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资料(蒲公英资料三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03-01 12:32:18 阅读: 评论:0

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黄花苗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垂直,叶丛生,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边缘羽状浅裂或齿裂,长约10-15厘米,宽5厘米。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花期长。结褐色瘦果,并有白色冠毛,形似一个白球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对土质要求不严,在山野、坡地、路旁均能生长;在零散肥沃的地界、地头、田间长势更好。我国分布广泛,京西亦广为分布。营养成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可入药。蒲公英性味甘平,无毒。入脾、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适用于乳病、瘰疬、恶疮及痈疽。据《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主治妇女乳痈肿,水煎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疗肿,掺牙,乌须发,壮筋骨。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蒲公英营养丰富,据有关资料介绍,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B1、B2、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嫩株可做蔬菜,苦味微微,无异味,俗称甜菜。京西的传统吃法有两种。一是生吃:它叶子水灵,基部白嫩,采回,洗净,蘸黄酱吃。此菜鲜嫩爽口,清热下火,开春食用,可消融冬季肠胃中食积。二是糟采:开花后的一段时间里,大约在小满前后,其叶仍可以糟菜吃,尤其和苦门儿糟在一起,互为补充,调节优缺,甘苦相融,口味适中。常吃此菜可医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和尿路感染等若干病症。

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介绍

1、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2、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3、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中国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

蒲公英的资料

【植物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和奶汁草。

【形态特征】多草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地下有一条粗壮的直根,很长、很深,棕黄色,肥厚,肉质;叶丛生于根基,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绒状披针形,多贴于地面,有柄,顶裂片三角形,裂片向下弯,边缘有淡紫色斑迹;头状花序,顶生,黄色舌状花,几乎常年开花,以2~5月最盛;瘦果暗褐色,有棱及刺状凸起,冠毛羽状,白色,形似降落伞,随风飘扬(图20)。

图20蒲公英

【生长分布】生于路边、田边、坡地和山野。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

【采收季节】4~10月。

【加工贮存】连根挖起,洗净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因本品极易生霉,需经常翻晒。

【作用】①治疗黄鳝肠炎、烂皮、烂尾和软体死亡,每立方米水体用100~150克,兑水小火浓煎,开火约5~10分钟,取汁摊凉,全池泼洒;②养鳝中后期与地锦草、羊蹄草、墨旱莲、怀胎草合用,有防控积累性中毒的作用;③作黄鳝催肥育壮的首选药物之一;④与墨旱莲合用,可制作成黄鳝食料添加剂。


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又称黄花地丁、婆婆丁,是温带至亚热带常见的一年或二年生植物。蒲公英叶边的形状象一嘴尖牙。其英文名字Dandelion来自法语dent-de-lion,正是狮子牙齿之意。蒲公英叶子从根部上面一圈长出,围着一两根花茎。花茎是空心的,折断之后有白色的乳汁。花为亮黄色,由很多细花瓣组成。成熟之后,花变成一朵圆的蒲公英伞,被风吹过会分为带着一粒种子的小白伞。各国儿童都以吹散蒲公英伞为乐。在中国甚至世界的许多其他地区,蒲公英都被作为中药和膳食,但是不同品种的蒲公英在非原产地也有可能成为可怕的生物入侵者。 分类蒲公英分类很杂,也有很多争议。有些学者把它分得很精细,分出2000多种,归于34类,但也有分类法只分为60种[1]。也有人把所有蒲公英统统算为一种,西洋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意思是药用的蒲公英。按照中国科学院资料,蒲公英分为以下几种: 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leucanthum Ledeb.) 川藏蒲公英(Taraxacum maurocarpum Dahlst.) 川甘蒲公英 (Taraxcum lugubre Dahlst.)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 白缘蒲公英(Taraxacum platypecidum Diels) 华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 很多国家记录境内有多种蒲公英。英国和爱尔兰就分出二百多种[4]。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中以记录在中国有79种[5],其中包括7种存疑种。 用途蒲公英原产欧亚大陆,人工引进到美洲和澳大利亚。因为生长力非常强,在新居繁旺,很少有人记得这并非当地生物。一般人将它当作杂草,为了花园或草坪的美观去除蒲公英。但是蒲公英是因为有很多用处才引进别处。它可以作食物或草药。早春的嫩蒲公英也是一种野菜。现在已经有家养出来的,比野生的大很多。嫩蒲公英可以凉拌、烧汤或炒熟。老了的也能吃,但是比较苦。不苦的蒲公英也可以拌肉作饺子馅,味道和西洋菜做的馅差不多。欧洲人在中世纪时就已经用蒲公英花来酿酒。蒲公英叶子含有很多维生素A和维生素C。 蜜蜂也常到蒲公英采集花粉和蜜糖。蒲公英可入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蒲公英根也是一种草药,在加拿大是正式注册为利尿、解水肿的草药。烤干磨成粉之后可以泡茶,据说在饭前喝过可以解胃助消化,在保健食品商店可以买到,但是没有科学证明这种作用。

蒲公英的全部资料

基本信息
  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ú
gōng
yī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英(《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有关花语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大全,蒲公英的资料和介绍

1.蒲公英(学名:TaraxacumF.H.Wigg.),菊科,全属约2000余种。

2.多年生草本。

3.无地上茎,具乳汁。

4.叶全基生,呈莲座状,全缘乃至羽状分裂。

5.头状花序,通常单生于无叶的花莛上,具多数同形的舌状花,两性,结实。

6.总苞钟状或长椭圆形,总苞片草质,外层2-3层较短,最内一层苞片较长,顶端往往外折。

7.花托平,无托毛,有小窝孔。

8.舌状花黄色或门色,舌片顶端截形,上部或几全部具刺状突起,顶端有细长的喙。

9.产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热带南美洲。

10.蒲公英的种类约2000余种,在中国有70种、广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及西南各省区,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多。

11.其中药用蒲公英产于新疆各地。

12.蒲公英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2安徽、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513872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蒲公英资料(蒲公英资料三年级上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蒲公英资料(蒲公英资料三年级上册).pdf

标签:蒲公英   资料   上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