
第⼀难是“三个维度”之难:思想的⾼度、思考的深度、思维的限度。研究室的⼲部⽆论主任,还是处长、科员,都是“⾝
在兵位,胸谋帅事”。从⾼度⽽⾔,⾸先要将⾃⼰置于省长、副省长的位置思事、谋事。哪怕你是刚出校门就进机关门
的年轻,只要你⼀动笔,你就是省长、常务省长。省长、常务省长的观点、思路要与省委保持⼀致、与中央保持⼀
致。说⽩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要直接达到⾄⾼的顶点。对于我们⼀个普通公务员⽽⾔,这是很难企及的⽬标。从思考
的⾓度看,我们不是专攻某⼀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室的⼲部接触⾯⼴泛,懂的较多,这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没
有对某⼀个⽅⾯、领域作深⼊研究和思考,接触起来好像都懂都了解,真正运⽤起来却感到都不深不透。加上⽂稿量
⼤,疲劳作战、疲于应付⼯作,很难有时间和空间坐下来从容地对某些问题作深⼊思考,很难提出有深度的、原创性的
观点。从思维的限度讲,屁股指挥脑袋、位置决定观点,思维的局限性就是这样导致的。这是客观存在,很难避免、很
难克服、很难拓展。
第⼆难是“三个不同”之难:不同领导、不同风格、不同要求。我们⾯对的是多个不同服务对象,他们都不是⼀般的服务
对象,他们的位置让⼈仰视,都具有鲜明个性、特点、风格和要求,都是负有不同使命、承担不同⼯作的领导。我们服
务的对象相同的是⽔平都很⾼、要求也很⾼,所不同的是风格、特点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多个领导服务,好⽐在多
个鸡蛋上跳舞,难度可想⽽知。针对不同的领导,在⽂稿服务上要能够⾃如地转换频道、转换⽅式,说不难是假话。⽐
如说,国⽣省长和晓东常务副省长,除了职务、分⼯不同外,风格也是⼤不相同的。为这两个领导服务,基本路数就不
同。
第三难是“三个⾝份”之难:领导、学者、实际操作者。扮演多重⾓⾊,得有⾮常好的演技才⾏。研究室的⼯作性质,就
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只要是为领导服务的⽂稿,起草者就是领导者,⼀字⼀句表达的都是领导的话语。以普通的个⼈
⾝份等同于领导的⾝份,时时处处都要“跳起来摘桃⼦”。要跳得⾼、够得着,才能履⾏好职责。研究这在过去是专家学
⾝份等同于领导的⾝份,时时处处都要“跳起来摘桃⼦”。要跳得⾼、够得着,才能履⾏好职责。研究这在过去是专家学
者的专利、专长。研究室的核⼼竞争⼒应该是“研究”,这就使研究室的⼯作具有某种学者的属性。必须看到,研究能⼒
决定⽂稿能⼒,没有认真的研究就没有好的⽂稿,没有深⼊的研究也不可能出⽂稿精品。⽽研究室的⼯作性质要求,不
仅需要具有⼀两⽅⾯的专长,更需要多⽅⾯的积淀,是专才,也应该是通才。⼗⼋般兵器样样都会,还要有“杀⼿锏”。
要做到这⼀点当然不容易。从某种程度讲,政研⼯作者同时也是实际操作者,所写的讲话稿、各种⽂稿,都是党委、政
府的声⾳,是领导的意志,是要付诸实施的,不能空对空,要接地⽓、合实际、可操作。这就要求,作为研究室的⼲
部,不仅要长于⽂字表达,还要对实际⼯作有相当深⼊的了解。⽐学者更了解实际,⽐⼀般官员更多⼀些政策理论⽔
平,善于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做⽂章,这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综合优势。⽽要具备这种综合优势,确⾮⼀⽇之功,靠多
学、多练、多反思,还要靠悟。悟者,觉也。《后汉书》中讲:“未悟见出,意不⾃得。”就是强调要提⾼对事物的理解
和分析能⼒。
第⼆问:为什么把握⽂稿规律⽐掌握写作技巧更重要?
“⽂⽆定式”、“⽔⽆常形”。对于⽂稿起草的⽅法和技巧,我⼀直没有怎么留意,更没有花精⼒去研究。因为既然没有“定
式”,也⽆“常形”,所以那些所谓的⽅法和技巧也就是信不过、靠不住、⽤不上的。⼀个模本写到底、⼀个通稿贯全程,
这是⽬前“官话语系”中的⼀⼤通病。以前看武打⼩说,发现⼀些武功⾼⼿都有共同点:对于练功习武之⼈⽽⾔,90%以
上是在练习内功,真正练习套路的充其量也只花了不到10%的功夫。这就应了“功到⾃然成”这句经典。习⽂与习武同
理,重在内功修炼。内功练成,套路⾃成;内功精进,技法精当。
良谋秘书长多次强调,要研究⽂稿规律。我个⼈认为,这是⾮常重要的。⽇常⼯作中,⼤家普遍感到⽂稿⼯作之不易,
感慨服务领导之艰⾟,感受研究室这个饭碗之沉重。掌握规律,可以让⼈变得聪明、⼯作变得轻松、⾝⼼变得轻灵,⼯
作效率成倍增长。
⽂稿起草的规律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难在⽚刻之间讲清楚的。研究室的⽂稿⼯作是很特殊的,这⽅⾯的研究者很少。它
不属于⽂化艺术,外⾯的⼈没兴趣关注,⼤学⾥根本不会设这门课。任何党政机关不管职能如何转,还是办⽂办事。⽂
稿能⼒是机关⼲部的⽴⾝之本、看家本领。研究室的⼲部以⽂稿为⽣存第⼀依据,更是如此。可惜的是现在⼤学没有教
这门课,也没什么⼈研究。可以说机关⾥的⽂稿能⼿都是后天磨练出来的。
研究室承担的⽂稿,它是公⽂,但不是⼀般性的公⽂,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它是官样⽂章,但要求上接天线、下接地
⽓,具有宏观视⾓、⼤局眼光,有⾼度、有深度,⼜要切合实际,起点要⾼,但落脚要实,让⽼百姓听得懂、听得进、
愿意听;它不讲空理论、⼤道理,但绝对不缺少理论的厚重,但⼜与具体实际保持紧密联系,学者看了不觉得浅陋,百
姓看了不觉得深奥,基层⼲部看了可付诸落实。
这⾥⾯也包含了⽂稿的规律把握问题。撰写⽂稿重要的还在于修习理论、政策,掌握国情、省情,透悟领导要求、风
格,这相当于习武之⼈的内功。如果说规律,这就是其基本内涵。
第三问:⽂稿原创能⼒为什么最为短缺?
我们讲中国的⾃主创新能⼒不强,最主要的体现是原始创新能⼒不⾜。回顾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好像除了⽼祖宗的四
⼤发明,就没有什么是中国⼈的贡献。⽂稿起草是⼀项⾼级的创造性的脑⼒劳动,原创是最难的,也是我们实际⼯作中
最为需要但却是最紧缺的。(我经常讲最应该尊重的是写初稿的⼈)可以这样认为,原创⼈才是⽬前研究室最为稀缺的
⼈才,原创能⼒不⾜是⽬前研究室能⼒素质的最⼤短板,提⾼原创能⼒是⽬前研究室能⼒建设最主要的任务。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我观察和实际感受到的。从实际⽂稿运作过程看,⽬前研究室要⼒避“三个过度依赖”:过度依赖部
门的代拟稿、过度依赖领导的直接提⽰、过度依赖审核⼈的最后把关。
关于过度依赖部门的代拟稿问题。多年的⽂稿⼯作,我们应该感受到,开某个专题会,部门最不重视的就是为省领导代
拟讲话稿。⾸先,部门关⼼的是省委、省政府能够为之解决什么具体实际问题,⽂稿本来就没有列为他们最重要的⼯作
事项。其次,在⽂稿起草中,部门最重视的是厅长的讲话稿⽽⾮省领导的讲话稿。因为他们知道,省领导的讲话稿有研
究室撑着。很多时候,如果把部门拟的⽂稿拿来⼀对⽐,会发现厅长的讲话稿甚⾄⽐省长的要写得实、写得好,相反省
长的稿⼦既没有⾼度,也不具体。因为他们把主要精⼒⽤在了为⾃⼰的厅长写稿,⾄于省长的稿⼦研究室总是会搞定
的,应付⼀下就⾏了。这种事可以说⽐⽐皆是。部门的代拟稿充其量只是提供⼀些素材,有时候连有⽤素材也不多,可
利⽤的价值⾮常有限。有的部门年年要开类似的会议,当年抄上年的,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如援疆会议的省长讲话稿,
明显就是抄以往的,仍然在讲援博,实际上现在我省援疆⼯作加了农五师的任务。还有前两天起草关于全⾯深化改⾰答
记者问的稿⼦,本来有改⾰办、发改委,但事实结果是两家提供的稿⼦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不能怪⼈家,⼀是
⼤家都没有什么研究,⼆是要的急,三是是给⼈家额外加的任务,也就简单应付⼀下。过分依赖部门,既耽误时间,⼜
难以出⾼质量的产品。求⼈不如靠⼰,主动权必须时时握在⾃⼰⼿⾥。这对于起草⽂稿什么时候都⾄为重要。
关于过度依赖领导的直接提⽰问题。起草稿⼦总希望领导给些提⽰,这样少⾛弯路。但问题是很多时候领导确实太忙,
没有时间、没有精⼒专门坐下来谈。还应该看到的是,领导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所有领导领域范围内的事都有深⼊
思考、深⼊研究,更不可能对所有领导事务涉及的⽅⽅⾯⾯都已经有成熟的意见和观点。任何领导⾏为都需要借助外
脑。这就是我们研究室存在的理由。研究室就是领导眼的延伸、⼿的延伸、腿的延伸、脑的延伸,要为领导出主意、当
参谋。履⾏好这⼀职能,不是仅仅按照领导的明确意图和直接提⽰完成⼏个⽂稿就⾏了的,必须善于独⽴思考、独⽴运
作、独⽴完成。当⾃⼰的构想符合领导意愿,⾃⼰的观点被领导采纳,这就是成果的转化。
关于过度依赖审核⼈的最后把关问题。作为模组长,我讲这个也是想让⾃⼰更加轻松⼀些。我所理解的把关,主要是把
政治关(研究室出的稿⼦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稿⼦,不能出⽅向性问题)、观点关(⼀个稿⼦要阐述哪些基本观
点)、布局关(⼀般要事先组织起草⼈⼀起研究提纲,确定总体框架布局)、特征关(针对不同领导的风格、特点,突
出个性特征)。作为⽂稿起草⼈,如果交上去的稿⼦,把关⼈推翻了基本框架,甚⾄还在逐字逐句改⽂字、标点,就应
该反思⼀下,⾃⼰在起草过程中是不是在某些⽅⾯花功夫不够。我并不喜欢改⽂字,我主张⼀般性的稿⼦,处长把关就
可以了,审核⼈不必再花时间重复前⾯的过程。很多时候审核⼈已经没有时间来重复这些过程了。我想真诚地说:亲⼒
亲为的领导可能并不是称职的好领导,研究室没有任何⼀个领导喜欢亲⼒亲为。⼤家想⼀想啊,除了付出精⼒、体⼒,
亲⼒亲为没有任何收益啊,加班加点只会催⼈加速衰⽼。我是真想当甩⼿掌柜的!初稿起草⼈负起责任、处长负起责
任,层层设防、层层把⼝,⼯作质量和效率肯定会提⾼,也有利于加快⼲部成长,促使⼲部尽快⾛向成熟。对于⼲部⽽
⾔,⼲事就有机会,多⼲事就有更多的机会,不⼲事什么机会都没有。
第四问:⽂稿思路为什么与领导想法契合度不⾼?
⽂稿起草⼈不是领导,却要与领导思维同步、与领导的思想同频、与领导的意志共振。不同的脑袋尚且难以同步同频共
振,更何况要与领导思维保持⾼度契合,难度可想⽽知。
回顾我们这个模组过去⼀年的⽂稿起草⼯作,在思路上与领导不合拍、契合度不⾼的现象是有的,有些教训值得深刻反
思并认真记取。主要有这样⼏个⽅⾯:
欲实却务虚。去年晓东省长曾连续到武钢、东汽、武烟等⾻⼲国有企业办公,开始的时候我们准备的稿⼦从企业如何具
体搞好的⾓度讲的多⼀点。但实际上晓东省长主要讲的是这些⼤型国有企业对湖北的贡献和在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省委省政府如何服务好其发展。为什么会出现思路错位呢?主要是没有找准定位。如何经营好企业是市场主体⾃⼰的
事,政府领导在企业谈经营并不符合⾝份,也不如企业经营管理者谈的到位。⽽充分肯定央企和⼤型国企对湖北的贡
献,湖北为其服务好,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也让企业感受到温暖。多讲⼀些温暖的话,看起来是在务虚,实际上⾮常实
在。加上省委、省政府⼜实实在在解决了许多发展的具体问题,企业感到与湖北融为了⼀体。还有,晓东省长在发改、
财政、统计办公,都不是谈的具体⼯作,⽽是从战略和全局的⾼度讲的多,灌输的是理念、⽅法,强调的是⼯作标准和
要求,⽽不是某些具体⼯作如何去做。这⼀点如果拿捏不准,会导致省长的稿⼦被厅长的稿⼦⽐下去的尴尬。因为要谈
具体⼯作既不符合领导的⾝份,也肯定不如厅长们谈的到位。政府的稿⼦要实,但不能出现在不应该实的地⽅。
欲虚却为实。晓东省长讲改⾰与民⽣问题。我们当时理解为阐述改⾰与民⽣的关系、⽤改⾰创新的思路保障和改善民
欲虚却为实。晓东省长讲改⾰与民⽣问题。我们当时理解为阐述改⾰与民⽣的关系、⽤改⾰创新的思路保障和改善民
⽣。按这个思路起草的稿⼦结果很不对路,过多地论证⼆者关系,讲道理多,讲实际少。晓东省长认为要讲如何改⾰、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体现在抓落实上。我后来反思这个问题,真正感到领导确实⽐我们⾼明很多。实际上这就是平时
的功课做得不够扎实的体现。事实上,很多带有超前性的⼯作,部门并没有研究,但需要我们写材料,这种事实在是太
多了。⼈家认为研究室就应该研究这些问题,这种时候也没办法回避,怎么也得把材料写出来。这种事过去常遇到,今
后遇到的也不会少。
欲繁却归于简。上周,晓东省长给统战部的培训班授课,题⽬是全⾯深化改⾰。我们开始准备的思路是全⾯阐述深化改
⾰问题,因为这种授课⾯对特殊对象,担⼼讲得不全⾯,并且题⽬也是这样要求的。结果晓东省长认为过于宽泛。我们
重新研究思路和框架,以讲经济体制改⾰的牵引作⽤为切⼊点,阐述全⾯深化改⾰这个主题。领导很满意,讲课的效果
也很好。现在的领导⽔平都很⾼,为了服务好有时候我们难免把问题想得⾜够复杂,结果往往不⼀定对路,绕了⼀⼤个
圈⼦,最后发现最简洁的⽅式往往是最好的⽅式。所谓“⼤道⽆形”、“⽆招胜有招”,可能就是这种境界。
第五问:⽂稿资源为什么总是该到⽤时⽅恨少?
“书到⽤时⽅恨少”,是说平时读书不多,⽤的时候才知道知识的匮乏。写稿⼦的⼈这种感觉应该更深刻,⽽且现在我们
更加⽇益感到与领导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压⼒。领导知道的⽐我们多得多,还怎么为他服务?⾃⼰有⼀桶⽔,才能舀出
⼀碗⽔;⾃⼰只有⼀碗⽔,连半碗⽔也倒不出来。除了知识的积累时感不⾜外,我们还时常发现:提炼观点难(⾃⾝知
识储备不⾜、没有可参考的资料)、有观点却找不到⽀撑观点成⽴的素材(平时没有收集)。在研究室⼯作,提不出观
点,反映的是综合能⼒和素质的不⾜。不管什么⽂稿,为什么有的总能提出⾃⼰的独到见解?实际上反映的是他的
政策⽔平、理论⽔平、思想⽔平。有了观点,却找不到素材⽀持,这样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提⾼思维能⼒需要长期训练,丰富⽂稿素材需要长期积累。思想、观点、素材、精彩语⾔和经典案例,宁可备⽽不⽤,
也不要⽤⽽不备。体改处“五库⼀集”是个好办法,值得推⼴。这⽅⾯,要当“三种⼈”:
做有⼼⼈。季节更替,去留⽆意,只有注意观察、处处留⼼,才会有所发现。
做勤快⼈。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积累贵在坚持。吴官正讲:“⼈最⼤的软肋是不能坚持。”微信上发的有个段⼦:成
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的⼈不多。
做细⼼⼈。分类整理,仔细挑选,分辨出有价值的资源。不能拣到篮⼦⾥的都是菜。做⽂稿⼯作的,养成细⼼的习惯⾮
常重要,可以避免许多差错。因为我们这个⼯作实在是错不得,也错不起(可能是⽆法承担的后果)。
常重要,可以避免许多差错。因为我们这个⼯作实在是错不得,也错不起(可能是⽆法承担的后果)。
第六问:哪些⽂稿必须引起⾼度重视?
有⼈肯定会说,这还⽤问?政府⼯作报告、重要会议讲话应该⾼度重视。这话说的没错,但还远远不够。政府⼯作报
告、重要会议讲话是必须写好的,没有退路,否则还要研究室⼲嘛?因此,这在领导⼼⽬中是研究室必须履⾏好的职
责。这⽅⾯,良谋秘书长已经讲得⾮常详细了,我就不在这⾥重复了。我想着重讲的是除了领导讲话稿外,还有哪些⽂
稿是领导相当看重,⽽我们⼜感到很难写的。
现代领导⼯作具有⾼度的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领导个⼈⾓⾊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对⽂稿起草提出了多重严峻
挑战,必须引起⾼度重视。领导个⼈参加各种学习班、研讨班、讲课、重⼤活动主题演讲、重⼤场合答记者问、重要理
论⽂章,等等。参与这些⽅⾯的⼯作,领导代表的是省委、省政府集体,同时也是领导个⼈展现风采和魅⼒的机会,所
有领导⽆⼀例外都会⼗分重视这样的⽂稿。领导重视⽽我们不重视,甚⾄⽆动于衷,显然就会⼗分被动。从我个⼈的感
受看,领导对这类⽂稿的重视程度,往往远远超过⼀般性的讲话稿。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稿、研究这类⽂稿、熟悉
这类⽂稿、写好这类⽂稿,这也是必须的。
必须郑重地讲,满⾜于只会写会议讲话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只是“单打⼀”的技能,每个⼈都要正视这⼀现实。我们
有很多对讲话稿的起草是有造诣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稿起草⽅法的⼈不算多;能
够独当⼀⾯,较好地完成多种⽂稿起草的⼈就更少了。看到问题,就是机遇,希望我们的,特别是年轻意识到
这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过去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去。”希望更多的年轻有意识地向全室⼯作最需要的⽅⾯去
努⼒。
研究室最需要的是多⾯⼿,能够成长为多⾯⼿的,必然是承担最重要⼯作的主攻⼿。要求就是能⼒全⾯、特长突出,能
够胜任任何⽂稿。该应急时是锐利的快枪快⼑,需要踱⽅步时能出思想出观点。
第七问:为什么要把⽂稿写得短⼀些?
写短⽂,省委前年就发了⽂件。为什么要写短⽂,道理不必多讲。古⼈说:“⽂约⽽事丰。”⽂章长、讲话长,并不能证
明其所写和所说有多么重要,更不能表明这⾥⾯包含的内涵是多么丰富。⽼⼦曾说:“⼤道⾄简”。深刻不等于深奥,精
辟须避开繁琐,厚重往往寓于简约之中。
简约是能⼒。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仅⽤1200多字,就阐明了马克思最伟⼤的两⼤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说。⽑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演说中,仅⽤800余字,就阐明了我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有的⽂章、讲话,洋洋洒
说。⽑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演说中,仅⽤800余字,就阐明了我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有的⽂章、讲话,洋洋洒
洒,长篇累牍,却抓不住要害,满篇只见“正确的废话”,不见真话、实话,更鲜有管有的话,这其中反映出的是其思想
的贫瘠、知识的匮乏、思维的混乱和⽅法的⽆⼒。
简约是作风。⾔简意赅,就是要⽤最简洁的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这个“发展是第⼀要务”、“效率就是⽣命”的时代,
⼀个追求真实政绩的领导没有时间看长⽂、讲长话;⼀个⼒求扎实业绩的公民没有时间读冗长的⽂章、听⽆⽤的絮叨。
热衷于写长⽂、讲长话的领导,被从⼀个侧⾯检验出其作风的虚和漂。
简约是态度。⽑泽东历来提倡⽂章要“短⽽精”,他在《反对党⼋股》⼀⽂中要求:“我们应该研究⼀下⽂章怎样写得短
些,写得精粹些。”他以“懒婆娘的裹脚⼜臭⼜长”来讽刺那些长⽽空的⽂章。领导的⽂章、讲话要“短⽽精”,蕴含的是⼯
作态度、认真精神。做到“短⽽精”,必须时时储备、精⼼准备、精益求精。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是著名的政治学学者
和演说家,他曾经回答了⼀个关于演讲的提问:“准备⼀个⼗分钟的演说得花多少时间?”答:“两个礼拜。”“⼀⼩时的演
说呢?”答:“⼀个礼拜。”“如果两⼩时的演说呢?”答:“不⽤准备。”在真正的⽂章⾼⼿眼中,“短⽽精”才能见证撰⽂、讲
话的真功夫。从这⼀意义上讲,养成简约的⽂风、话风,就是培养认真的习惯、求精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然有助
于能⼒和⽔平提升。
第⼋问:⽂稿起草者能不能压⼒不这么⼤?
⼯作中,我确实感到我们的⼯作压⼒很⼤:任务重、要求⾼,受表扬的快乐是短暂的,⽽压抑的情绪却是持久的。对于
⼈⽣⽽⾔,有适度的压⼒并不是坏事。有压⼒才有动⼒。我们担⼼最多的是⽂稿写不好,怕领导不满意,这也是情理之
中的事。⼈有所畏,有利于成长、进步。⽆知者才⽆畏。明⼈⽅孝孺说:“凡善怕者,必⾝有所正,⾔有所规,⾏有所
限。偶有逾矩,亦不出⼤格。”
但我们不能把压⼒搞的太⼤了,影响了⾝⼼,从⼯作中得不到乐趣。⼈⼀⽣最重要的是⼯作,如果⼯作不快乐,整个⼈
⽣就失去了快乐。不讲⼯作是⼈⽣价值实现的平台这样的⼤话,但⼯作确实是养家糊⼝的⽅式,如果⼯作不快乐,也会
影响家⼈的快乐和幸福。
快乐⼯作太重要了,尤其是⽂稿⼯作。我⼀直认为,好⼼态有利于出好⽂稿。⼼态的“态”,解字就是⼼⼤⼀点。我理解
的意思是⼼要放宽。⽂稿⼯作容易把⼼态搞坏,因为挑刺的⼈多,评判标准也由别⼈掌握。有时⼜苦⼜累,还被⼈说⼯
作没有搞好,要保持好⼼态实在不容易。但必须认识到,没有好⼼态要写好⽂稿更不容易。没有好⼼态,⼯作就没有激
情,就难以100%地投⼊,要出⾼质量的⽂稿就很难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稿起草很⼤程度上是个⼈能⼒的体现(尽管也需要集团作战),研究室的⼲部更要加强⾃我培养、
⾃我提⾼。富兰克林曾说:“空⽆⼀物的袋⼦是难以站得笔直的。”肚⼦⾥有墨⽔,撰⽂才能掏得出⼲货。功夫下在平
时,⽇积⽉累,长期坚持,才有所成。这话很有深意。
王晓东的批⽰
研究室送来的发⾔稿,我都认真看了,讲得很好,我很受教育。写材料既是⼀项重要⼯作,也是⼀项苦差事,成果是领
导的,⾟苦是⾃⼰的。当然,⾃⼰受到的历炼和提⾼,也是其他难及的。
我体会,写材料就是功底、规律、特点三维纲要。所谓功底,就是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积累);所谓规律,
就是掌握起草这类⽂稿的⼀般规律;所谓特点,就是符合领导的风格。
我认为,你们这⽀队伍,素质很好,优点很多,⽐我年轻时强很多。现在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
1.实践问题,实践积累不⾜,胸中则⽆数,⾔中则⽆物,“⽆的放⽮”。
2.⽅法问题,包括思维⽅式,写作⽅法,解决⾔之有理、有⼒,“适销对路”问题。
解决这两个问题,⼀要⽤⼼,勤于积累,勤于思考。⼆要恒⼼,不懈不怠,坚持必成。
我知道,们很努⼒,也很⾟苦,向你们表⽰衷⼼感谢!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9:4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132484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官样文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官样文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