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科(马鞭草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1 12:32:26 阅读: 评论:0

马鞭草科是什么?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马鞭草到底是啥?

马鞭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内,小坚果。花果期6-10月。马鞭草多数生长于原野;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苦,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百疆、西藏。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马鞭草是什么?

马鞭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内,小坚果。花果期6-10月。马鞭草多数生长于原野;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苦,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百疆、西藏。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马鞭草的栽培技术

1、播种种植

马鞭草根系发达,要选择土壤深厚的砂质土,将土壤进行翻土处理,施够足量农家肥,提供足够养分。然后在四月下旬,按照20厘米的间距,将马鞭草播种在挖好坑的土壤中,深度保持15厘米左右,盖上土按压好土壤。

2、移栽养护

保证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保证土壤的微微湿润,20天后就会生根出苗,等到小苗生长到5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栽,移栽间距保持10厘米,满足马鞭草的足够生长空间,促进生长。

3、除草浇水

马鞭草在移栽后要进行及时除草,避难杂草多余养分,阻碍马鞭草的生长,看见杂草就可以拔除,而且拔草之后可以进行松土处理,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小苗发育。

4、翻土处理

由于种植时间原因,种植土壤会变板结,需要做好马鞭草的翻土工作,避免出现土壤板结,浇水不当出现积水造成根部腐烂,可以使用多菌灵一周浇灌一次马鞭草根部,做好杀菌消毒工作。


马鞭草属的产地分布?

马鞭草属的产地分布:

除3种产东半球外,全部产于热带至温带美洲;我国产3种,其中马鞭草野生,产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西藏。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

除马鞭草野生外,庭园常见栽培有美女樱及细叶美女樱。

马鞭草,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
马鞭草,是多年生草本,高30至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至8厘米,宽1至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至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至8月,果期7至10月。
马鞭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
马鞭草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马鞭草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层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种植地。翻耕,深18至25厘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2000至2500千克作为基肥,撒匀。做成上宽50厘米、高15厘米的畦,耙平畦面,两畦间留作业道25至30厘米。也可以做成农田小垄。
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沟条播。首先将畦面土耙细,在距畦边5厘米处顺畦开沟,行距25至30厘米,沟深15至2厘米,踩平底格,再施少量生物肥做底肥,每亩用量15至20千克。肥上覆土少许,将种子均匀地撒入,覆土厚度1至1.5厘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0.5千克。
田间管理:在温、湿度正常的情况下,播种10至20天出苗,当株高5厘米时间苗。由于是采收地上全草,因此,不必刻意留单行,但每行上的植株间距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以利分枝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间下来的小苗可再移栽它地。结合锄草进行松土,并适当进行根际培土。土壤过于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需要。除草是田间管理的经常性工作,防止草荒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要做到见草即除,做到田间无杂草。多雨季节要注意田间排水,雨后要及时松土,防止表土板结而影响植株的生长,松土既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具有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留种:优良的种子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应单独设立种子田。株距15至20厘米,行距20至25厘米。要加强田间管理,花前适当增施磷、钾肥,这样可使籽粒饱满,以获得更多的良种。
当有75%至80%的种子成熟时,将植株截下来,置于通风良好的背阴处4至6天,再进行脱粒;除净杂质和瘪粒,晾晒3至4天,将种子装入洁净的布袋,放于通风的库房中,以备翌年种植。


马鞭草有什么作用?

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本品粉末绿褐色。茎表皮细胞呈长多角形或为类长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气孔。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23~58μm;柄单细胞。非腺毛单细胞。花粉粒类圆形或类圆三角,直径24~35μm,表面光滑,有3个萌发孔。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514674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马鞭草科(马鞭草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马鞭草科(马鞭草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df

标签:草科   马鞭   主要特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