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cat是啥意思
log cat
日志猫
log
[英][lɒg][美][lɔ:g]
n.日志; 记录; 原木;
v.伐木; 把…载入正式记录; 行驶
例句
1 The records must be successfully written to the queue manager log for the application to correctly commit its updates.
这些记录必须成功写入到队列管理器日志,以便应用程序能够正确地提交其更新。
2 Imagine the hours urs may log uploading photos and labeling events from the lost decades B.F. ( before Facebook).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用户要补上个人在Facebook诞生之前数十年间的生活片段,他们将要花多少时间上传照片,整理活动记录。
3 The original log cabin where Lincoln was born
林肯诞生的原来那座原木小屋
logcat是什么
logcat是Android中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用于得到程序的log信息。
logcat使用方法如下所示[1]:
[adb] logcat [<option>] ... [<filter-spec>] ...
[options]命令包括如下选项:
-s 设置过滤器,例如指定 '*:s'
-f <filename> 输出到文件,默认情况是标准输出。
-r [<kbytes>] Rotate log every kbytes. (16 if unspecified). Requires -f
-n <count> Sets max number of rotated logs to <count>, default 4
-v <format> 设置log的打印格式, <format> 是下面的一种:
brief process tag thread raw time threadtime long
-c 清除所有log并退出
-d 得到所有log并退出 (不阻塞)
-g 得到环形缓冲区的大小并退出
-b <buffer> 请求不同的环形缓冲区 ('main', 'system', 'radio', 'events',默认为"-b main -b system")
-B 输出log到二进制中。
过滤器的格式是一个这样的串:
<tag>[:priority]
其中 <tag> 表示log的component, tag (或者使用 * 表示所有) , priority 从低到高如下所示:
V Verbo
D Debug
I Info
W Warn
E Error
F Fatal
S Silent
华为手机logcat怎么打开
华为手机默认是关闭logcat信息的,这在开发调试时当然很不方便,打开log信息的方法如下:
进入拨号界面输入:*#*#2846579#*#*;
依次选择ProjectMenu---后台设置----LOG设置---LOG开关 点击打开, 然后在LOG级别选VERBOSE;
重新启动手机即可。
手机logcat怎么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安装SDK(参考android sdk环境安装)
2,使用数据线链接手机,在手机助手的sdcard中建立一个1.log的文件
3,程序运行cmd
4,输入抓取命令:logcat -s '*:E' > /mmt/sdcard/1.log
5,使用手机崩溃一次
6,查看日志抓取文件,分不清楚是那个时间段所造成的后果
7,加入命令:-v time 就会显示出时间
8,输入命令logcat -v time -s '*:E' > /mmt/sdcard/1.log
9,查看结果
在Android开发中,Logcat是什么?
最后介绍一下Android的Log工具LogCat。
首先在Eclip中选择Windows > Show View > Other... > Android > LogCat,确定后会出现LogCat显示框,用户添加的Log将会在这里显示。使用时直接在代码中插入“Log.i("info","this is a log");”,那么在执行到该语句时,LogCat显示框中将出现“this is a log”。
在Eclip中安装ADT和android sdk包之后,运行以开发的android程序时,在LogCat窗口中会显示出一系列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每一个程序通过Dalvik虚拟机所传出的实时信息,可以方便我们对程序的了解。
在log窗口中,每条信息都包含五个部分,Time,标题空白,pid,tag和Message。
1、Time
表示执行的时间,这个信息对于学习生命周期,分析程序运行的先后顺序特别有用。
2、标题空白的列
表示的是信息的种类,分为V,D,I,W,E五种。
V:verbo,显示全部信息
D:Debug,显示调试信息
I:Info,显示一般信息
W:Warming,显示警告信息
E:Error,显示错误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LogCat上面的用圆圈括起来的V,D,I,W,E来改变显示的范围。比如选择了W,那就只有警告信息和错误信息可以显示出来了。
3、pid
表示程序运行时的进程号
4、tag
标签,通常表示系统中的一些进程名,比如我们运行helloworld程序的话,就会看到activitymanager在运行。
5、Message
表示进程运行时的一些具体信息,比如我们运行helloworld程序的话,就会看到starting activity...helloWorld的字样
可以输出LogCat的信息到文本文件中,以方便分析。在下拉框中选择输出选择的信息就可以了。
下面是输出到文件中的启动helloWorld程序时的一条信息的例子,分别用5个下划线标出了上面介绍的内容:
05-20 15:46:10.129: INFO/ActivityManager(60): Starting activity: Intent { act=android.intent.action.MAIN cat=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flg=0x10200000 cmp=com.example.android.helloworld/.HelloWorld }
6、Filter的使用
可以在Filter中输入筛选信息,使LogCat中只现实我们需要分析的信息。比如我们只想看和HelloWorld相关的信息,就可以在
Filter中输入HelloWorld,这样只有Message 中包含HelloWorld的内容才会显示出来。
7、LogCat中信息不能显示
上面说了这么多关于logCat的使用,可能LogCat中根本就什么信息都没有显示!没关系,只要在Eclip中选择window-
>show view->other->android->devices就可以 了。
8、在LogCat中输出程序的运行信息
a、在程序中导入相应的包:import android.util.Log;
b、在需要输出信息的函数中增加相关的调试代码:Log.i("hi world","oncreate");
方法i是Log类的静态方法,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看着各类的定义可以看到,它提供了多种输出方法,分别对应我们上面提到的V,D,I,W,E。用哪个方法就决定了输出的类型,这里用i,表示输出的是information。
这个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就是要显示在Tag那一栏的内容,把这条语句加到OnCreate方法中,执行时LogCat中就会显示如下的信息: 05-22 21:58:22.894 I 3910 hi world onCreate
9、创建新的Filter
有时候只想看我们程序中用Log类的相关方法输出的各种信息,这时就可以考虑新建一个过滤器。点击LogCat的右上角的“+”号,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过滤器。比如我们在by Log Tag的选项中填入上面程序输出的"hi world"这个tag。这样再运行时在我们新创建的Filter中就只显示hi world这个tag标记出来的信息了。
Android开发中的logcat工具使用详解--------
logcat是Android中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用于得到程序的log信息。
logcat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logcat [options] [filterspecs]
logcat的选项包括:
-s 设置过滤器,例如指定 '*:s'
-f <filename> 输出到文件,默认情况是标准输出。
-r [<kbytes>] Rotate log every kbytes. (16 if unspecified). Requires -f
-n <count> Sets max number of rotated logs to <count>, default 4
-v <format> 设置log的打印格式, <format> 是下面的一种:
brief process tag thread raw time threadtime long
-c 清除所有log并退出
-d 得到所有log并退出 (不阻塞)
-g 得到环形缓冲区的大小并退出
-b <buffer> 请求不同的环形缓冲区 ('main' (默认), 'radio', 'events')
-B 输出log到二进制中。
过滤器的格式是一个这样的串:
<tag>[:priority]
其中 <tag> 表示log的component, tag (或者使用 * 表示所有) , priority 如下所示:
V Verbo
D Debug
I Info
W Warn
E Error
F Fatal
S Silent
事实上logcat的功能 是由Android的类android.util.Log决定的,在程序中log的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Log.v() -------------------- VERBOSE
Log.d() -------------------- DEBUG
Log.i() -------------------- INFO
Log.w() -------------------- WARN
Log.e() -------------------- ERROR
以上log的级别依次升高,DEBUG信息应当只存在于开发中,INFO, WARN,ERROR这三种log将出现在发布版本中。
对于JAVA类,可以声明一个字符串常量TAG,Logcat可以根据他来区分不同的log,例如在计算器(Calculator)的类中,定义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extends Activity {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G_TAG = "Calculator";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DEBUG = fal;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LOG_ENABLED = DEBUG ? Config.LOGD : Config.LOGV;
/* ...... */
由此,所有在Calculator中使用的log,均以"Calculator"为开头。
例如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 logcat &
< 得到一个log片段 >
W/KeyCharacterMap( 130): No keyboard for id 0
W/KeyCharacterMap( 130): Using default keymap: /system/usr/keychars/qwerty.kcm.bin
I/ActivityManager( 52): Displayed activity com.android.contacts/.DialtactsContactsEntryActivity: 983 ms
I/ARMAs mbler( 52): generated scanline__00000077:03545404_00000A04_00000000 [ 29 ipp] (51 ins) at [0x25c978:0x25ca44] in 1764174 ns
I/ARMAsmbler( 52): generated scanline__00000077:03515104_00000001_00000000 [ 46 ipp] (65 ins) at [0x25d1c8:0x25d2cc] in 776789 ns
D / dalvikvm ( 130 ): GC freed 834 objects / 81760 bytes in 63ms
D/dalvikvm( 52): GC freed 10588 objects / 425776 bytes in 94ms
其中W/I/D 表示log的级别,“dalvikvm ”“ARMAsmbler ”等是不同组件(component)的名称,后面括号里面的数字 表示了发出log的进程号。
使用技巧:
1.使用logcat &在后台运行
2.使用-d得到所有log
3.使用-f或者重定向(>和>>)输出到文件
4.使用-s设置过滤器,得到想要的log。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程序中加入恰当的log.
许多初次接触Android开发的朋友会遇到调试的问题,如何能够根据错误提示迅速的找到“出事地点呢”?在Eclip+ADT的开发环境中没有好的直接跟踪对象内容的方法,通过使用android.util.Log类可以帮助你自己查找错误和打印系统日志消息。它是一个进行日志输出的API,我们在Android 程序中可以随时为某一个对象插入一个Log,然后在DDMS中观察Logcat的输出是否正常。
android.util.Log常用的方法有以下5个:Log.v() Log.d() Log.i() Log.w() 以及 Log.e() 。根据首字母对应VERBOSE,DEBUG,INFO, WARN,ERROR。当我们在DDMS进行调试时他们的区别并不大,只是显示的颜色不同,但通过Logcat的过滤器我们可以过滤显示某类的,一般对于执行错误的断点,下在Log.e比较合适。但是Android开发网根据规范建议VERBOSE,DEBUG信息应当只存在于开发中,最终版本只可以包含 INFO, WARN,ERROR这三种日志信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最好为每一个类声明一个字符串常量TAG,这样在Logcat中我们可以容易区分不同的类的日志。例如: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MyActivity";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Log随心所欲的观察Android代码中的每个细节:Log.e(TAG, "android123.com.cn"); 但是要记住这个Log类的参数都是String类型的。
Android 日志系统分析(三):logcat
logcat 作为读取日志的工具,相当于client 的角色;在前两篇文章中,关于 logcat 如何与其他部分沟通获取日志信息的流程已经介绍的比较清晰,本文不在赘述,转而归纳一下 logcat 的一些常用指令,并对其中一些做详细分析
Android 日志系统为日志消息保留了多个环形缓冲区,但并非多有的日志消息都会发送到默认的环形缓冲区。这里可以采用 logcat -b 命令查看设备的其他缓冲区:
如果需要查看内核空间日志信息,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查看:
1、读取 /proc/kmsg ,命令如下
读取/proc/kmsg属于消费型读取,读取之后再次读取不会显示已经读取过的日志信息
2、读取 /dev/kmsg ,命令如下
读取/dev/kmsg会显示缓存区里面的所有日志信息。新写入的日志信息会不断累加到日志缓冲器中
3、使用 dmesg 命令读取
dmesg命令读取一次只显示一部分日志,非阻塞执行
使用 -v 命令来修改 log 的输出格式,以显示特定的元数据字段:
优先级:
logcat -f 命令可以将日志消息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这里我们需要确定的一件事是 logcat 作为客户端的角色,会将通过 liblog 获得的日志信息进行格式解析、格式化处理,而 liblog 库本身并不存在保存、解析的功能。这里来对 -f 指令做一下解析:
在 _logcat() 函数中解析 -f 指令,设置日志输出文件。例如 logcat -f sdcard/log.txt ,则 context->outputFileName 赋值为 sdcard/log.txt ;
以 printBinary() 函数为例:
logcat.cpp # printBinary() :
[ 1 ] Android物语:logcat
[ 2 ] android调试——logcat详解
[ 3 ] 玩转Android10源码开发定制(12)内核篇之logcat输出内核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