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教程
一、山水画基本步骤中国山水画在前人经过长期的总结、观察、概括、舍取、归纳下,大致 可分勾勒、皴擦、点苔、设色这几个过程。
1.勾勒勾勒的起笔可以用侧锋,也可以用中锋,用笔应当有虚实和轻重变化,一般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匀,聚散有致。画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
2.皴法皴原是指肌肤受冻后破裂的裂纹,表现在山水画中就是指山石、峰峦的体积感和质感及种种脉络纹理的方法。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张画中只画一种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对象表现到最贴切为止,有时一张画中可有多种皴法混合运用。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等。
3.擦染一般画山水画时,有时皴和擦时同时进行的,这主要是作者用笔时正好将皴法画好,笔头稍干的同时将擦这一步骤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胧感,以达到使画面更加切合实际的表现对象。染是山水画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画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时使山石的质感更加丰富。
初学山水画入门教程
1.先用重墨画近景。近景面积不宜太大,但这是整幅画中墨色最重的部分。起笔用卧锋平
擦,根据“腹稿”中山石的结构,用笔要有重与轻、疾与徐、提与按、宽与窄、横与竖的变
化,为表现山石的肌理变化,需要横擦、竖擦、斜擦等多种变化。这是画山石的基本功。
在“平擦”完第一笔之后,即可形成山石的一个“面”,用侧锋笔尖轻轻一扫,即可形成这块
石头的“轮廓线”,也就是结构线,不必刻意地去用中锋勾勒。这样会显得非常真实,不做
作。
2.中景是整幅画的重点表现内容。墨色要比近景稍微淡一些。下图就是平“擦”出一笔之后,
正在用侧锋尖“扫”出结构线。由于不是用中锋勾勒,所以形成的结构线显得特别微妙、逼
真,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属妙手偶得,似自然天成。
国画山水教程
国画山水教程:初学者可以先临摹前人的作品,从学习传统入手。
以古人为师傅,是可行的路径,临摹可以学到山水话的章法,笔墨技法体会到古人作画的心态,在学习名家笔法,墨法上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强调要临摹好的范本,一面走弯路,如果一开始学习了风格庸俗,技法不高,或坏习气很多的范本,养成了习惯想要再改掉就很不容易了。
学习是还要注意每家都有所长短,要有取舍的去学习,才能提高技艺。更要仔细的观察山水,古人强调的意境不是主观臆造的,是以自然山水之美为依据的,是游历山河后对山水的感想于画笔上上展现出来,如果没有对自然事物的细心观察,是画不好山水画的。
构图和层次:
如果不是先在临摹上下些功夫,初次写生可能有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有拥有了轮廓勾画、姿态摆布和粗细用笔的基础,写生才会比较容易。当你在真山真水的地方被他的秀丽壮阔,意境深远所折服想要把它画出来时,就可以叫创作了。
画山水时表示景物的远近,除了近大远小之外,还有用笔用墨的不同。如近景:用墨、用笔、笔法;中景:浓重、繁复、劲健;远景:清淡、简略、松散。可以根据山水画近景、中景、远景这三个层次对感悟。
初学者山水画步骤
事实上现在很多爱好艺术的人都喜欢画一些山水画,而对于大部分的初学者来说,还要画好这些山水画,那就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步骤来完成。
首先第1步,我们肯定是要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先做一个构思,自己必须要清楚自己所画的这幅山水画大致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想清楚了以后,我们就可以调墨开始画,开始的时候我们自然是先把山水以及一些自然景色的结构给勾勒出来。勾勒山水画结构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技巧的,你比如说在勾勒山的脉络时,一定要比较的清晰,要给人一种层次感才行,另外就是在勾勒结构的时候也一定要简洁一些。
第1步完成之后,接下来第2步我们就是对山进行皴染,在做第2步的时候,我们自己一定要灵活一些,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山的实际情况来勾勒出一些花草。使用这些花草点缀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密而不乱,疏而不散。
接下来第3步就是对整个山体进行皴染,此时我们的墨色一定要有淡有浓,比如说在勾勒的时候,如果是山体的一些基本脉络,那我们可以使用稍微淡一些的墨色,其他的地方则是可以视情况使用一些浓一些的墨色,这样才会主次分明,并且非常有层次感。
最后一步就是用淡赭石染山,用花青和石绿染木,最后这一步其实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如果做的比较好,那整幅画会特别的有空间感。
山水画怎么画 山水画教程
首先在左边画出一处河岸峭壁,两边画上小草、树木,在中间画出有落差的水流瀑布,水流上游再画上山石草丛以及连绵的山峰。接着给石头、地面涂上颜色,水流涂成蓝色,树木等涂成绿色,再给山峰涂上颜色,好看的山水风景就画好啦!
五分钟,教你画青绿山水画教程
除了水墨山水外,浅绛山水、青绿山水为喜闻乐见。浅绛山水是以水墨为主,辅以花青、赭石冷暖两种色,属于淡彩山水。青绿山水则是使用石青、石绿、朱砂、白粉等重彩,手法大多工整细丽。青绿山水历代均有高手珍品传世,也曾因水墨至上而被视为“匠气”、“艳俗”,然而不可否认,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一样,是中国画独特艺术语言的展现,是中国式的艺术表达。
仇英《桃源仙境图》为大青绿,描绘一派奇伟绚丽的神仙境界。这张画色彩丰富,技巧多样繁复,临摹它会较全面的体会古代青绿山水的技巧程式,也因为这张画的高难度,能锻炼学习者把握画面整体协调性能力,是一张即好又难的临本。
范画步骤图选取的是画面最上端的部分。
一、落墨。
中国画,曾有位老画家说:“中国画家每一笔都要负责任的。”这种“负责任”要从第一笔落墨直到画面最后完成,甚至装裱展出。因为它不可随意涂改,一笔一墨均是审美。中国画可以用铅笔起形,但一旦动用毛笔,就不可像铅笔般随意。毛笔落墨不仅是勾物勒形,也要传达所画对象的形态、质感、体积感、空间感,要考虑到墨色浓淡干湿对最后染色的影响,同时要表现出笔墨本身的韵律节奏美感。所以青绿山水的落墨和工笔人物的勾线一样是画面的骨架,不可修复的画面的根基所在。有些学画者以为青绿最重要的是后面染色,其实青绿山水每一步皆要重视。当然勾线要平时多积累、多体会才能熟练准确的用笔表达。
1、体会临本,做细节分析,对整个作品以至局部的风格要有整体把握。
2、狼毫笔勾线,从山石勾起。主要结构及轮廓线稍粗重,注意笔的抑扬顿挫,也不要太湿。
3、线边缘稍作皴擦,不可过多,否则影响最后染色。
4、勾松树,树枝干笔要和山石有所区分,要更流畅些。要仔细分析松针的组织,不能乱。每一张古画处理松针的方法都不相同。
5、勾云,此画云气流畅中蕴含生涩,非常有韵律。如有亭台楼阁要注意线条结构的准确性。
二、裱板、刷底色,为了使色调统一,要先刷1、2遍仿古底色。
三、打底色。打底色是传统的程序,用水色铺底,这样之后的重彩石色才能匀净,并显得丰富。否则重彩会花、火。
1、先从最重的墨色上起,一般是松针,用墨调花青先染1、2遍。
2、常规画法暖的山石(绿色)用赭石打底色,冷的山石(青色)用花青打底。我的画法是用赭石整个打底,青色山石再上花青,这样颜色更加沉稳,一般均上2遍。
3、山石暗部用花青调墨稍加渲染。
4、更重的山石墨与花青多上2遍,分出层次结构。
5、绿色山石先用草绿罩一遍。
四、上重彩
1、绿色山石染三绿,流出边上的赭石色。
2、上石青。这张画我用头青调肽青蓝。石青较难染匀,上几遍可用清水洗一次。
3、渲染阶段。之前的石青石绿属于平涂,没有层次和厚重感,渲染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用石青或石绿在山的亮部继续染,暗部石色保持薄的状态。后面的山石设色较丰富,也比较灰,用石青石绿分染不同部分,有的部分两色调和使用。这样,前景的山石青绿色较厚较纯,后景的颜色较薄较灰,形成色彩空间。
五、深入整理。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之前上的石色会显得生、艳,这一步要调整色彩关系。
1、用赭石调花青成一种灰色,渲染远景较灰的山石,直至更稳重。
2、用上面颜色渲染前景山石的暗部,分出层次。颜色较深的暗部山石用花青赭石再调墨将其画暗。
3、前景蓝色山头最亮部用三青调三绿提亮。
4、染云的白粉,分染。
5、复勾,醒线。用淡墨调胭脂复勾青色山头,淡墨调花青复勾绿色山头。这用的是色彩的互补关系。绿色暖用偏冷的颜色醒线,青色山用偏红的颜色醒线,会更鲜明丰富。适当用带颜色的干笔皴擦,使山石更具有质感,切勿过多,用笔要讲究,不能涂抹。
6、点墨。代表山上树木的葱茏。后面山石的点较多较密,分多次点成。要注意点的方向要统一,不能无章法无规律,这要深入研究临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