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水杨梅的介绍
草本水杨梅,别名:路边青水杨梅等,拉丁学名:Geum aleppicum Jacq.蔷薇目、蔷薇科、路边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簇生,茎直立,叶大小极不相等,花序顶生,疏散排列,花梗被短柔毛或微硬毛,花瓣黄色,聚合果倒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无毛,顶端有小钩;果托被短硬毛,长约1毫米。花果期7-10月。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云南、西藏等地,广泛分布北半球温带及暖温带。生在山坡草地、沟边、地边、河滩、林间隙地及林缘,海拔200—3500米。具有药用价值,也可作观赏花木。
谁知道这种野草叫什么名字?
软毛水杨梅,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别名:水杨梅、地椒、头晕药、蓝布正、路边香、卜地香、凤凰窝、换骨丹、南布正、毛通经、虎掌叶、小益母、香鸡归、老蛇骚、路边黄、乌骨鸡、草水杨梅、中华水杨梅、五气朝阳草、大仙鹤草、大路边黄、头晕草、大疮药、龙须草、瘦狗还阳、萝卜解、蝴蝶菜、水白菜、水儿惊风草、草本水杨梅。
形态:柔毛路边青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须根簇生。茎直立,被黄色短柔毛及粗硬毛。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1-2对,其余侧生小叶呈附片状,连叶柄长5-20cm;叶柄被粗硬毛及短柔毛;顶生小叶最大,卵形或宽卵形,浅裂或不裂,长3-8cm,宽5-9cm,先端圆钝,基部阔心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大圆钝或急尖锯齿,两面绿我,被稀疏糙伏毛,下部茎生叶3小叶,上部茎生叶为单叶,3浅裂;茎生叶托叶草质,边缘有不规则粗大锯齿。花两性;花序疏散,顶生数朵,花梗密被粗硬毛及短柔毛;花直径1.5-1.8cm;萼片三角状卵形,副萼片狭小,比萼片短,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花盘在萼筒上部;雌蕊多数,彼此分离;花柱丝状,顶生,柱头细小,上部扭曲,成熟后自弯曲处脱落;心皮多数。聚合果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光滑,先端有小钩,果托被长硬毛。花、果期5-10月。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日本水杨梅(Geum japonicum)民间用作利尿药,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即为水杨梅甙。
草本水杨梅的栽培技术
管理: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一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型均衡美观。遇干旱天气,需灌水1~2次。
病虫害防治:易发生黄化病和煤污病。黄化病施3%~5%硫酸亚铁水溶液防治;煤污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介壳(qiao)中危害,用50倍机油乳剂喷杀。
草本水杨梅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须根簇生。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开展粗硬毛稀几无毛。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2-6对,连叶柄长10-25厘米,叶柄被粗硬毛,小叶大小极不相等,顶生小叶最大,菱状广卵形或宽扁圆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心形至宽楔形,边缘常浅裂,有不规则粗大锯齿,锯齿急尖或圆钝,两面绿色,疏生粗硬毛;茎生叶羽状复叶,有时重复分裂,向上小叶逐渐减少,顶生小叶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顶端常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茎生叶托叶大,绿色,叶状,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粗大锯齿。花序顶生,疏散排列,花梗被短柔毛或微硬毛;花直径1-1.7厘米;花瓣黄色,几圆形,比萼片长;萼片卵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副萼片狭小,披针形,顶端渐尖稀2裂,比萼片短1倍多,外面被短柔毛及长柔毛;花柱顶生,在上部1/4处扭曲,成熟后自扭曲处脱落,脱落部分下部被疏柔毛。聚合果倒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无毛,顶端有小钩;果托被短硬毛,长约1毫米。花果期7-10月。
水杨梅有哪些特征?
水杨梅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年老的根丛中常有短而大的根茎,须根多。根生叶具长柄,叶片羽状分裂,裂片大小不一,顶裂片特大,卵状圆形或心形,先端钝,多3裂,基部心形至广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略淡,两面散生短柔毛;茎生叶卵形至广卵形,浅3裂或深3裂;托叶叶状,有粗齿牙。花1至数朵,生于枝端;萼5片,与副萼片间生,萼片三角状披针形,外面密被毛,副萼片极小,线形;花瓣5片,黄色,圆形或广椭圆形,平展,与萼片等长;雄蕊、雌蕊均多数。瘦果,散生淡黄色粗毛,具长而先端钩曲的宿存花柱。花期4~6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阴、路旁或水沟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水杨梅又名细叶水团花、水杨柳,为茜草科水团花属落叶小灌木。株高1.5米左右,树干苍老,枝条细长,树皮灰白色。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叶色翠绿,新叶带有红晕,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尤为明显。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褐色,6月至7月开放。蒴果长卵状楔形,9月至10月成熟。用其制作盆景具有根干苍劲古朴、叶片细小稠密、色彩靓丽等特点。蔷薇科水杨梅属各种多年生植物。约50种,多分布於南、北温带或北极。有些开白色、红色、橙黄色或黄色花的种被栽培观赏。通常不高於60公分(2呎);叶多基生,复叶、深裂或具缺刻。花径约2∼3公分(约1吋),单生或聚生成小簇。
及根(水杨梅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形态特征;水杨梅,落叶小灌木,高1-1.5m。小枝细长,红褐色,被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柄极短或无;托叶2,与叶对生,三角形;叶纸质;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侧脉稍有白柔毛。头状花序球形,顶生或腋生,盛型 直径1.5-2cm;总花梗长2-3cm,被柔毛;花萼简短,先端5裂;花冠管状,长5-10mm,紫红色或白色,先端5裂,裂片上部有黑色点;雄蕊5,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超出花冠1倍以上。蒴果楔形,长约3mm,成熟时带紫红色,集生成球状。种子多数,细小,长椭圆形,两端有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和生长期环境;分布江苏、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等地。生在浅溪中、溪边石滩、沙滩、山涧石缝中。
采季;根全年可采,叶春季到秋季。
功效和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活血散阏;抗肿瘤等。
1、跌打损伤:鲜根二两,水煎冲红糖、黄酒服。
2、外伤出血:鲜叶或花,捣烂外敷。
3、疖肿、下肢溃疡:鲜根皮或加盘骨草鲜全草,加白糖捣烂敷患处。同时用根25---50克水煎服。
4、肺癌:鲜根50克,鲜山海罗50克水煎服。
5、湿热泄泻、痢疾、湿疹、、风火牙痛:根5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