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状元的九大家庭教育方式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
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
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那么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嘲,我们就旧能带孩子去体
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
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
是缺乏平安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导,说得更多的却是爸
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
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
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
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得
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
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在采访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
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型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
会有点自满。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
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
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
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
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
从型爱给她读故事。
阅读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正确方
式。阅读的许多好处不言而喻:
能增长见识,去粗全,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
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无拘无束地
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也会练就出
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
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
己的错题集。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
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的时候假设自己
都有一定的方案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问题是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
敌了。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作息不规律,经
常晚睡势必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以下嘲大概是中学中最常见的现象:
每天早上特别是第一、二节课上课时,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
同学们在台下呼呼大睡;
一到课间时间,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
餐;
还有一些同学屡屡因睡过头而迟到,不光影响教学进度,也影
响了自己的学习。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
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
之外,大局部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
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
——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局部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
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平安、降、快乐、幸福
感。。。。。。
看了这么多共同点,相信家长们已经有了一些反思和庆幸。
其实无论孩子是否为高考状元,我们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
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帮到我们实现这个目
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5:4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566054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丁雅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丁雅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