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善的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发展也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当大城市的学生已经坐在现代化的教室中学习时,有些大山里的孩子还在为没有文具而发愁。
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的是学生的教育问题,除了上课环境的差异,还有就是师资的对比悬殊,像深圳的一些学校,老师大多都是硕博毕业,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工资。
而大山里的学校,老师年龄很大,学历上没有优势,也许还是大专生,因为当年没有人愿意到大山里任教,所以这样的老师扎根山村,一教就是几十年。
随着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开始逐渐重视起乡村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很多的特岗教师来到山村,还有那些支教的老师也加入其中,在这些支教老师中,有一位比较火的,她就是“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
“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被指为了生意作秀,真的是“表面慈善”吗这位支教女老师火出圈是因为当时的一篇文章,那个时候龙晶睛28岁,这个长相甜美,和山村学生在一起玩耍的女孩,名字后面有很多标签:最美支教老师、支教10年、海归女硕士等。
大家觉得她人美心善,亲自去生活条件贫困的山村支教需要莫大的勇气,很多大学里也有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但是有些同学,刚开始就“打退堂鼓”。
大家觉得她能坚持10年真的太不容易,但是自从出名以后,大家也开始质疑,支教十年,说明从18岁就开始参与支教活动了,怎么可能?
龙晶睛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也被议论,每一张都是高清的,每个视频里她都画着精致的妆,和学生在一起时都笑得刚刚好,一看就是摆拍的,她还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股东。
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她是“表面慈善”,还被指为了生意作秀,之后她还因为违反了正常的募捐资格而被点名,这样的一番操作,更让人觉得她的支教另有目的。
对于山村孩子的教育,不是每年组织两次支教活动就能解决的,况且很多支教的人,水平良莠不齐,也让学生得不到稳定的学习。
学生还反感她的镜头,短期支教被质疑是“走过场”在大家的印象中,支教活动一般都是短期的,因为参与的一部分人是大学生,还有就是很少有城里人能真正留在山村里,一直带领学生学习,这样的人太伟大。
龙晶睛后来做的也是短期支教,有的山村老师透露,她们的组织来一次,只有十天八天是在教学生,而且还会带着摄影团队,学生还反感她的镜头,于是支教活动被看作是“走过场”。
如今龙晶睛带领的支教活动已停了一段时间了,她也不否认要打造自己的个人IP,她大学学的是公关专业,所以对于营销和解决问题有一套。
被问及是否还会坚持支教工作时,她的回答是“我现在不想被定义成一个支教老师,我觉得更多的是创业者”。这样的回答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
支教这件事,一开始的初心是非常正确的,只是后来慢慢发展,有些变了味,城里的人去了,带给乡村学生的不是新鲜的知识,反而是给学校添麻烦,还有为了宣传而让学生摆拍出境的,笔者觉得,这样的现象应该有人来整顿。
支教不再是单纯地做慈善,如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支教的老师水平有限,也许没有什么专业的资质,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模棱两可的,学生的求知欲,在部分人“跑偏”的引导中,逐渐被消磨了。
其次,支教或者是慈善机构捐赠的物品,很多都是学生用不上的,比如那些崭新的手风琴,乐器,支教老师在,学生能欣赏,老师走了,就被放在角落里落灰,还有的山村校长反映,捐赠物品中还有口红,时尚杂志,学生看完一头雾水。
然后,有些人根本适应不了支教的环境,当城里的“公主”“少爷”习惯了,对住宿环境百般挑剔,农村家庭攒了很久不舍得吃的饭菜,他们也不屑一顾,村长都直言“别再来了”。
笔者寄语:这些支教的乱象还存在,可能龙晶睛过去是真的很喜欢支教事业,也想为山村孩子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后来也变了味道。希望支教这件事,还是给学生们带去新知,并非是为了一己私利吧。
今日话题:你对于支教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5481978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龙晶(龙晶匕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龙晶(龙晶匕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