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读书心得感想1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
多层次的。《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
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
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如
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
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
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
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
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
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
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
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
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
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
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但钱钟书并不是要简单地演绎这个比喻,他还要下一转语,不时地消除“围
城”的象征。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经说,如果让方鸿渐与理想中的爱人唐晓芙结
婚,然后两人再积爱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围城”的字面原义;钱钟书在
《谈艺录》中批评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误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方鸿渐想进入
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
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
钱钟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她曾经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化的围
城,但她只有在成为发国难财的官倒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用枪
逼着她也不愿意出来的。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涂地就进
去了;结婚后,他也有想冲出来的冲动,但他是个被动的人,不敢行动,也不会行
动。从表面上看,方鸿渐去三闾大学的经历与“围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实
际上,方鸿渐之所以无法在三闾大学如鱼得水,是因为他还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
子操守,或者说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处厚,这些人在那里舍
得出来么?
钱钟书《围城》读书心得感想2
在看这本钱钟书的围城之前,我曾经问过别人,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她想了
想,说这本书读起来跟宫心计一样,主要是女人之间的斗争很激烈。
于是怀着这样的印象,我翻开了书本的第一页。而当我把书本合上的时候,我
对这本书的感触并不只是女人之间的斗争而已,而女人之间的斗争,可能更多地体
现在文章开篇的船上,在鲍小姐与苏文纨之间的明争暗斗,而文章更多地通过对人
物内心世界的刻划,非常精彩到位,我甚至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
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钱钟书先生刻划的人物形象是非常鲜明的,比如李梅亭,读者
刚开始乍一看还以为是老好人,而在孙柔嘉生病的危难之时,连一颗仁丹都不愿贡
献,非要赵辛楣和方鸿渐给钱了才肯施药,可见此人是个吝啬贪财的人,从之后的
王美玉事件,偷藏私房钱买红薯以及在三闾大学的种种表现都可以体现出来。
文章的重点人物全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高学历人员,即使方鸿渐的文凭是从新
西兰的骗子手里买来的。知识分子在民国时期的种种遭遇,在钱钟书的描写下,变
得非常讽刺。
相信很多看过围城的人对苏文纨的境遇都表示很惋惜,苏文纨从在船上开始就
已经看上了方鸿渐,在方鸿渐与鲍小姐分开之后,利用了种种手段,让方鸿渐、赵
辛楣以及曹元朗3个男人围着她团团转,而她的内心真正喜欢的,只是方鸿渐而
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这么做,方鸿渐虽然正义但胆小,骨气不足。可
见他和苏文纨根本不是一路人,可见他们基本是不会在一起的。苏文纨内心虽然爱
着方鸿渐,但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下,把唐晓芙介绍给了方
鸿渐,假设唐晓芙不出现的话,方鸿渐就有可能与苏文纨完婚,更不会有后来这么
多的苦日子了吧,但钱钟书先生并不愿让唐晓芙这一天真活泼的女子嫁予方鸿渐,
反而让其闹翻了跟苏文纨的关系,被周家赶了出来,苏文纨死心之后,不愿嫁赵辛
楣,而肥头大耳的曹元朗却与她臭味相投,我实在不能接受一个海外归来的女子,
满腹文化的女子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走私化妆品的道路,以及之后对方鸿渐夫妇的讽
刺,此时她的贵妇人形象与之前对比之下,讽刺的味道就非常浓了
而对于孙柔嘉,我的看法是,她其实是这本书中最适合方鸿渐的女子。她的家
境较好,而且还有一个疼她的姑母,而方鸿渐在跌倒起伏下,财力已经所剩无几,
但她还是愿意追求自己心之所向,方鸿渐心里爱着唐晓芙,作为一个传统的男人,
他内心并不愿接受一个财力家境在他之上的女子,而孙柔嘉处处体贴他,为他所
想,方鸿渐被逐出校门,她也放弃工作跟着他,方鸿渐找不到工作了,她拜托姑母
给他求了一个岗位,方鸿渐没有骨气的时候,她也激他,让他振作起来,她不允许
自己的奶娘瞧不起他,赶回来骂了她的奶娘。但这样一个追求所爱之人的女子,最
后还是和他分开了是方鸿渐不够勇敢,还是孙柔嘉的不好呢,这本书的结局即是没
有结局,给读者的感触在内心围城的进进出出之余,剩下的只有人情的冷漠而已。
钱钟书《围城》读书心得感想3
《围城》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困境、一种时代的困境,这座没有围墙的“城”,
围住了多少人的心。小说的主人方鸿渐就生活在这个围城当中。方鸿渐是个典型的
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性格、
这样的态度构成了他的“围城”,似乎影响了他的一生。
读《围城》好像是读上个世纪的故事,体验这个时代的无奈。他的假学位在小
说一开始似乎就埋下了命运的.伏笔,他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围城》让我们看到
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无聊与无奈,方鸿渐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参与到
了这场游戏当中,他的人生充满了无奈、算计,一些让我们愤愤不平的无聊。而他
本人的被动、无能、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诱惑,注定了他的失败,他的无奈。纵然
时代的力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掌控着他的人生,方鸿渐自己的性格特点才是他真正
失败的原因。
有人说只有两种人才能真正立足。―种是真正大写的人,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
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止,才赢得别人的尊
重。而另―种人则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把自己都骗过
来。他们深有城府,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
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方鸿渐既不属于前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或独特的才能或
者模范的举止,也不具有后者的特质,不能良心尽失地使用旁门左道骗人骗己不择
手段。于是,方鸿渐成了那个时代不伦不类的人,注定生活在围城当中。
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一点的虚荣。他们处处
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
它。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
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接受的真实的处事方式。
钱钟书《围城》读书心得感想4
《围城》我是先看电视剧,后来有断断续续读一些片段(这本书情节连续性不
强,确实可以跳着读),最近才―口气从头到尾将整本书读完。读完以后,对这本
书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单位是否
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
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不恭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
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
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
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的借口:“父亲是科举中
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
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
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
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
的玩世态度。也许从第―,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
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
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
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要知道,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混得好。
―种是真正大写的入,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
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止,才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另―种,则是完全相反的。他
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令自己都骗过来。他们深有沉浮,他们的行为举止有
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凯用了
多少手段才当上大总统?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连现在的企业在商场上竞争,也
用尽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钱钟书《围城》读书心得感想5
对《围城》慕名已久,在这个暑假中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是钱先生1946年的作品,如今已过去了六十多年,然而在我阅读的
过程中却未感到晦涩和隔阂,相反却产生了很多的共鸣。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对
话,或调侃或咒骂,与当下现实生活仍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因此初看此书,通过诙
谐的语言,我发现了很多的乐趣。
这本小说共五章,情节并不复杂,取代离奇故事的是功力深厚的语言以及形象
鲜明独特的人物。作者文笔从不落入俗套,无论是引用或是比喻,都可谓匠心独
具、妙语连珠。他的语言并非深奥晦涩,相反,常常通俗浅显,然而读过后往往要
再次品味,方能令人拍案叫绝,仔细回味,实在精妙绝伦。作者用心深刻,书中处
处可见。
开篇方鸿渐留学回国,在回国的船上"遭遇"了苏文纨,被视为爱慕者,然而却
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犹犹豫豫中被赵辛楣当成头号情敌,展开一番口舌之争,在
情感事业双失败后,受赵辛楣的举荐,前往三闾大学,又被看似柔弱单纯的孙柔嘉
"千方百计"变为丈夫,被辞退后回乡与妻子争吵不断,受到双方家庭的排挤并最终
导致离家出走,不欢而散。这样一看,主人公方鸿渐在故事的发展中始终是被动
的,本性善良正直,却又懦弱寡断,不甘心受旧社会礼教拘束,却仍要买文凭遮羞;
面对包办婚姻的长辈、苏文纨、唐晓芙以及三闾大学,总选择逃避而不敢争取。他
始终受周围人左右,常为自己看穿别人心思而自鸣得意,却最终落入孙小姐的`"圈
套"中。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而这也成为了他的围城。
即使如此,他也算是小说中,除却遥不可及的唐小姐外最正面的人物了,面对
迂腐的父辈、伪君子李梅亭、招摇撞骗的韩学愈、猥琐小人陆子潇等种种人物,仅
有的智慧和志向也被消耗殆尽,陷入丑恶人性的"围城"中,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自
拔。在我看来,这个新旧文化交融的社会,这个令人们迷惘混乱的时代才是的围
城,圈住了所有的人,无论善与恶,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在读《围城》的过程中,有笑有骂,然而看完后便只有感慨。书中的各种人不
断地在欺骗别人,逃避自我,一方面奋力要逃出围城,一方面又在自己建造城墙。
作者的幽默一经品味便令人感到酸楚,不仅为书中人而无奈,更为在其中发现了自
己或是周围人的影子,如面对挫折的自我欺骗式的安慰,或是如今购买假学历的等
等事件,无不是围城的缩影。看来,想冲出围城,我们还要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2:5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635775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围城读书心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围城读书心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