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琵琶原是一个音乐术语,它令人产生美好的想望。但是这个名词却用来描述一种刑罚,而且是一种无比残酷的刑罚,居然名列清朝十大酷刑。
据说这种刑罚的特点是施刑时,受刑者万分痛苦,让人感到生不如死。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刑罚呢?
根据记载,弹琵琶是这样一种酷刑:先把犯人仰面按在地上,然后控制住他的四肢,剥去他的衣服,露出胸腹部,施刑者手持尖刀在犯人的肋骨间像弹琵琶一样来回“弹拨”。由于肋骨是人体的敏感部位,还是软肋,所以施刑时,极其痛苦,犯人疼痛难忍,一般都坚持不了半个钟头,所以都会招认。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用尖刀先把犯人肋骨上的皮肉剔除,然后用小锤子敲打肋骨,直打到犯人肉烂骨断。假如真是这样的话,想想都让人骨头疼。
满清用这种酷刑主要是用来对付汉人。满清原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觊觎中原的富饶,趁明末内乱打进关来。但是从满人入关一直到满清灭亡,汉人都没有停止过反抗,没有停止过反清复明的斗争,连辛亥革命的纲领里都写着“驱除鞑虏”几个字。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满人用尽酷刑,弹琵琶只是其中的一种。
但是说到这种酷刑的渊源,其发明权还真不属于满人,而是属于锦衣卫。锦衣卫在历史上可以说臭名昭著,它原本是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目的是为了加强他对朝廷的控制。这个组织跟国民党的军统和前苏联的克格勃有一比。锦衣卫被朱元璋赋予特权,可以单独抓捕、审讯人犯,当然它抓捕的人犯不是一般的刑事犯,而是有可能威胁朝廷安全的人。
后来朱元璋废除了锦衣卫。但是朱棣夺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以后,因为他的帝位的合法性受到朝野的质疑,他需要维护自己的权位,所以又恢复了锦衣卫。从此锦衣卫成了他打击异己、铲除敌对势力的得力工具,其后明朝历代帝王都继承了这一工具,清人入关后,也把这工具奉为至宝,只不过顺帝只过了一年就把这一机构改名为銮仪卫。
锦衣卫审案不按常规出牌,喜欢严刑逼供,据说光是拷问犯人的刑具就有十八种,弹琵琶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于只是其中之一,当然是最残酷的刑罚之一。据《明史》卷七十三《刑法志》载:
“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囚犯哀声震壁,血肉溃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惨毒难言。
所以,当时人一下诏狱,就魂飞汤火,而一旦能从诏狱转送法司,竞觉得不啻于天堂之乐。”
从上面的史料不难看出,弹琵琶这种酷刑,残忍至极,它是一种逼供的手段,此刑一用,犯人必定招供。所以明清时期冤狱累累也就找到根源了。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刑罚也是这样——刑罚也需要文明。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酷刑早已被禁止。但我们不应忘记曾经存在过弹琵琶这样一种惨无人道的刑罚。
分享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和观点,我是醉爱谈历史,欢迎关注!
参考资料《明史》。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718173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弹琵琶(弹琵琶酷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弹琵琶(弹琵琶酷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