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01 17:57:12 阅读: 评论:0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诗句道明了古今多少痴情种儿的万千情肠。其中的纷纷情愫,绵绵哀恨,凄凄惨惨戚戚,不知让多少男女为之潸然泪下。找到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多数的还都深陷其中,有谁能说自己的感情是没有留下遗憾的,又有谁敢说自己的情感没有产生过怨恨。这一切的缘由都在于感情的特殊性质,每个人对感情的认知是不同的,在茫茫人海找到完全契合自己的另一半如同天方夜谭,说到底还是在慢慢磨合中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可不就剩了绵绵不绝的恨了.....

但是这么有意境,脍炙人口的诗句,竟然是由两首诗拼接而来,千古名句"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句,却少有人知,这又是为何?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出处,这句诗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它的上一句则是更为人所传颂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这首诗里的"恨",恨的是相爱的两人却不能长相厮守,恨的是世俗要拆开相爱的两人。但是因为前一句时常被用来当做表达爱意的情话,所以后面这句意境极佳的诗句反倒是被人忽视了。

而"自古空情多余恨"的出处却在几百年后的清朝,是清朝文人史清溪所作的佚名诗,原为: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另外在清人魏子安的小说《花月痕》中有全诗,为: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小说讲的是两对风流才子与风尘女子之间不为世人所容许爱情,其中一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终成眷属,完成了两人之间灵魂的救赎。而另外一对则更加令人唏嘘,那位才子虽然名噪一时,却怀才不遇,潦倒一世,而他的红颜知己却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最后身死殉情,是古代封建时期难得的对受压迫女性不屈反抗的讴歌与赞颂。正如诗句中道明的一般"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越是绮丽便越容易苏醒,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害怕的矛盾,是看似低贱的青楼女子的高尚情操,风尘之地也并非自甘堕落之所。

当然这句诗不为人所知的原因也在于此,描写风月之地,讴歌所谓低贱的风尘女子,在当时是不被世俗所认同的,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对这些怀着抵触的情绪,认为这样的文章藏污纳垢,不登大雅之堂。而本身用精简的话语论述了深刻道理的诗句,因为与这样的文章相关联,也成为不了为人传诵的佳句。这既是古代落后封建制度的悲哀,也是文学创作者的悲哀。

但是这又不得不说一说文学的精髓所在了,"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之所以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与"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搭配却成了更加富有意境的诗句。这是因为诗讲究格律,讲究音韵,这导致只要平仄对应,绝大部分诗句进行对调也不会太有违和感。而诗句本身都有着其韵味所在,在进行重新拼接的过程中,则会有不少超脱于原句之上,别有一番滋味的佳句,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是个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也是为人熟知却本非原诗的句子:"多情总被无情恼,道是无情却有情"。这里本来是苏轼《蝶恋花》中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和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还十分巧妙的将"晴"改为了"情",让原本描绘一半烟雨一半晴空的奇特景象的诗句,变为了多情之人懊恼于无情之人的决绝,却不料无情之人亦是有情之士,其中内涵的韵味不得不说让人浮想联翩。

名门望族与大家闺秀,白衣书生与小家碧玉,才子佳人的故事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之事,同时也是文人偏爱的创作题材。绝妙的诗句古往今来数不胜数,而意境相当的诗句也不胜枚举,不同搭配产生的别样的韵味,也不乏少数,随着历史的年轮也慢慢地传承了下来,有超过了原句知名度的诗句自然也不在少数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6463282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古多情空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古多情空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是什么意思).pdf

标签:多情   空余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