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员这个职业是做什么工作的?
校对员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出版社、报社、期刊等新闻出版相关单位多有校对员编制。
校对员的工作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一、查出校样与原稿在内容和格式批注方面的不相符合之处,予以订正(即校异同,对照原稿仔细查看校样,是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发现原稿上存在的错讹或格式批注疏漏,提请编辑解决(即校是非,凭借自己的学识并善于作综合判断才能做到,是校对工作的较高要求)。
扩展资料:
校对地位作用:
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古代校雠学将“校勘”的目的界定为:改正书面材料上的错误。多出善本,不出错 本,是中国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校对工作,是出善本、不出错本的基本条件,这是既对作者负责,又对读者负责,功在当代、利及后人的事。
图书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传承。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保真”,即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失真的、残缺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积累价值的。图书是通过文字符号传递和贮存信息的,信息的“保真”,有赖于字、词乃至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是一字或一点之差。
图书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在于以作者的原创作品为对象,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贯穿于图书编校工作的全过程。在校对过程,再创造的表现有二:
其一,消灭书稿在录排过程中出现的错漏,保证作者劳动成果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
其二,发现书稿本身可能存在的错漏,弥补作者创作和编辑加工的疏漏。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校对是简单劳动”的观点是错误的。校对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
校对员的基本职责
1、校对员应在确保校样与原稿一致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原稿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内容方面的差错,以及在语言文字表述、图表公式排列、体例格式统一、字体字级批注、数字、符号、标点等方面的差错,及时负责地提请编辑部门解决。
2、校对员应该在校样上使用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14706-1993)所规定的规范校对符号,以准确传递信息,方便编辑人员核正和改样人员改正。
3、发现原稿中存在的各种差错或不妥之处,用铅笔在校样空白处提出疑问或填写“原稿疑问单”,提请编辑部门解决。
4、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5、清除错别字,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扩展资料
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序包括: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等各环节。
1、一校(作者、责任编辑各校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校后通读一遍。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责任编辑、执行编辑各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可以使用黑马校对软件的严格校对模式替代人工二校。
3、三校(执行编辑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对三校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6、责任编辑甩开原稿和三校样,对清样进行阅读,寻找差错。在读样后,进行总体扫描,检查有无错字、漏字、表格与插图是否合乎规范,字体、字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员
怎样正确认识报纸的校对工作
校对工作是报纸印刷出版中的重要环节,在工作过程中既复杂也单调。
1、复杂在于校对人员需具备的知识范围要广泛,单调在于工作单一、重复。校对就是要将各种错漏消灭在印刷之前,从而保证报纸的质量。本质上,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
2、校对工作重点就是“只改错,不加工”,只做显微镜,不做调色板,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文字上,使差错无所遁形。打铁需要自身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好校对这样一项细致的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报纸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
1、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在出版生产逐渐形成规模时编辑与校对也随之走向了分工。校对工作从编辑工作中分离了出来,但校对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属性并未改变,它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2、在记者传稿、编辑编稿、组版、责编看版、校对看版、清样、付印每一道程序中,传统的校对工作制度,一般版面都必须经过“三校一通读”(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印。校对时的阅读以一个个的字、词、标点符号为阅读单位,力求发现其中细微的错误。
3、在这种字字落实的过程中,往往进入一种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专注状态,如果在任何一道程序中出现疑问,都要与每一道程序中所涉及到的人员核实,力求在校对过程中不出现错误。这也是对校对的基本要求。
校对工作的程序
校对工作的概述
校对人员应在确保校样与原稿一致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原稿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内容方面的差错,以及在语言文字表述、图表公式排列、体例格式统一、字体字级批注等方面的差错,及时负责地提请编辑部门解决。校对人员应该在校样上使用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14706-1993)所规定的规范校对符号,以准确传递信息,方便编辑人员核正和改样人员改正。 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现代学者陈垣认为是“机械法”,“长处在不参己见”,“其短处在不负责任”。
现代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或标准)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
工作时对照原稿仔细查看校样,查出校样与原稿在内容和格式批注方面的不相符合之处,予以订正,是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
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包括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 段玉裁说:“定本子之是非”。
现代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请编辑部门解决。又称作“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目的在于弥补作者的疏漏和编辑加工的不足,提高书刊质量。
工作时发现原稿上存在的错讹或格式批注疏漏,提请编辑解决,是校对工作的较高要求。
工作内容包括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清除错别字、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等。
此外,还需要对版式进行校对:
1.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2.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3.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
公文校对是什么工作?
一、什么是公文校对
公文校对是指在公文印制的过程中,把定稿与打印的底版或是清样进行对照,以此杜绝差错,保证公文质量的一项工作。
二、公文校对的要求
1、纠正公文印制中的错漏:统一格式以及字号;统一版式;进一步发现和校对定稿中的疏漏。
2、保证公文内容完整:要忠于定稿,不擅自进行修改。
3、对于校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分类别处理:
定稿中明显属于笔误或者是文字技术方面的问题,校对人员可以自行更正;
对于纠正过程中没有把握的问题,不以主观判断决定,需请示领导或是与拟稿部门联系后妥善处理;
对于公文内容方面的问题,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应联系办公部门或是拟稿部门解决;
一般公文需要进行两三次校对,对于重要公文,需要适当增加校对次数;
改样应该按照国家标准(GB/T14706-9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来操作。
三、公文校对的方法
1、读校法。就是说一个人来读原稿,一个人来核对样稿,然后互换校对一次,读稿的人要将每字每句都读清楚,同音多音或是其他重要内容都应该读出来,看样稿的人也应该每字每句都辨别清楚。
2、对校法。即一个人既看原稿又看样稿,一般把原稿放在左前方,把样稿放在右前方,先看原稿,后看样稿,逐字逐句校对。
3、折校法。把原稿放在桌面上,然后将样稿轻折,将手压在原稿上,逐字逐行对齐校对。
4、看校法。这是校对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整个校对工作起最后把关的作用,在一次校对、二次校对无误的情况下,脱离原稿默读一遍,如无问题,即可在校样上签字付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6787183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校对工作(校对工作的一般流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校对工作(校对工作的一般流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