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mod)

更新时间:2023-03-01 14:10:33 阅读: 评论:0

9月29日,伴随一代上海人的“淮国旧”(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以“淮国旧H22”新面貌亮相淮海中路766号,虽然该处售卖大多为二手奢侈品,但仍勾起了昔日人们勤俭持家,淘旧货过日子的往事。

2022年9月28日,上海,淮国旧H22全新开幕的前一天,不少当年经常光顾的老顾客就已前来“探营”打样。 视觉中国 图

淮海旧货商店老照片

所谓“过”,就要用精打细算管好家庭点滴,从而在漫长岁月里“关关难过关关过”。百年前,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日里,上旧货摊“捡漏”是极为普遍的“省钱妙招”。

旧货从哪来?

旧货摊、旧货店的货源不是“进”来的,而是“收”来的。

有的旧货摊主会“坐等上门”。1925年,上海《生活》周刊登出了南京牛皮街旧货贩“张老头子”对其货源的口述:“能走到牛皮街变卖的人家,还是一半中下的人家。还有好些官宦后裔,坐吃山空。不过有些时候,午炊需米,夜饭需柴。一遇地方有事,于典当铺中无物抵押,亲友远走借贷无方,也只好将十倍之什物、家私,忍心在贩卖旧货手中,取百分之五的价值罢了!”

1920年《新闻报》漫画“收买旧货”

更多的旧货摊主选择“主动出击”。1935年,《铁报》介绍了上海部分旧货摊的收购逻辑:“当一家人家快要搬家,或是破落户,这般收买旧货的,便终朝到晚,川流不息地在你府上的前后门往来了”。这批小贩往往精于算计,多数人很能利用种种话术和“心理战”压低收购价格:“把东西卖给收旧货的,除非今天卖不掉,再停一个月卖掉它,或许可以得到比较高一些的价钱。如其急于脱售,那么找到了一个不成,第二个的代价一定比第一个的低。因为他们辗转相告,买到了可以利益均沾。所以第一个愿出一元,第二个是八角,以至第九、第十,那是快要送给他都不要了。”

百年前的北平街头,也有不少走街串巷收买旧货的走夫。1937年,《铁报》对这个群体的一般肖像描绘道:“在北平城中各小胡同里,常听到一阵阵清脆的‘得得’声音,夹杂在拖长着的吆喝声里。那便是‘打小儿鼓’的,在收买一切旧货了。他们的技巧很熟练。一根一分多厚,两三分阔,尺把长的,头上有着个节的竹片;一个小得像一枚‘现洋’大小的小鼓儿,再带一副竹箩担,自然地摆在肩上,很悠闲的样子。”

1936年,《铁报》一篇文章点出了当时旧货铺与典当行的分层差异:“破铜烂铁、破布零物,为小押当所拒收的东西,在上海却尽多出路。专收这些东西的,便是民国路、北京路等处的旧货店。卖给旧货店,比较上押当还可多得几文。”作者还谈到了那些登门收购旧货小贩的开张规律:“此辈上午不甚活动,或兼业卖菜。午后最活跃,各弄堂都有他们的踪迹,尤其是‘鸽棚’式的小弄堂里,生意兴隆,公馆区当然很少旧货出卖。他们的口号是‘烂东西’,一路高喊着。”

此外,作者经过调查,也察觉到了这些小贩对“内行外人”的精准区分以及团体保护现象:“收买旧货,不难于收而难于转卖(个中称‘缴货’)。收买时只需带眼睛,认清货的好坏。‘缴货’则须熟悉各货不同的出路及市面。挑担的到店里‘缴货’,行对行也有专用术语,数目字都用暗号。如果你不懂术语,‘缴货’时必被杀价。”

旧货怎么卖?

百年前多数城市的旧货摊都颇显随性,大抵是街边方寸之地便可摆摊开张。

1937年初,《时事新报》记者记述了上海徐家汇路、斜徐路之间大片旧货集市的百态景象,一股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沿路的一段,都被走江湖人占据了。测字摊、手相家在找着主顾,说着‘定命论’的话,去迷惑失业的工人。在沙灰的泥地上,集合着许多的旧货摊。在长长的旷地上,摆出着无数的旧货,延得那样长,直向日晖河边展伸过去。地上摆出的旧货,全是低廉的东西——破鞋、旧布、手搓的卷烟、空罐、坏表……有几个褴褛卖旧货者面前,伸着一张张破烂的当票在兜卖”。

在近代上海,平济利路(今济南路)也是旧货摊麇集的热闹江湖。1938年,上海《小刊物》半月刊称平济利路虽远不如南京路等处繁华,却因旧货摊喧闹升腾,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市井魅力:“这里有它特殊的姿态,便是在街头两旁,沿家比户,旧货摊林立。他们的设备,只有极简单地撑起了帐篷,搭着几块木板,或是地上摊着一块破布着地营业。各色各样的顾客,一簇簇的人头攒动,挤满了这条高低不平的煤屑马路,来往‘淘’旧货,讨价还价之声不绝,有的在高声叫喊”。

1941年《新闻报》的上海旧货商店广告

百年前,买旧货者大抵是生活较紧张的普通人家,所买之物亦多是衣服、餐具、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当然,也会有部分古玩收藏家穿行其中,借机“捡漏”散落在破烂堆中的老古董宝贝。甚至在《点石斋画报》的记述里,还有人曾因淘到稀罕物而大发了一笔横财。当年的市民阶层,也大多掌握了逛旧货摊的“诀窍”,练就了非凡眼力。1947年,《陪都晚报》就分享了购买旧货西装的挑选经验:“最重要看襟领、袖底、领口是否已磨光。裤子尤宜照照屁股后,已否磨薄透亮,膝部亦然”。

《点石斋画报》上的晚清旧货摊图画

旧货缘何兴?

全面抗战爆发后,物资供应的持续缩紧,激起了旧货市场的畸形繁荣。

1938年,上海《现世报》周刊的主笔观察道:“战事移远后,租界区里凭空多添了好几处的,市集性质的市场,即旧货摊是也。‘冒险者’自战区里偷运出一点‘黑货’,或是由战事而破产了的人们,于是便把家中剩余下来的一些可换钱的什物,拿出来出售。再加上战事影响了一般中下阶级者的购买力量,人们都想买些价钱较廉的旧货。像这些也正是造成了旧货摊市在租界区内大量地产生出来的条件了”。

在大后方,重庆等都市都纷纷倡导振兴旧货市场。1940年,《现代农民》月刊向重庆市民发出号召:“在这抗战时期,物资极感缺乏,节约非常重要。这样流通的旧货,是化无用为有用,变小用为大用。是一种最良好的节约方法,值得广为宣传、大家仿效。无论哪一个小康以上的人家,都不免多少有一些不需用的东西。有许多家里还存有祖父母的遗物,或订婚时所穿的新衣,或子女出世时外婆家所送的礼品。这些东西已经放在箱柜里几十年,早已式样不合、大小不适。无非是占地位,到了每年夏天翻出来晒一次罢了。假使再放进箱里,永远是没有用处。与已经毁灭,或埋下地里没有分别。但是,这些东西,别的人家或许用得着,而且拿去就会使用”。

山河动乱,离别是哀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总会有人在旧货摊前“睹物思情”。1943年上海《新东方杂志》:“因我常常到旧货摊逗留,第一次在摊里见到我的老友就是几本点石斋印的康熙字典。我将篇头一打开,看见那动目的‘X X图书馆’的图章。哦,我是多么伤心啊!八一三起,我跟一万几千位同处十多年的朋友,脱离了关系。这时才开始同他们当中一位第一次重逢。我不禁立刻就问那老板:‘你从哪里收来的’?‘担子挑过买来的’。我不忍卒看,匆匆地走了”。

旧货如何管?

针对不断崛起的旧货市场,百年前的市政管理者也出台了系列规范措施。

1914年,杭州出台了《浙江省城取缔旧货营业规则》。其中明确规定“各铺不得收买衙署印信,以及军衣、枪刀子弹、妖书符咒。淫书淫画宜即刻暗藏。凶器之棍棒、伞具等类,及其他官用物品,倘遇持此等货物求售者,宜即刻报知巡警”。

1923年,宁波市修订推出了《取缔旧货营业规则》。该法令对旧货摊主配合防盗工作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范。首先是严谨记录旧货流通情形:“凡旧货营业,于领照后,自行备簿,将逐日收买旧货及质票,详细登记。仍由侦探队每日稽查一次,并于簿内盖章”。其次是在“入口关”严防赃物输入:“不论何货,店主或经理人须确认卖主有处分此物之权限,方可与之交易。如遇货物及质票来历不明,或其人形迹可疑者,应即报知该管警所或侦探队核办”。复次是在重大案件侦缉过程中配合警方做好物证鉴别:“各警所及侦探队,如遇禀报窃贼或遗失物件,即抄发‘失单’,传知各店。自领到‘失单’内相同者,立将货物及卖主扣留,禀报该管警所及侦探队核查”。

持续颁行管理规定,反映出各地权力机构有意将零散各处的自发旧货摊、集市“收编”入市政架构之下。但是这种“添麻烦、加成本”的管理下沉,并未得到多数旧货摊营业者的支持。1938年4月,《新闻报》分析了上海旧货摊集体罢市的前因后果。其中提到强派带有保护费色彩的“摊捐”,是乱局的重要诱因:“查各旧货摊自移至万竹路、旧仓街、侯家路以来,该处颇形热闹。迩来‘南市自治会’拟征收摊捐,每摊自二元起至五元止不等。各旧货商以所入无几,不堪负担,一再请求减少。迭经商讨,迄难解决,致激成罢摊风潮”。

1946年上海《香雪海》周刊漫画里的旧货摊

旧货摊的成立前提,是都会小市民图便宜、图方便,售贩者求“小本”、求生存。因而对于这类小摊,市政管理者应当引导重于管制,服务大于索取。可惜百年前时局不稳,政治不清,贪图眼前蝇头小利的管理者,根本无暇想到这些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5103374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mod).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我的世界小本模拟大都市mod).pdf

标签:大都市   小本   世界   mod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