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草(地龙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1 14:28:19 阅读: 评论:0

割草,唤醒了多少人的辛酸?‖老家许昌

文‖武国珍

一场大雨过后,干涸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滋润,空气也变得湿润,凉爽。喝足了水的秋庄稼比如玉米,比如大豆,比如芝麻等开始你追我赶,撒着欢儿地生长。与此同时,那些叫出名叫不出名的杂草草“酒足饭饱”之后也开始疯长,比如扭子,抓地龙,比如大屁股草,比如格巴草等等,大有来势汹汹,谁与争锋之势。

野草若生长在荒野、河坡亦或地边沟倒也无妨,甚至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但若生长在庄稼地里就会与庄稼争夺养分,“糊”的庄稼长不起来。于是,庄稼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除草大战,或用锄头锄,或用铲子铲,或用手薅等等,似乎不将其消灭干净不善罢甘休,为此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好在庄稼人从来都不讲工时,所以也就不提什么费工了。

到了来年该长的草还是长,于是新一轮打仗又会开始重演,这样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好在如今发明了“灭草剂”,生了杂草只要打了灭草剂几乎就万事大吉了,但也还有一些“草坚强”,打了灭草剂仍然不死,虽说还得用人工灭它,但与之前相比确实省了不少的力气。

如今被乡下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杂草,在过去,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却被农村大多数人家当成很主贵的东西。它不但可以喂家畜,比如牛、羊或者猪,还可以将割回的杂草晒卖钱,以填补很困窘的家用。这也就是我写此文的初衷。

割草一般分为个人式和家庭式。所谓个人式就是家庭成员单独出去割草,一般是放学的孩子。家庭式就是大人们忙完了地里的活就腾出手来拉着架子车领着全家一起出动。

割草的季节自然是夏季,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杂草最茂盛的季节。那时候学生放学后也没那么多作业,也不存在看动画片或者玩手游,且那时候的孩子大都单纯,除了上学就是帮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好不容易捱到放学了,回家后放下书包,挎起篮子或拿根绳子,带上割草的铲子就出发了。起初,田野里杂草较多,不多会每个人割足了所能承担的份量。

割草的孩子出门后很自然地聚在了一起,割足了份量后就开始“业余”活动,或摔跤,或斗鸡,或骑马打仗玩这些较为原始的游戏。玩累了也饿了便偷偷钻进地里弄一些玉米棒子、红薯之类烧着吃,渴了就着河水牛饮一番。那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根本不存在污染一说,水质甘甜可口。

吃饱了,喝足了,三下五除二扒光衣服,一头扎进河里畅游一番,之后各自将割的草或装篮子或用绳子捆,带着收获后的满足说说笑笑回到家。当然,大人们是知道这些孩子又下河洗澡了,但看着孩子们身后背着的重量不轻的草和那满脸满身的汗也就不忍心说什么了。毕竟小孩子下河洗澡是件很危险的事,且有被河水淹死的惨例。

杂草最多也最普遍的有么这几种。

一种是毛草,也叫扭子。毛草的幼草很像谷子,所不同的是谷子长成后结出的谷穗沉甸甸的,打出的果实叫小米,而毛草长成后结出的穗轻飘飘的,那穗上长着许多细细的,泛着黄的茸茸的毛,软软的,柔柔的,看着很温暖,但它结出的果实不能食用。

一种是抓地龙。抓地龙草有无数的枝蔓从主根向四周延伸,每个枝蔓在生长过程中还会生出根茎,那根茎就像龙爪一样牢牢地扣在地上,并且深深地钻进土里。我想也许这就是它名字的来历吧。抓地龙的生命力很旺盛,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扰它的枝蔓会无限延伸。

一种是大屁股草。大屁股草的根茎异常发达,并且深深地扎进土里,一颗较大棵的大屁股草如果不用点力气是很难将它连根拔除的。这种草的穗分着叉向四周伸展并有长长的茎托举着,很像以前无线通话机的天线。

还有一种是格巴草。格巴草和抓地龙有些相似,只是茎叶要比抓地龙小一些。此外,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抓地龙的身影,而格巴草却不然,有的地方一棵也见不着,而有的地方却一片一片的,郁郁葱葱,茂茂盛盛。

以上这几种草一则多,二则份量大,像抓地龙草一个一棵就是一大把。当然,其它一些叫出名或叫不出名的只要遇上了也不会放过。毕竟都是草,只要是草割回去晒都能卖钱的。

割草说是割,其实多数拿的是铲子,所以也就习惯称为抢草。但也有拿镰刀的,但拿镰刀就只能说是割草了,因为在我们当地人的潜意识里镰刀就是用来割东西的,必须要区别开来。抢草时一般是右手持铲子顺着草根用力往前推,左手顺势将铲掉的草抓在手里,够一大把后就随手丢在一边,之后再统一集中。有时也用手薅草,但一般是在土质较松软的地方,若要遇上大屁股草是很难薅出来的,就只能用铲子了。

割草最佳的地方是河坡和一些荒片地,像庄稼地里一般早早地就被主人清理干净了,即便是有也不过寥寥几棵,不够耽误功夫的。但河坡和荒片地也不一定就有许多的草等着你去割,毕竟那时候割草的远不止你一两个。

刚才说过个人式割草,现在说说家庭式割草。所谓家庭式就是一家人除了不能行动的老人和尚在孩童时期的小孩子(但有时也不得不带着小孩),其他人成员几乎全员出动。此时大人们忙完了地里的活——该施的农肥施完了,该剔的秧苗也剔完了,该清理的杂草也清理完了,开始腾出手来拉着架子车领着全家出去割草。

这个时候附近的草几乎快被割完了,但大人们自有大人的办法,附近没有草了,凭他们的经验他们知道较远处哪里有草。记得那时父亲会带我们到离我们村很远的地方寻找草源,比如小河沟,比如废弃不用的土砖窑地等等。还有就是到离我们村几里地远的农场割草。

农场的人虽然也种庄稼,但他们毕竟是吃商品粮的人,生活条件要比单单依靠种庄稼生存的农民要好得多,所以他们也就不需要割草换钱来填补家用。因此农场的果园里,地边沟里自然有许多没人割的草,但农场的果园是不能随便让外人进出的,好在父亲当时是村干部又是当地人,所以就享受了特殊的待遇。

刚才说过,割草大都是在炎热的夏天,因为只有这个季节漫天遍野才会像古诗上说的那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如果是阴天出去割草会好一些,要是晴天大日头那就惨了,所以割草要早早出发。但是太早了个别草有露水,晒出的干草颜色不正,卖不出好价钱。

想想看,头上是火辣辣的日头,再钻进如同蒸笼的果园里一刻不停地劳动着,那个热啊可想而知。有时父亲也怕我们几个子女热出个好歹来,就让我们到阴凉处歇一会儿,而父母是几乎一刻也不休息的。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等父母割完草出来浑身上下衣服全都湿透了,头上搭的毛巾一拧都是哗哗的汗水。

侥幸碰到草多的地方很快就会割够一满架子车,碰不到草多的地方有时会割到晌午错。那时候割完草获得的最大也是最实惠的的奖励就是可以和父亲一块一起下到就近的河里洗一个痛快澡,之后带着收获后的满足和辘辘的饥肠匆匆回家。

割回来的草要立马摊开在太阳底下暴晒,不能堆垛,特别是还带着露水的草。因为堆垛起来草就会捂得发热继而发黄,特别是晒得半干的草,这样晒出的干草颜色不正,牲畜不爱吃,也就卖不出好价钱。摊晒草不能太厚,厚了不好晒,如果天气好一般三五天也就晒。晒干的草呈淡绿色且有一股淡淡的草的清香,很好闻。晒好的草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垛起来,如有阴天下雨还要用塑料布之类严严实实盖好,绝不能被雨淋了。

卖干草是在秋后冬初。这时候大地万物萧条,牲畜们已没了可口的青草可食就只有吃干草了。当时,许昌市建安区的前身许昌县有个奶牛场,位置大概就在如今的五一路南头,我们家的干草就卖到了那里。

一大早,父母就将垛在那里的干草规规整整,结结实实装满一大架子车。之后由父亲在中间拉车,我和哥哥一人一根绳在两边拉,母亲则用木杈在后面推。当时奶牛场离我们家大概有20多里地,这样走走歇歇半晌就到了。这时候前面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卖草车排成队了。好在手续不是很复杂,很快也轮到我们了,上秤、论质、结钱很快就完事。之后,父亲也不顾来时的劳顿,让我和哥哥还有母亲坐上架子车拉着我们打道回府。

当然,因为卖了钱,父亲就会破一次费,给我们每人买一个火烧,还有焦花生什么的。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虽然累点,但在当时能吃到久违的的火烧和焦花生,自然不失为最幸福的事了。

奶牛场有时也会开车到家里收草,这就省却了送草的辛苦和劳顿。那时一斤干草也不过几分钱,割一年的草撑破天了也就能卖百十块钱左右,但在当时的的确确是家庭一笔不小的收入。后来奶牛场取消了,也就很少出去割草卖了。再后来家里喂了牛和羊,也只是偶尔出去割些草喂自己家的牲畜,然后再晒一些干草储藏起来留着冬天用。

如今在农村再也没人割草卖了(至少在我们家乡看不到了),不但如此,就连自己地里剔除的草不是随手扔在地头就是一堆堆扔进沟河里,不像过去那样将它们视为填补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

而今,每到夏季,上下班途中看到路边翠绿绿、茂密密的青草,我就不由想起小时候割草的情景。是的,苦难的日子早已过去,割草卖钱填补家用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正朝着更好的方向阔步向前。让我们缅怀过去,珍惜当下,放眼未来,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武国珍,喜爱文学但缺乏钻研,爱好写作但谈不上擅长,常有小作见诸于媒体却难成气候,亦有文章获过奖但不值一提。不求成名,只为那份热爱,所以还要一直写下去,生命不息,笔耕不辍。现跻身于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邮政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52099750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龙草(地龙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龙草(地龙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pdf

标签:地龙   功效   作用   图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