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卡夫卡式社会)

更新时间:2023-03-01 13:30:21 阅读: 评论:0

作家余华说过:

“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

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国小说家,也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41岁就患病去世的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

其中,《审判》是他笔下最著名也最难懂的一部长篇小说。

30岁的主人公约瑟夫·K,无缘无故地被法院起诉了。

他自知无罪,找法官理论,请律师辩护,到处疏通关系。

然而,他仿佛被一张无形的法网困住,百般挣扎,努力反抗,也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

这本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荒诞离奇的世界,也让我们看见了曾经迷茫无助的自己。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受过世事无常的折磨,都有过无能为力的酸楚。

这些磨难和考验,对弱者来说是淹没自己的巨浪,对强者来说,却是锻造自我的熔炉。

1

强者没有委屈

约瑟夫·K在一家银行工作,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高管,与副行长平起平坐。

他单身未婚,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去银行经理家吃饭,或去酒吧喝酒聊天。

然而,在30岁生日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

当天清晨,两位警察闯入K的公寓抓捕了他,强行将他带到一位检察官面前接受审讯。

警察没有逮捕令和身份证明,检察官也不清楚他的罪行,却都坚称他是罪人。

就这样,K稀里糊涂成了戴罪之身。

起初,他自知没做过坏事,认为自己遭到了诬告,决定不予理会此次审判。

可他背负罪名一事,很快就传了出去,给亲人造成了困扰,自己的事业也受到了影响。

为此,K觉得委屈又愤怒。

但他没有抱怨,也不肯认命,而是积极面对诉讼,力证自己的清白。

他参加了法院的庭审,哪怕结果会对自己不利,依旧有理有据地指出审判的不公正之处。

法官的做法非常荒谬,不告知他所犯罪行,也不接受他的任何申辩。

好在K并不气馁,在叔叔的建议下,找了一位有名的律师帮自己打官司。

谁知,这位律师只拿钱不办事,拖了好几个月都写不出辩护书。

对方还威胁他不能随便换律师,否则会影响诉讼的顺利进行。

可K根本不吃这一套,他果断地解雇了律师,打算亲自为自己辩护。

他还四处打探门路,咨询了法院画师、监狱牧师,深入了解法院机制。

即使接连碰壁,K也没有自怨自艾,继续打起精神另寻出路。

而很多跟他一样被起诉的人,却沉溺在负面情绪中,不积极想解决办法。

到头来,他们只能茫然无措地被法院和律师牵着鼻子走。

伏尔泰曾说: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的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成年人的世界里,谁都逃不过命运无常的捉摸。

一次次扒开伤口,一遍遍哭诉委屈,永远走不出生活的泥潭。

弱者习惯声嘶力竭地鸣不平,强者则会泰然自若地扛下来。

集中精力直面困境,鼓起勇气击退磨难,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疗愈。

那些让你委屈的人和事,都会撑起你的心胸,喂大你的格局。

2

弱者没有公义

有一名叫布洛克的商人,也卷入了不明不白的官司,他和K雇用的是同一位律师。

布洛克几乎天天奔波于法院和律所之间,参加庭审、整理证词,尽可能地完成律师胡尔德提出的所有要求。

但他只是个无权无势、经营谷物的小商户,胡尔德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整整五年半的时间里,胡尔德只为他交了几份辩护书,写的也全是派不上用场的空话。

起初,布洛克想要催促他加快诉讼进程,想尽快打赢这场官司。

然而,胡尔德很擅长恐吓客户,总是过度夸大自己的威力和案件的复杂。

胆小懦弱的布洛克一听就被吓坏了,再也不敢质疑胡尔德,对他的态度也更加恭敬。

他登门拜访胡尔德时,对方总是故意不接待他。

好不容易让他进了门,胡尔德也不肯谈正事,而是将他关在女佣住的小黑屋里,要求他翻阅复杂的法律文件。

在小黑屋里待够三天后,胡尔德才把他放出来,随便讲点深奥的法律知识就打发他离开。

布洛克明白胡尔德是在戏弄自己,但他自知自己社会地位不高,只能仰仗胡尔德为自己脱罪。

因此,他对胡尔德百依百顺,甚至不惜放弃尊严,像狗一样跪在他脚下,向他表示忠诚。

可他的妥协和退让,换来的不是官司胜利,而是变本加厉的欺压。

胡尔德对他的案件失去了兴趣,完全不闻不问,导致法官迟迟不肯进入下一阶段。

官司越拖越久,让布洛克的名誉大受打击,客户们纷纷跟他解除了合作。

最终,他受尽了欺辱,耽误了生意,还赔光了家产,依旧没能洗清自己的罪名。

而面对态度强硬、在大银行担任要职的K时,律师胡尔德却像变了个人似的。

无论K几点来找他,他都会热情接待,还低声下气地劝K不要解雇自己。

两人明明都是胡尔德的客户,却因为心态和身份的差异,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欺软怕硬,向来是人性本色,弱者的世界里是没有公义可言的。

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你越忍让,别人就越得寸进尺;你越求饶,别人就越心狠手辣。

《奇葩说》中有句话说:

“一个弱者想要在黑暗中崛起,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发光。”

如果你觉得世事险恶,可能不是世道本身太坏,而是你所处的位置坏人太多。

只有坚持原则,敢于反抗,成长为巅峰之上的强者,才能远离谷底的冷枪暗箭。

3

故事的最后,K还是被法院宣判了死刑。

他连初审都没有等来,就被两位刽子手秘密处决了。

虽然未能洗刷莫须有的罪名,但他自始至终都在奋力反抗。

他没有像千千万万个布洛克一样,活成任由强权摆布的行尸走肉。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胜利?

见过太多人,摔了跤就倒地不起,受了挫就满腹怨气,亲手将自己推入绝望的深渊。

人生本来就不公平,与其质问命运为何亏待自己,不如埋头做好力所能及之事。

卡夫卡在创作这本书之前,也承受了残酷现实一轮又一轮的碾压。

年少时,他的父亲强势又专制,不顾他对文学的热爱,强行要求他学习法律。

毕业后,他进入保险公司上班,拼死拼活地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直到30岁时,他还与家人住在一起,亲近的朋友不多,消遣活动也很少。

更糟糕的是,他的感情经历非常坎坷,曾三度订婚又退婚,最终一生未婚无子。

他的经济状况也很窘迫,积攒下来的财产,都被疾病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通货膨胀所吞噬。

缺爱、劳碌、体弱的他,似乎离世俗意义上的幸福非常遥远。

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生活中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转化为了写作的动力。

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创作出了一部部发人深省的小说。

那些从苦难中打磨出来的犀利语句,成就了他一流作家的地位,也抚慰了他遍布伤痕的灵魂。

爱因斯坦曾说:

不要抱怨生活,那只能说明你的无能,强者从不抱怨生活。

芸芸众生,没有谁活得容易,只是有人呼天抢地,有人咬牙硬扛。

前者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怨天尤人,一味逃避,困在狭窄泥坑中挣扎。

后者则把自己当作挑战者,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迟早会洞见广阔天地。

遇到困难时,心生埋怨是一种本能,扭转局面却是一种本事。

停止抱怨,尝试改变,生活自会豁然开朗。

4

K所遭遇的一切,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

人活于世,难免会经历被命运裹挟的无奈,品尝被苦难捶打的辛酸。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决定了未来走向的好坏。

爱诉苦的人,习惯自我沉沦,会吸引来更多麻烦和困扰;

太懦弱的人,时常自轻自贱,会被别人肆无忌惮地欺负;

而真正的强者,早就戒掉了委屈,战胜了恐惧,将命运反败为胜。

点个赞吧 ,唯有不抱怨的智慧,不妥协的勇气,能支撑我们冲破千难万险,拥抱更大的世界。

作者:洞见·许朝暮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862176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卡夫卡(卡夫卡式社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卡夫卡(卡夫卡式社会).pdf

上一篇:adv(adv摩托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卡夫卡   卡夫   社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