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更新时间:2023-03-01 13:31:55 阅读: 评论:0

上一篇会计实务 | 一文读懂固定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详细解读了什么是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确认及计量,这一篇继续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知识。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估计大家看完这一堆释义还是有些懵,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下面小五再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通俗来理解,折旧就是按确定的方法把损耗价值摊销到日常费用中。

大家都知道,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损耗,但又看不出它哪里损耗了。其实它每天都在损耗,但实际损耗多少,我们又没法计算,所以采用确定的方法计提折旧,避免在它不能使用的时候一次报损耗,账上会突然没了这项资产,账面很不好看。

举个例子:

某企业购买一台机器,花费15万元,预计可以用10年,预计10年后(废品)可以变卖1万元,则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应计折旧额就是14万(15万-1万)。

会计在做账的时候,要把这14万分摊到每月或每年。如果用会计里的平均年限法提折旧,就是用14/10=1.4万,也就是每年提的折旧是1.4万元。具体的计提方法,后面会详细讲解,这里就不多做解释啦。

2、如何确定使用寿命和净残值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企业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二、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

企业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2、工作量法

当资产使用的不均衡,耗损不均衡,且资产使用程度与工作量有关的时候,根据实际工作量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此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且最后2年需要改为直线法。

4、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按规定,企业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应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果企业复核时发现,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本篇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概念及折旧办法。下一篇继续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置。

更多准则解读请关注“51账房”!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871573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