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笔画顺序(山的笔画顺序正确写法图)

更新时间:2023-03-01 19:44:16 阅读: 评论:0

山的笔画顺序是什么?

山的笔顺是竖、竖折/竖弯、竖,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山的释义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

2、像山的东西。

3、蚕蔟。

4、山墙。

二、组词

山水、雪山、山东、山西、山道等。

扩展资料:

一、山水 [ shān shuǐ ]

1、山上流下来的水。

2、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

3、指山水画。

二、雪山 [ xuě shān ]

常年覆盖着积雪的山。

三、山东 [ shān dōng ]

1、即山东省。

2、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北魏、隋、唐以后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

3、战国时也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四、山西 [ shān xī ]

1、即山西省。

2、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称崤山以西为山西。北魏、隋、唐以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

五、山道[ shān dào ]

山路。


山字的笔画顺序

山字的汉字笔顺:丨フ丨 笔顺读写:竖、竖折/竖弯、竖。

一、山字读音:

读音为shān。声母为sh,韵母为an,声调为阴平。

二、山字解释: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姓。

扩展资料:

一、汉字源流:

“山”字最早见于商殷时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峦相接的形状,有山阴树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于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数量的峰相接则是因为“三”在 古代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祖先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很原始也很典型的象形宇。

到了春秋时代,在“山且丁爵”中的“山”字(金文),中峰已高耸起来,并且已渐趋瘦化了。秦篆(即小篆)则在这一形体基础上进一步使之线条化。于是,以后便相沿发展为隶书和楷书中的“山”字。“山”的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因为山是高耸的而引申出“大”等含义。

二、英文翻译:

mountain; gable;anything that rembles a mountain; surname Shan;hill;bundled straw in which silkworms spin cocoon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汉字)


山的笔画顺序呢

山的笔顺:丨_丨名称:竖竖折/竖弯竖
基础释义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同本义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的笔顺笔顺

“山”字共有3画,笔画顺序为:竖、竖折/竖弯、竖。

常用释义

1.名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大耸立的部分。

例词:山峰、高山、火山、青山

2.名像山的东西。

例词:山墙、冰山

3.名蚕蔟,供蚕吐丝结茧的设备。

例词:蚕山、

4.名姓。

详细释义

1.名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名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名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刃树剑山。

5.名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名特指“五岳”


山的笔画笔顺

山的笔顺:丨_丨名称:竖竖折/竖弯竖
基础释义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同本义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的笔顺是怎样的?

山的笔顺:丨_丨名称:竖竖折/竖弯竖
基础释义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同本义山,土有石而高。——《说文》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7105681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的笔画顺序(山的笔画顺序正确写法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的笔画顺序(山的笔画顺序正确写法图).pdf

标签:笔画   顺序   写法   正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