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的笔顺(皮的笔顺组词)

更新时间:2023-03-01 19:17:39 阅读: 评论:0

皮的笔顺

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荞麦~。碰掉了一块~。
2.皮子~箱。~鞋。~袄。
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新书最好包上~儿。
4.(~儿)表面地~。水~儿。
5.(~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豆腐~儿。
6.有韧性的~糖。
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了,吃起来不香了。

皮的笔顺怎么写

皮的笔顺是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一、皮字基本解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肤。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

4.表面:地~。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

二、皮的笔顺图是:

扩展资料:

皮的相关组词:

一、皮尺[pí答chǐ]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二、皮带[pí dài]

用皮革制成的带子,特指用皮革制成的腰带。

三、皮囊[pí náng]

皮制的口袋,常比喻人的躯体(含贬义):臭皮囊。空有皮囊。

四、顽版皮[wán pí]

(儿童、少年等)爱玩爱权闹,不听劝导:这孩子顽皮极了,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五、陈皮[chén pí]

晒的橘子皮或橙子皮。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


皮字笔顺

皮字笔顺为:横撇、横钩、竖撇、竖、横撇、捺。

1、皮,拼音为pí,汉字,总笔画5画,意为动物或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广义指表面;也可用于中国姓氏。

2、基本解释: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表面,地~;薄片状的东西,豆腐~;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不老实,淘气,顽~;指橡胶,胶~。~球;姓。

3、《康熙字典》:《午集中》《皮字部》 ,皮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4、皮的成语:鹿皮苍璧;讪皮讪脸;瓜皮搭李;树嘴是两张皮;人心隔肚皮;头皮发麻;眼皮子浅;体无完皮;妍皮不裹痴骨;嘴尖皮厚腹中空;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5、皮的词语:瓜皮、皮尺、皮包、皮带、皮毛、虾皮、面皮、牛皮、橡皮、桂皮、皮囊、赖皮、皮袄、顽皮、剥皮、皮匠、俏皮、陈皮、翻皮、封皮、表皮、皮簧、皮肉、皮傅、粉皮、皮重、皮货等。


皮的正确笔顺解析

皮的笔顺解析为:横撇、撇、竖、横撇、捺。

皮的意思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毛。~肤。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裘~。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封~。

4、表面:地~。

5、薄片状的东西 :豆腐~。

皮的组词:皮球、皮衣、皮带、皮鞋、皮毛、皮肤、皮箱、皮筏、皮帽、皮厚、皮包、皮薄、皮筋、皮影、皮蛋、皮重人皮、猪皮、羊皮、狗皮、牛皮、兔皮、肚皮、画皮、包皮、剥皮、貂皮、虎皮、蛇皮、厚皮、薄皮。

皮的造句:

1、张苍白、圆胖、浮肿的脸像一个剥光了皮的冬瓜,插了几个窟窿。

2、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调皮的孩子和你捉着迷藏。

3、昨天我和爸爸去收集了四种水果的秋叶它们都是椭圆形。石榴的秋叶是又绿又黄黄皮的秋叶是黄多绿少龙眼的秋叶是橙多黄少还有一点绿色荔枝的秋叶只有一种颜色都是褐色。我不知道其它的秋叶是什么颜色以后有机会多观察一下增长见识。

4、云朵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样,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

5、他死皮赖脸地缠着人家,人家烦透了他。


皮的笔顺是

笔顺: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字义:

皮pí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7、不老实,淘气:顽皮。

8、指橡胶:胶皮。皮球。

9、姓。

相关组词:

皮尺[pí chǐ]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面皮[miàn pí]

脸皮。

皮带[pí dài]

皮革制成的带子。今泛指各种质料制成的带子。腰带。皮革制或其他质料制皆可。

牛皮[niú pí]

(名)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比喻坚韧或柔韧:~纸|~糖。③虚夸的话:吹~|~大王。

剥皮[bāo pí]

剥去某物的外面的一层东西。

橡皮[xiàng pí]

用橡胶制成的文具,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的痕迹。

顽皮[wán pí]

(形)孩子淘气,不听劝导。[反]老实|规矩。

皮囊[pí náng]

(名)皮袋,比喻人的身体(贬义):臭~。

赖皮[lài pí]

(名)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的作风和行为:耍~。(动)耍赖皮:走开,别在这儿死~!

死皮赖脸[sǐ pí lài liǎn]

形容人厚着脸皮,纠缠不休。


皮字的笔顺

皮的笔顺: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皮,象形字。西周金文从又(手)剥取兽皮,“图2上半部分”像兽头及躯干,“图2中间部分”像剥取之皮,所谓“合体象形”。时手可左可右,至春秋固定于右,籀文皮字上体作“图3上半部分”,则头、躯、皮已不可辨识。

战国时,又或作寸,但没取得主流地位(又与寸是形义皆近偏旁的更替)。

《说文》规范作“图15”,从又为省声,是所谓的理据重构。隶变后楷书作皮,笔意与笔势变化结合,成为记号字。《说文》本义是剥取的兽皮。

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田律》:“食其肉而入皮。”通“彼”,代词。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公射取皮在穴。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或鼓或皮。”用作地名。云梦秦简《编年纪》:“(昭王)二年,攻皮氏。”用作姓氏。战国韩戈“皮氏”。人名。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剥、裂也。谓使革与肉分裂也。云革者、析言则去毛曰革。统言则不别也。云者者、谓其人也。取兽革者谓之皮。皮、柀。柀、析也。见木部。因之所取谓之皮矣。引伸凡物之表皆曰皮。凡去物之表亦皆曰皮。战国策言皮面抉眼王?僮约言落桑皮椶、释名言皮瓠以为蓄皆是。

从又。

又手也。所以剥取也。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6945981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皮的笔顺(皮的笔顺组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皮的笔顺(皮的笔顺组词).pdf

标签:笔顺   组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