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新时间:2023-03-01 14:51:32 阅读: 评论:0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作者:杨银付(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9月16日,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的学生在学习机器人编程。鲍赣生摄/光明图片

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同时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九个坚持”重要论述中,第六个坚持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党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11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体验“小雪”主题传统手工剪纸。谭云俸摄/光明图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目的、标准与主体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坚持群众路线,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张鲜明地体现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的和方向。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的这番话,一口气谈到“两个期盼”“十个更”,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教育。这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这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提升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公平与质量的着力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努力让14亿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这集中体现在让人民群众“有学上”和“上好学”上,也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个基本点”上。

随着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目标的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我们看到自2015年以来连续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的关键词始终是“公平”和“质量”,这不是偶然的,而是“钉钉子”,紧盯主要矛盾,咬定青山不放松。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意义也在于此,反映了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鲜明指向和根本要求。

“十四五”时期的中国教育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由大到强,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新时代新阶段,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日益成为一个各有侧重但又有机统一的整体,公平是有质量的公平,质量是充分体现公平的质量。我们要在扩大教育机会、保证全纳教育的同时,持续以规则、制度促公平,推动以提标、提质促公平,进一步注重有质量的公平、高质量的公平,进一步注重内涵性教育公平、深层次教育公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学有良教、学有优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坚持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组织领导优先、规划优先、投入和资源配置优先,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生均经费标准,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办学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切实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完善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人人出彩的教育图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要发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要努力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撑个性化、创造性学习的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注重育人为本,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选择权,让学生在多样选择中培育创造性。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感受教育的滋养、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注重学思结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发展中培育创造性。主体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我学”只能成小才,“我要学”才能活力迸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成为常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注重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敏于实践中培育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实验课、实践课、活动课成为常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改革评价这一“指挥棒”,让其指向素质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服务质量和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教育的入口处,我们要努力做到“有教无类”;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的出口处,我们要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9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5349278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pdf

标签:主体   地位   学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