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桫椤的别名和学名是什么???
桫椤——属蕨类植物门桫椤科,属蕨类孢子植物,又称黑桫椤、树蕨、刺桫椤、龙骨凤、笔简树等。因蕨类植物门中均为草本植物,仅桫椤科为木本植物而得名。据资料显示,桫椤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是研究植物形成、植物地理学及地球历史变迁的好材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故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桫椤属于哪种植物?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属于蕨类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在大陆变迁时幸免于难,桫椤即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等阴湿之地。从外形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其中生有许多孢子。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无果实和种子,它是靠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蕨类植物的孢子和常见植物的种子不同,落在适宜的土壤上不能生根发芽,长成新植物。而是先萌发长成一个心形的片状体,称为原叶体。原叶体是绿色的,下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通常,在原叶体上长着颈卵器和精子器。当精子器成熟以后,精子可在水中游动或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合子仍不断吸收原叶体的养料,继续发育方可形成一株新的桫椤。
桫椤体态优美,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桫椤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桫椤的茎富含淀粉,除可食用或制花瓶等器物外,还可人药,中药里称之为龙骨风。有小毒,可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
被称为“蕨类植物之冠”的植物是什么?
桫椤 suōluó
科属:桫椤科(Cyatheaceae)
保护级别:一级
名称: 树蕨 类别: 草花
别名: 桫椤、台湾桫椤、蛇木 科名: 桫椤科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地域分布】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海拔下限(米):通常400,最高1500,最低200
海拔上限(米) :通常900,最高1600
【生态习性】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生长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于灭绝。
·生长特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形态特征】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一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一12厘米,宽1.2一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叶片上羽状分叉,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分类情况】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1、桫椤(A. spinulosa)
2 、中华桫椤(A. costularia)
3、南洋桫椤(A. loheri)
4、阴生桫椤(A. latebrosa)
5、兰屿笔筒树(A. fenicia)
6、黑桫椤(A. podophylla)
7、毛叶桫椤(A. andersonii)
8、大叶黑桫椤(A. gigantea): 1)大叶黑桫椤 2)多脉黑桫椤
9、粗齿桫椤(A. denticulata)
10、小黑桫椤(A. metteniana): 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 metteniana) 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 subglabra)
11、西亚桫椤(A. khasyyana)
黑桫椤 和巢蕨的区别
华南黑桫椤
Gymnosphaera metteniana
(桫椤科,桫椤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2米,土生。根状茎粗壮,横卧,密生鳞片,鳞片披针形,中间深棕色,边缘淡榨色,叶密生,叶柄长70-90厘米,棕黑色,腹面有浅纵 沟,基部密生鳞片,向上渐稀疏;叶轴及羽轴腹面密生短毛;叶片狭卵形,长80-130厘米,宽60-70厘米,基部宽楔形,先端渐尖,三回羽状分裂;羽片15-20对,互生,平伸或略斜向上,有柄,卵状披针形,基部圆楔形,先端渐尖,两回羽状分裂,下部的较大,长35-45厘米,宽8-12厘米;二回羽片15-20对,互生或近对生,近片直,柄极短,线状披针形,基部宽楔形或截菜,先端渐尖,羽状深裂,下部的较大,长6-8厘米,宽1.5-2厘米;裂片10-15对互生,近平伸,矩圆形,长8-12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形,边缘略有钝齿;纸质,二回羽轴背面及裂片主脉背面或多或少的有带尖头的小鳞片,并在主脉末端变为毛状;裂片具羽状脉,侧脉不分支。孢子囊群圆形,生在侧脉背部略为隆起的囊托上,无盖。
生态习性
主要生于有流水的沟谷中,在潮湿的常绿阔叶林下,呈散生分布。
分布地区
巴南区、江津。
巢蕨(Neottopteris nidus)水龙骨目铁角蕨科巢蕨属的1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在中国产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本属的所有种类均附生树干或树林下的石头上,具粗短的直立根状茎,单一的叶片,莲座状排列于茎顶端呈鸟巢状,中央积聚林中落叶,经雨水作用而腐烂,在叶柄基部和交织的不定根之间形成厚的腐殖质层,为全株储存和提供水分和养料。本种叶片阔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渐尖头或短尖头,基部长下延,几达叶柄基部,全缘并具软骨质边。其中肋下面隆起,上面有沟,侧脉分叉或单一,两面微凸,斜上。叶片鲜时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的上侧边,从基部向外达小脉全长的1/2;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本属和槲蕨、崖姜等附生蕨类组成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奇特景观。常栽培于温室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