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门(小熊电炖锅)

更新时间:2023-03-01 18:17:41 阅读: 评论:0

当得知梅子涵和田宇老师合作完成的这本绘本《敲门小熊》出版时,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本书。

于是等待被期待拉长,见到这本书,随之而来的是不负所望的喜欢——亲切的小熊,出人意料的结局,这出乎意料撕裂的无限空间,引发对冲的看见——孩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

一、故事的跳跃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

“嗯,我也喜欢选择小熊当故事主角。小熊憨态可掬,像极了探索世界的孩子。”

可是没想到,看着看着故事突然跳脱出来,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书中书。——小熊和跟在他身后敲门的那些朋友们突然成了书里的人物。——恰好和前边的小熊还是小老虎等的人物选择设定的那个伏笔合在了一起。

而最后书中人物居然开始听书外人物对话,最后小熊也参与进来,还和作者一起对话。

而对话这部分也最能叩击人心:

一个水平很高的评论家立即发表感想说:“当你看见一个令人吃惊的漂亮‘房子’、漂亮东西的时候,你的确应当上前敲一敲……”

另一位水平更高的评论家说:

“‘漂亮房子’是指学问……”

小熊看着他俩:

“你们说的是什么啊?我一点不明白。”

二、孩子探索的奥秘

孩子会对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所以正如这头小熊,他敲门,背后的动机是没有动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干什么,只是想敲一敲。”

蒙氏教育强调儿童有内在发展的精神胚胎,孩子的成长是有精神的内驱力,在这种驱动下,他/她带着好奇敲开一个个未知的门,可是具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内在变化呢?

谁又能说得出到底会发生什么样具体的变化呢?

以成人的眼光非要为这种探索赋予一种意义,那总会让人感觉有些牵强附会,而成人的这种意义的总结,对孩子而言又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三、跟随是最好的研究

那么孩子的行为意义就不应该研究了吗?

与专家的总结定义相比,我更欣赏小熊后面一众人等的方式——跟随。

为什么呢?

当放下非要研究的目的性,和孩子一起去体验。

或许,我们做不到如孩子那么开放,即使跟随,作为成人的我们,可能已经无法再次体验到孩子感受的全部,但是,不妄下评判,放下那些条条框框,或许我们能够学着走进孩子的世界,会看到更多吧。

而跟随,也许是找到那扇门最好的方式。

至于专家说的,正如梅子涵老师说的:

“评论家的感想有时是应当想想的。”

我是8岁男孩和1岁女孩的妈妈,曾经的教书匠。在这里我会记录下我的育儿心得、亲子共读经验、和成长思考与各位分享。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留言,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文/晨光微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65861799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熊门(小熊电炖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熊门(小熊电炖锅).pdf

标签:小熊   炖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