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地黄?
引言:地皇是一种植物,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进行栽培,那么地黄栽培技术是什么呢?以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基本信息
帝皇是一种中草药,采集时间在10月至10月份,鲜地黄可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甘地黄可以清热凉血养阴生律,熟地黄可以补血滋阴等功效。鲜地黄用于吐血,喉咙肿痛,干地黄用于喉咙肿痛,热病伤阴,熟地黄用于月经不调,肝肾阴虚等等。
二、种植过程
首先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功能良好的土壤,土壤选择是最应该注意措施,一般栽培地黄与跟进作为繁殖材料,地黄产量好,质量高且还可以,防止品种退化,避免使用小商品,及时稻田地给进行补苗,这样成活率较高。在种植之后,需要对地滑进行施肥,促进健康茁壮成长,帝皇前期阶段需要水量比较大,应该勤浇水,在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发生腐烂。为了防止根皮损失较多,营养应该及时进行铲除,地黄病害主要发生在五月上旬,6月到7月之间最为严重,应该注意及时防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该避免使用高毒农药。在当年11月份左右,应该及时进行采收加工。
三、功效与作用
地黄主要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生地黄一般有滋阴养血养阴生津,一般在阴虚火旺,症状比较明显,导致口干烦躁,可以使用生地黄起到清热养阴作用,熟地黄主要作用是补血滋阴,一般用于肝肾两虚所导致阴虚火旺,可以用熟地黄来进行滋养肝脏。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有关地黄种植方法,功效与作用相关资料,希望以上资料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黄种植技术
一、生物学特征
1.生长发育特征:春天栽植,前期以地上部生长为主,8月后块根生长超过地上部。霜后地上部枯萎,自然越冬,当年不开花。田间越冬植株,第二年春天100%开花。
2.对环境的要求:生长需较高温度,但较耐寒。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约12%(土呈黄色)即可。8-9月块根膨大盛期,保持土壤适度潮湿,有助于高产。整个生长期需充足阳光;喜中性或微碱性、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喜肥,以有机肥最佳。
二、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选择平坦、肥沃,无荫蔽物,向阳,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壤土为好,忌连作,也忌前作为花生、豆类和芝麻。秋作物收获后施足基肥,耕深25-30cm,耙细。雨水多、较低洼的地区做高垄,垄距33-78cm,高25cm,耙细表面;较干旱地区,做130cm宽平畦。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根繁殖,也可提芽繁殖。①块根繁殖:日平均温达13℃时栽种,1日-21%为适种期,北京地区在4月上中旬,重庆地区在3月份,河南地区早春地黄4月上、中旬,晚地黄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新鲜无病、粗0.8-1.2cm的块根,截成5-6cm的小段作种材,最好随刨随种。土质肥沃时每1公顷栽5万-10.5万株;土质较瘦时每1公顷栽10.5-15万株。栽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3cm,每隔15-20cm放种材一段,覆土3-4cm,压实表土后浇水。栽后覆盖地膜,效果更好。②提芽繁殖:在苗高7-12cm时,将嫩苗从母株(种茎)上掰下,立即定植。此法节约块根,省工。
3.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无草即可,若有花蕾随时摘除。出苗1个月后,每667平方米施豆饼100kg或硫酸铵150-225kg,施于植株旁。若浇稀粪,应及时浇清水。出苗前保持土壤略湿润,出苗后少浇水,保持“黄墒”(土壤呈黄色)为宜。采取“三浇、三不浇”方法,即施肥后浇水,夏季雷阵雨后小浇凉井水,植株中午呈萎蔫状时浇水;天不旱不浇,中午地温、气温很高时不浇,天阴欲雨不浇。有积水要及时排除。
4.病虫害防治:①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部,发病盛期为7-8月雨季,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传染源。防治方法:选无病区留种;收挖前将地上部病残株收集彻底处理;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②地黄枯萎病:土壤和种栽带菌,为最初传染源。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地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忌与玄参、菊花等轮作;选用无病种材留种;增施磷、钾肥;注意排积水。③大豆胞囊线虫: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忌连作及以大豆等为前茬:温水浸种、土壤消毒等。④棉红蜘蛛:成、若虫吸食叶片汁液,在6月中旬和9-10月出现两个高峰。防治方法:收挖前清园处理病残体;与棉田相隔较远距离:发生期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三、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年9-10月地黄停止生长后即可收获。挖出块根,除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加工时,将鲜地黄放在火炕上慢慢烘焙,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堆1-2天,使其回潮后,再焙干即为生地。生地加黄酒50%,于罐内或其他容器内封严,放入水浴锅内加热炖至酒被吸尽,取出晒至上皮稍干即为熟地。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地黄种植技术是什么?我分享了地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一下吧。
地黄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
地黄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内,以免水渍烂根),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影响质量和产量,减少收入。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
“三北”地区栽培的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可于上冻前深耕30厘米左右,待翌年春季解冻后,每亩施堆肥500千克,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千克做基肥,然后浅耕15厘米左右,耙碎,整平,即可栽种。亦可采用畦田,一般畦宽1~1.2米,长10米,畦面要呈倾斜状,以防止积水。
地黄栽培技术二、地黄繁殖方法
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留存种栽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
1. 窖藏种栽。可于收获地黄时,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储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2. 大田留种。在收获时将留做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3. 先栽后移。春季栽的地黄,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做种栽的刨出,移栽到别的地块上,使其在田间越冬,待翌年开春后刨出来做种栽。
实践证明,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栽种前要对种栽进行严格挑选,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然后将其截成6厘米长的小段,并进行日晒,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按行距30厘米,内深15厘米,株距20~25厘米开沟,将种栽平放在沟内,然后覆土,稍压实。气温在20~24℃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栽30千克左右,种植8000~10 000株。
地黄栽培技术三、地黄栽培田间管理
地黄出苗后,若发现缺株,要及时补栽。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千克,或硫酸铵15~20千克(第二次可在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施入)。在追肥的同时,要中耕除草,但要浅锄、慢锄。中耕深度以不超过2厘米为宜,谨防伤害根茎和幼芽、嫩叶。当地黄茎叶长大并覆盖地面时,切忌用锄除草,可改用手拔。
在地黄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花蕾和分蘖,因药用根茎抽薹开花会消耗养分,因此,出现花蕾和分蘖要及时打掉,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地黄浇水要求比较严格,素有“三浇三不浇”之说。所谓“三浇”是指施肥后必须浇、天旱时必须浇、暴雨过后地温升高必须浇;所谓“三不浇”即地面不干不浇、天空阴暗不浇、中午炎热不浇。地黄不仅怕干旱,而且怕雨涝,下雨后田间积水过多时要及时排水,以防块茎腐烂。
地黄栽培技术四、病虫害防治
危害地黄的病虫害较多,要确保丰产丰收,必须随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以下几种病虫害:
1. 斑枯病和轮纹病。发病部位在叶面,病斑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可喷洒1∶1∶150倍波尔多液3~5次,效果明显。
2. 干腐病。发病部位为叶柄,严重时叶柄腐烂,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而死。播种时要选无病种栽,实行轮作。发病期间用50%胂·锌·福美双1000~1500倍液,连续浇灌数次,即可防治。
3. 花叶病。发病部位为叶面,病灶呈浅黄色圆斑,在发病地块喷洒25~50毫克/千克的土霉素溶液,效果较为明显。
4. 红蜘蛛。可用50%三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30%三氯杀螨矾与40%乐果1500倍液混合进行灭杀。
5. 地老虎和蝼蛄。可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穴防治。亦可按白砒、饴糖各1份,麦麸2.5份的比例,掺入适量水制成毒饵诱杀。
地黄栽培技术五、收获加工
春栽地黄一般于10月中下旬收获。采收时先将地面的部分割掉,然后挖出根部,抖掉泥土,即为鲜地黄。为便于储存和增加收入,通常要加工成干货,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日晒法,即将收下的鲜地黄摊在席子等晒具上,利用阳光晒一段时间,然后堆在室内闷几天,最后再摊开日晒,直至质地柔软、干燥时为止。二是烘干法,先按大小分等,并盖上席子或麻袋,然后放进烘干室内加温。开始时要求温度保持在65℃左右,两天后降为60℃左右,最后降至50℃左右。若温度过高,易焙吹(即被焙成外焦中空的废品);如果火力过小,又易焙流(即有糖浆状物质流出)。
烘烤1~2天后,要边翻边烘,待烘至根茎无硬心,质地柔软时取出堆闷使其发汗后,再烘至全干,即为干地黄。干货的规格是以个大、柔软、皮灰黑色、断面油润乌亮为最好。一等干货每千克在32支以内,二等在34~60支之间,三等在60支以上。加工好的干货要装入筐内,置于干燥通风处,并谨防潮湿和虫蛀。鲜地黄可用干砂土掩埋储存。
猜你喜欢:
1. 地黄的栽培技术
2. 种植地黄的技术
3. 如何种植地黄
4. 药材栽培技术有哪些
5. 地黄种植方法
6.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7. 玄参怎么种植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地黄如何种植?
地黄喜欢阳光充足、温度温暖的种植环境。对土地也有一些要求,不能种植在土壤坚硬的地方,会导致地下根系畸形。在低洼处种植地黄会造成根系过于湿润而腐烂,因此要选择土层较深的地方种植。选择好适合种植的地质后,在种植地黄前先翻整块地,尽可能去除有害杂质和害虫,然后先在土壤上撒底肥,翻一次地后再播种。种植块茎时,应选择一些生命体征较强的植物,以保证地黄的成活率。但播种需要干燥、浸种,以加快种子的出苗,从而保证种苗的方便统一管理。只有选择正确、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提高地黄的质量和产量。
还应注意种植地黄之间的密度,一般根据土壤的肥力程度进行管理。如果土地不肥沃,相对贫瘠,每株植物之间的距离应该在五厘米左右,如果是相对肥沃的土壤,植物之间的距离应该在十五厘米左右。根据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可以保证地黄的营养吸收,提高产量。地黄是一种需要大量养分的植物,所以种植时需要追肥两次。但是地黄对水分要求不高,可以正常浇水。浇水时,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和空气湿度的不同来安排浇水的频率和水量。
地黄前期需要大量水分,秦英浇水,后期地下根茎膨大,要节约用水。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地黄幼苗长出来后一个月左右,其地下块茎会分裂成两三个小芽。只要这些小芽从地里长出来,就应该拔掉,每株只留一个。有些不定芽不能生长存活,长到一定程度就会死亡。地黄根少,吸水性差。水分过多会导致根腐,所以只需要在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地黄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功效。但是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地黄毕竟是药。地黄凉。长期饮用,会引起寒气侵体。
地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地黄的种植效益主要根据它每亩的产量而定。产量高的效益自然就高,相反,产量低其价格自然也不足。如果一亩产量不足500kg的话,那么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会亏本。
通常一亩产量至少需要800kg才有利润空间,其效益在有4000元左右。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成熟的种植技术,保证地黄的生长,提高产量,扩大自己的种植效益。
地黄种植技术:
1、外植体的采集及处理
在秋季(9~10月)的时候挖取地黄地下直径约1.0 cm左右、无病虫害的健壮根茎,用洗涤灵和自来水冲洗干净,切成1.0~1.5 cm长的根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漂洗30 s,0.1%升汞消毒7~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
2、诱导外植体生长与分化
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用灭过菌的剪刀或解剖刀去除接触过消毒液的断面,露出新鲜组织。将根段及时接种到培养基MS 6-BA 0.05~2.0 mg/L NAA 0.01~0.5 mg/L上。
注意不要下端朝上。接种好的材料在温度24℃左右、光照12 h/d、光照强度1 500 lx下进行培养。接种1周后,开始在根上露出黄绿色芽点,15 d左右长出不定芽,30~40 d后芽长到2.0~3.0 cm。
3、继代增殖
将上述芽苗取下,接种到培养基MS6-BA1.5 mg/LNAAO.1 mg/L上,10 d后芽苗基部产生芽丛(3~5个),20~30d后新芽长至1.0~2.0 cm左右。每30d左右继代一次,增殖系数控制在3倍左右,在保持芽苗良好增殖同时,获得壮苗。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鲜地黄性凉,凡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忌食,另外寒性体质的人也尽量不要食用,对于阴虚肠躁便秘不可食用,否则会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2、鲜地黄忌与萝卜,葱白,薤白,韭白一同食用;地黄忌用铜铁器皿煎服。
3、鲜地黄虽可以降火气,但是切莫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是会物极必反,对于一些本身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鲜地黄泡的水会导致败血,所以且喝且留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鲜地黄
种植地黄方法
(1)选地 地黄性喜阳光充足、干燥而温暖的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差,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多、地势高燥、能排能灌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中生长,黏土则生长不良。忌重茬,收获后,需隔5~6年才能再种。前茬以蔬菜、小麦、玉米、谷子、甘薯、山药为好,而忌芝麻、花生、棉花、油菜、豆类、白菜、萝卜和瓜类等作物,因这些作物易发生根线虫病和红蜘蛛。同时,南北临地不宜种高秆作物。
(2)整地 栽种春地黄(早地黄)的土地,应于秋收之后,深耕30厘米,结合深耕每667米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4000千克,让土垡越冬风化,以提高肥力,减少害虫和杂草;翌春解冻后,深耕细耙,做到上虚下实,整平做畦。可根据地势高低和排灌需要,做成平畦或垄栽。平畦宽120厘米,高15厘米,畦间距30厘米。垄作,垄面宽60厘米,便于灌溉。
栽种麦茬地黄(晚地黄)的土地,可在夏收之后施足底肥,深耕细耙,平整做畦,然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