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芹(泽芹多摩雄)

更新时间:2023-03-01 12:10:40 阅读: 评论:0

苟草为何物?详尽者得高分

  大哥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了
  你看看吧能不能帮到你什么

  苟,苟草也。——《说文》
  山海经 苟草,服之美人色。
  苟草黄花碧绿 吃了它可以使人美丽
  类似像青苔一样攀附于物很难剥离。因此具有很强烈的比喻意义,即执着、执迷。
  香藁本也名曰苟草或曰苞草

  藁本百科名片
  藁本藁本(学名:Ligusticum sinen)为伞形科藁本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湿肢节痹痛。
  中文名称: 藁本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科: 伞形科
  属: 藁本属
  分布区域: 中国大陆的四川、陕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浙江
  拉丁学名: Ligusticum sinen
  命名者: Oliv.

  ɡǎo běn
  简介
  【英文名】 RHIZOMA LIGUSTICI
  【拉 丁 名】Rhizoma Ligustici
  【别名】香藁本、藁茇,鬼卿,地新,山苣,蔚香,微茎,蒿板,藁本,山园荽,辽藁本,家藁本,水藁本,火藁本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状】
  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cm ,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1小时后,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0:6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具塞离心管中,精密加入甲醇5ml,称定重量,冷浸过夜,超声处理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吸取上清液,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50%。
  【性味归经】辛,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术、羌活等配伍应用。
  (2) 同属植物藁本L.sinen Oliv.的根茎亦药用。
  【摘录】《中国药典》
  (《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①藁本,又名:山园荽(《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基生叶三角形,长8~15厘米,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叶脉上有乳头状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深裂,先端渐尖;叶柄长9~20厘米;茎上部的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羽状细裂,远较伞梗为短;伞梗16~20个或更多;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小伞梗纤细,长不超过1厘米:小总苞线形或狭披针形,较小伞梗为短;花小,无花萼;花瓣5,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2室。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条果棱,棱槽中各有3个油管,合生面有5个油管。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润湿的水滩边。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②辽藁本,又名:家藁本、水藁本。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茎直立,通常单一,中空,表面具纵棱,常带紫色。基生叶在花期时凋落;茎生叶互生,在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全形为广三角形,通常为3回3出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上面绿色,沿脉有细微的乳头突起,下面灰绿色;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鞘状,2回3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少数,早落;伞梗6~19个;小总苞片锥形,10枚左右,花梗20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椭圆形;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条果棱,果棱具狭翅,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1~2个,合生面有油管2~4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缘,以及多石砾的山坡林下。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③火藁本
  形态与辽藁本相似,但根较粗大。叶为3~4回3出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无总苞或有1~2枚总苞,白色,披针形,比伞梗短,花药绛红色。果实油管在背棱上有1个,侧棱上有2个,接合面上2个。
  分布东北地区。
  【采集】春、秋采挖根茎及根,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药材】①藁本
  又名:西芎藁本。为植物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长3~8厘米,直径0.7~3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表面具纵直沟纹。下侧着生多数支根和须根(商品多已除去),支根直径约1~5毫米,上有纵沟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残痕,外皮易剥落。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以身干、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等地亦产。
  ②北藁本
  为植物辽藁本及火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呈不规则的柱状或圆块状,常分歧,纵向及横向生长均有,长约1.5~6厘米,径0.5~1.5厘米;顶端有残留茎基,有时下陷呈空洞状;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密生细长弯曲的根,有突起的节及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可见散生的棕色分泌腔,中央有髓。根长约1~5~10厘米,径约2~5毫米。表面有纵皱及横纹,并有须根痕,外皮易剥离;较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气特异而芳香,味苦辛。以身子、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亦产。
  某些地区作藁本入药的尚有下列几种:云南产的黄藁本为同属植物滇藁本的根。新疆所产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新疆藁本的根。江苏产的山藁本(又名:土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泽芹或骨缘当归的全草。
  【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泽芹鲜草含挥发油0.4%。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藁本中性油用1/10、1/5 半数致死量的剂量(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 为70.17±4.95g(生药)/kg)灌胃,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兴奋,加强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延长热板反应时间,降低实验性发热兔体温及正常小鼠体温。②抗炎:藁本中性油1/10、1/5 半数致死量剂量(半数致死量同上)灌胃,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③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藁本中性油1.4×10-3-5.6×10-3g/ml能抑制兔和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收缩肠管的作用;70、140g/kg灌胃,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也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7×10-3-14×10-3g/ml抑制兔离体子宫,并能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

  1.抑菌作用

  15%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许兰氏毛菌等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2.镇静、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

  2.1.藁本中性油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及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性兴奋,能加强硫贲妥钠的催眠作用,能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歪反应及明显延长热板反应的时间,并降低致热动物的体温及正常小鼠的体温,还能对抗二甲苯炎症。
  2.2.藁本中性油能抑制醋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及组胺提高大鼠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摘除肾上腺大鼠注射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但不能抑制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增生,也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其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抗炎作用。
  2.3.藁本中成分之一阿魏酸(Ferulicacid)能减少扭歪反应及延长环己烯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此外,另一成分藁本内酯具有镇静、催眠、降温以及抗氯胺酮兴奋作用。

  3.平滑肌作用

  3.1.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藁本中性油有抑制离体兔小肠收缩振幅、抑制离体豚鼠回肠张力,抑制离体兔子宫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引起的肠活动兴奋,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肌张力增变;还可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果表明,藁本中性油具有抑制肠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3.2.平喘作用

  3.2.1.藁本内脂的平喘作用:给豚鼠腹腔注射0.14ml/kg 藁本内酯能缓解组织胺与乙酰胆碱的致喘反应,其效力约与氨茶碱50mg/kg相仿,在豚鼠肺溢流实验,静脉注射藁本内酯 0.08ml/kg能对抗组织胺2-10μg/kg所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藁本内酯不仅对豚鼠离体气管条有松弛作用,而且对乙酰胆碱、组织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该作用不能被心得安所阻断。藁本内酯对豚鼠肺、肠组织内cAMP及cGMP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认为有可能作用于平滑肌本身。
  3.2.2.苯酞及其衍生物的平喘作用:苯酞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内酯、丙烯基夫内酯、正丁烯夫内酯及正丁基夫内酯对动物气管平滑肌均具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其作用强度最终无明显差异,认为正丁烯夫内酯及其同系物的平喘作用,为其母核苯酞所具有,六种化合物的作用速度与其化学结构之间,似有规律性变化,其中以苯酞和乙烯基内酯为最快,随着侧链的增长似有减慢的趋势。不具双键的正丁基夫内酯作用速度较具有双键的正丁烯夫内酯为快。苯酞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非通过兴奋气管平滑肌上β-受体或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介质所引起。其与M一胆碱受体和组胺受体关系不大。苯酞可迅速而显著地对抗氯化钡的作用,表明它可能是直接作用使气管平滑肌松弛。上述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炮制】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药性论》:"微温。"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温。"
  【归经】入膀胱经。
  ①《珍珠囊》:"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经。"
  ②《本草求真》:"入膀胱,兼入奇督。"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 据其生长习性,选适宜地块,耕翻20厘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圈肥或土杂肥2 000千克,整细耙平,作成宽1米左右的平畦,畦间挖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 用种子或根芽繁殖,生产上以根芽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 春播于4月上、中旬,冬播于封冻前,按行距20厘米升2厘米深的沟,选饱满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稍作镇压,浇水,秋种一般当年不出苗,每亩用种1-2千克。
  (2)根芽繁殖 于早春萌发前或晚秋地上部枯萎后,将根刨出,按大小分株,一般每墩可分3-4株,分好后按株行距15厘米×10厘米,开10厘米左右深的穴,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实,浇水,春栽覆土至根茎上2-3厘米,秋栽宜4-5厘米。春栽10 - 15天出苗,秋栽翌年春发芽。
  3.田间管理
  (1)排灌、除草 苗期注意及时浇水,并中耕除草、松土。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2)间苗、定苗 苗高3-4厘米时可适当问苗、补苗,待苗高7-8厘米时定苗。
  (3)施肥、间作 早春返青后,可适当施入土杂肥,每亩1500千克,开沟施入或用10千克尿素结合浇水施入,8月上旬生长盛期可适施腐熟圈肥或厩肥2 000千克,配施15千克过磷酸钙做成复合肥施入。为增加经济收入,可于沟间适当间作玉米,且可作为遮荫、保湿之用。
  功用主治】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
  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
  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
  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
  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
  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
  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
  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
  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血虚头痛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闾茹。"
  ②《药性论》:"畏青葙子。"
  ③《本草经疏》:"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
  [编辑本段]【选方】
  ①治寒邪郁于足太阳经,头痛及巅顶痛:藁本、川芎、细辛、葱头。煎服。(《广济方》)
  ②治一切风偏正头痛,鼻塞脑闷,大解伤寒及头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川芎、细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为末,每药四两,入煅了石膏末一斤,水和为丸,每一两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济方》白龙丸)
  ③治胃痉挛、腹痛:藁本五钱,苍术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疥癣:藁本煎汤浴之,及用浣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⑤干洗头屑: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掺发内,明早梳之,垢自去。(《便民图纂》)
  ⑥治鼻上面上赤:藁本研细末,先以皂角水擦动赤处,拭干,以冷水或蜜水调涂,干再用。(《鸡峰普济方》藁本散)
  临床应用】
  治疗神经性皮炎,用50%藁本注射液于病损处皮下注射。一般每个病损每周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如病损较多,或范围较大,可每日轮流注射,以便每周内每个病损均能注射2次。每次注射后的晚间,局部可用热敷,避免形成硬结。经治139例,观察1~4个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不痒)46例,显效(皮疹2/3以上消退,无明显痒感)44例,有效(皮疹部分消退,仍有一定痒感)4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5%(其中6例曾并用少量0.5%氢化可的松乳剂)。一般在注射2~4次后痒感减退,逐渐好转;病损较小者8~10次可痊愈,最多达20次。在治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有过敏现象,或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有的注射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可对症处理。发生过敏者应停药。
  [编辑本段]【名家论述】
  ①张元素:"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与木香同用,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与白芷同作面脂,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②《本草汇言》:"藁本,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故治风头痛,寒气犯脑以连齿痛。又能利下焦之湿,消阴障之气,故兼治妇人阴中作痛,腹中急疾,疝瘕淋带,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大抵辛温升散,祛风寒湿气于巨阳之经为专功,若利下寒湿之证,必兼下行之药为善。"
  ③《本经逢原》:"今人只知藁本为治颠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瘕,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大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侯,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痊,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
  ④《本草求真》:"藁本,书言能治胃风泄泻,又治粉刺酒齄,亦是风干太阳,连累而及,治则与之俱治,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性颇有类于芎藭,皆能以治头痛,然一主于肝胆,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一主太阳及督,虽其上下皆通,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
  ⑤《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伸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巳,疝瘕可除。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瘕急痛,非其治也。《别录》谓辟雾露润泽者,温升助阳,能胜寒湿,此即仲景所谓清邪中上之病,亦即经言阳中雾露之气也。又谓疗风邪嚲曳,则风寒袭络,而经掣不仁,步履无力之症,庶几近之,亦有阴虚无力,痿躄不用,而肢体嚲曳者,则更非风药所可妄试。"
  [编辑本段]药(毒)理学
  急性毒性试验用寇氏法求得小鼠灌胃藁本中性油72小时,半数致死量为70.17±4.95g/kg(按生药计算)。
  大哥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了
  你看看吧能不能帮到你什么

水生花卉有哪些

水生花卉有:荷花、睡莲、王莲、鸢尾、千屈菜、萍蓬等。

按其生长习性,水生花卉可分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的宿根和球根草本。一年生草本主要有芡实、水芹、黄花蔺、雨久花、泽泻、苦草等。多年生宿根类主要有旱伞草、灯心草、睡莲、莼菜、荇菜等。多年生球根类主要有慈姑、芋属等。

按其生活方式与形态及对水分要求的不同,水生花卉又可分为挺水型、浮水(叶)型、漂浮型与沉水型。
(1)挺水型
挺水型水生花卉的植株一般较高大,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茎叶之分,茎直立挺拔,仅下部或基部根状茎沉于水中,根扎入泥中生长,上面大部分植株挺出水面。花开时挺出水面,甚为美丽,是主要的观赏类型。有些种类具有根状茎,或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生长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处。一般水深1-m,少数至沼泽地。最具代表性的即为大家非常熟悉的荷花、黄菖蒲、水葱、慈姑、千屈菜、菖蒲、香蒲、梭鱼草、再力花等,常用于布置水景园水池、岸边浅水处。此外,挺水型水生花卉生活在湿地常见的还有广东万年青、花叶万年青、海芋、莎草、刺芋、泽芹、泽泻等。

水生花卉,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水中的观赏植物。通常这些植物的体内细胞间隙较大,通气组织比较发达,种子能在水中或沼泽地萌发,在枯水时期它们比任何一种陆生植物更易死亡。水生花卉,集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于一体,在现代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园林花卉事业的迅速发展,水生花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水生花卉大多数都喜欢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干燥,一且失水植株极易死亡。沉水类还要求较好的水质,水的透明度差,会影响生长。

沼泽植物群落分为几种?

芦苇-苔草群落。形成初期以芦苇为主,后有苔草侵入,由于常年积水,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以种子植物为主,伴生有少量的苔藓及蕨类。代表植物有芦苇、小叶章、小白花地榆、苔草和箭叶蓼等。

香蒲-芦苇群落。主要分布于河滩地,常见的植物有香蒲属的各种植物,如宽叶香蒲、狭叶香蒲及普氏香蒲等。群落的外貌为绿色,夏秋季节,果穗为褐色,除了香蒲外,芦苇也不少,其他植物有戟叶蓼、箭叶蓼、节蓼及杉叶藻等。

塔头沼泽群落。形成以塔头苔草为优势种形成斑点状的草丘,盖度为90%以上。伴生植物有小叶章、水蓼、狐尾藻等。

菖蒲群落。分布于查干湖附近的河滩洼地和中小河流的旧河道中。群落的地表有薄层的积水,土壤以淤泥沼泽土为主。植物种类较为贫乏,菖蒲为建群种。伴生植物有苔草、泽芹、水蓼、地瓜儿苗及箭叶蓼等。杂类草群落。主要分布于低海拔的林间空地或谷地的边缘。在草原区形成斑块状的分布,没有明显的优势植物,其中多为双子叶植物,花大,色泽鲜艳,五彩缤纷。俗称为“五花草塘”或“狗肉地”。主要植物有地榆、蚊子草、风毛菊、野豌豆等。


什么植物可以用来做香料

香料植物科属列表 百合科:芦荟 蒜 铃兰 风信子 洋葱 菝葜 柏科:侧柏 园柏 杜松 刺柏 败酱科:甘松 缬草 马蹄香 报春花科: 灵香草 排草 豆科:紫穗槐 油楠 金合欢 三叶草 葫芦巴 甘草 银白金合欢 落花生 尖叶香泻树 罗望子 黑香豆 黄香草木樨 杜鹃花科:头花杜鹃 兴安杜鹃 冬青 滇白珠 番荔枝科:依兰 鹰爪花 卡南加 橄榄科:橄榄 没药 乳香 含羞草科:儿茶 鸢尾科:香根鸢尾 番红花 鸢尾 玄参科:毛蕊花 大叶石龙尾 龙胆科:奇拉塔獐牙菜 龙胆 睡菜 马鞭草科:兰香草 牡荆 蔓荆 蒙古莸 毛球莸 马鞭草 防臭木 马兜铃科:北细辛 细辛 蛇根马兜铃 山草果 木兰科:八角茴香 白兰花 黄兰花 紫玉兰 野八角 木犀科:丁香 素馨 茉莉 桂花 暴马丁香 大花茉莉 蔷薇科:玫瑰 杏 苹果 樱桃 墨红 山楂 洋李 ?? 复盆子 草莓 木香 茜草科:小果咖啡 栀子 茄科:辣椒 烟草 夜香树 樟科:云南樟 黄樟 月桂 山胡椒 乌药 山苍子 玳玳花 杨叶木姜子 斯里兰卡肉桂 猴樟 川桂 新樟 柚 樟 岩桂 檫树:阴香 柴桂 香桂 芸香科:柠檬 甜橙 枳 球花毛麝香 中国肉桂 香柠檬 白鲜 圆柚 佛手 红桔 九里香 芸香 花椒 弥陀香橙 白柠檬 苦橙 香橙 香橼 金柑 黎檬 竹叶椒 菊科:黄花蒿 茵陈蒿 蒙古蒿 艾蒿 苍术 菊苣 菊花 云木香 蒲公英 土木香 加拿大飞蓬 蜡菊 金盏花 万寿菊 孔雀草 艾菊 千叶蓍 艾纳香 飞机草 兰科:墨兰 香荚兰 禾本科:毛鞘茅香 香根草 柠檬草 橘草 扭鞘香茅 芸香草 香茅 玉蜀黍 爪哇香茅 大麦 甘蔗 胡椒科:海风藤 胡椒 小叶爬岩香 蒌叶 胡桃科:山核桃 胡桃 忍冬科:接骨木 金银花 桦木科:甜桦 白桦 姜科:砂仁 沙姜 小豆蔻 高良姜 姜 大高良姜 姜黄 蓬莪术 草果 山奈 伞形科:小茴香 莳萝 芫荽 辽蒿本 胡萝卜 泽芹 当归 茴芹 变豆菜 小窃衣 红柴胡 北柴胡 旱芹 印度莳萝 桑科:无花果 啤酒花 石蒜科:水仙 晚香玉 松科:红松 马尾松 铁杉 臭冷杉 西藏长叶松 松萝科:丛生花树 橡苔 檀香科:檀香 红檀香木 桃金娘科:柠檬桉 丁香 蓝桉 大叶桉 番石榴 香桃木 众香树 金栗兰科:珠兰 银钱草 鱼子兰 金缕梅科:枫香 苏合香 锦葵科:药蜀葵 黄葵 玫瑰茄 如果更专业的话可寻找朱亮峰,陆碧瑶,李宝灵等编著《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一书,海南出版社,1993。

用作香料的植物有什么

【常用香药类】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于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大致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
等症。为妇科良药。

(8)荆芥: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广。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科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2] 。
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砂仁

(19)良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良姜

(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花椒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
孜然

(23)胡椒,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
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
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

(24)甘草,又名甜草,属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
注:多食令人呕吐。

(25)罗汉果,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
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26))香茅,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橙皮又称黄果皮,是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剥下的果皮经过晒干或烘干而成。  香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可作为健胃剂。橙皮很早就是中药的一种,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经。治咳嗽化痰。。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3840720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泽芹(泽芹多摩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泽芹(泽芹多摩雄).pdf

标签:多摩   泽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