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插花作品
中国插花(chinefloarr)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ikebana)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象征意义
中国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风,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此作品为传统插花倾斜式花瓶插花,传统插花花艺有六大容器分别为:瓶、盘、缸、碗(钵)、篮、筒。
此作品为传统插花花艺中的筒花,在竹筒的上下孔里插上与自己主题相贴切的花材,要求俯仰呼应,错落有致,主题突出。
作品自然典雅,端庄大方,属于水平式传统插花艺术。中国传统插花有以下四种形式:即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下垂式。
插花作品的名称和意义
名字,盛夏,寓意,花朵向四面绽放,各自发展,但是都是出自一个整体。体现生命的顽强与朝气蓬勃。
拓展资料:
插花(floarr),亦可称为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细铁丝绑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衬叶,都用缠上绿胶带的细铁丝缠好后再造型。另一种是用专用花托,内有花泥,将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内,此法比较简便省事。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插花
优秀的插花作品有哪些?
1、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2、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3、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4、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5、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6、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7、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历史其实就是“型”的历史,以室町时代的“直立花”为起点,花型的改变经历了江户时代前半期的“立花”,后半期的“生花”,明治时代的“盛花”,昭和时代的“自由花”,二战后的“造型花”……每个时代都创造了各种新的花型。
虽然顺应时代的要求诞生了多种崭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们并没有抛弃旧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一下各个时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时间:室町时代
▲ 主要用途:和式会客间装饰物
▲ 表现特点:中心位置垂直竖立一根枝条,称为“真”,然后在其周围添加应季的花草作为辅助,这些辅助称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风格偏重于自然风。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态,随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随性是当时的主流。进入室町时代后,在和式风格室内装饰的担当者中,出现了专门对花艺设计表现出特殊才能的群体,他们确立了花的构成论,最大限度表现自然花卉的个性,在选定的花器中将自然之美重新组合构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插花由无规则的自由表现演变为按照统一规定设计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构了东山文化的将军足利义政,作为强大的后援支持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当时活跃的花道家,有池坊专应(1482-1543)和拥有阿弥称号的文阿弥。这两位名人一直作为竞争对手被人们比较评论。池坊专应偏重于对达官显贵展示花艺,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花艺理论宣传推广,著有《池坊专应口传》等影响深远的著作。而文阿弥的花作偏重于当时的世俗风气,表现出的意境是将自然完整地再现于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与书院插花
▲ 时间:江户时代
▲ 主要特点:豪华、繁复、华丽
立花図屏风(江戸时代)
背景: 室町时代的直立花虽然只是和式房间装饰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在当时,插花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鉴赏品评。通过增加花材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创作,于是诞生了与大名官邸书院相得益彰的富丽花型“立花”。发展:起初仅仅在直立花中起辅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种类逐渐多样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请、正心、见越、流枝、前置”这七个特有的构成要素,也成为“七道具”。因为每根枝条都有各自的含义作用,于是形成了“役枝”这个概念。之后,在江户时代后半期,诞生了在大型的枝干上嵌入枝条的手法,称为“胴作”。原有的七种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制作手法,发展成为表现形式更加充实丰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个圆形的设计。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后从中心向前后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围延伸扩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显露于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条都要求笔直挺立,需要去掉多余的枝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虽然立花通常使用体型较高的瓶状花器,但也会使用广口、上端为水盘设计的特殊花器。在水盘中铺满砂砾之后创作的立花成为“砂物”,砂物也属于立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池坊550年祭复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为了支持立花的创作,后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宫中频繁举办立花展会。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专好(1570-1658),创作了当时堪称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创作的富春轩仙溪等。代表书籍:在元禄期(1688-1704),立花逐渐在富裕的市民阶层流行开来。民间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为代表的含有大量图片的书籍,促进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当时还成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课程。
▲ 生花
▲ 时间:江户时代后半期
▲ 特点:简洁、以儒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天、地、人”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风 江戸时代初期の作品 苍风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引领时代进步的不再是特权阶级而是富裕的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兴文化的重要推手。复杂的立花难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诞生了仅由三根役枝构成了简洁花型。生花的特点:在当时,这种新的花型被称为“生花”(读作IKEBANA),而之后“IKEBANA”这个词演变为日本插花艺术的总称。由此可见,这种“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区别于日本插花艺术总称,江户时代后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场合中,虽然仍写作“生花”,但一般读为“SEIKA”或“SYOUKA”。与“立花”一般制作成圆形不同,生花一般制作成竖着分割的半圆形。与“立花”相同,三根枝条的根部要除去多余的枝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立于水际之上。但是,与立花笔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倾斜30°,这是生花的一大特征。
生花的组成: 虽然生花的重要构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为各流派的手法相异,三根枝条的具体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为序,池坊称为“真、副、体”,古流称为“真、流、受”,未生流称为“体、用、留”,远州流称为“真、行、留”等等。然而,这里只是单纯的称呼上的不同,在它们的含义中都能捕捉到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意味。三根枝条的长度比例,在各个流派的具体实践中也是有差别的。
左:池坊生花,右:龙生派生花
▲ 盛花:新兴植物的运用
▲ 时间: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
▲ 特点:扁平的广口水盘中制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脚在水平方向平铺开
背景: 随着明治时代的文化开放,西洋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风俗大量传入日本,花艺设计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洋的园艺植物逐渐流入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当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绵长、弯曲的枝条。而西洋的园艺植物相比长度较短,过于笔直、缺乏变化,显得较为单调。如何将外来的植物更有效地运用于花道作品中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广口水盘中创作鲜花的崭新花型---盛花应运而生。
▲ 自由花:运用植物的艺术
▲ 时间: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点:抽象、自由、以强调创作思想为核心
背景: 与大正民主运动相呼应,美术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个性的风潮。在这一历史洪流中,从大正时代开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强调创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现并开始流行。发展:当时的花道家们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画家、艺术大师们的理论和抽象绘画手法中汲取精华,确立了如点、线、面三要素的构成设计理论。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干燥花素材,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种奇异素材开始大量使用在花艺创作上。
左为插花作品,右为美国抽象派画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设计为特征,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立花、生花,需要役枝来决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个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为、毫无章法的无流派产物,它是一种新的花型,需要从专门的花艺教室习得。
▲ 造型花:前卫插花
▲ 时间:大正时代末期
▲ 特点:雕塑艺术,使用金属、石头、玻璃等大胆元素
敕使河原苍风 「古事记连作 鸟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时代末期在美术界兴起的前卫美术运动也同样席卷了花道界,对过度囿于古典型式、缺乏独创性、陷入形式主义、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质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园设计师、评论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苍风(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导传统花道的解体。花道艺术近代化的这股洪流与战后前卫插花艺术相交融,积极地使用金属、石头等大胆的元素,并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间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鲜花仅使用石膏涂抹枯枝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抛弃植物素材,利用铁制品构架的作品登场。“这还能称之为花道吗?”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日本前卫插花艺术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请点击链接)发展:前卫插花艺术运动结束于超越现实的“造型花”。“造型花”虽然处于“自由花”延长线的位置上,但更准确地说,“自由花”是抽象的绘画,“造型花”是雕塑艺术。现在,前卫插花运动已经告一段落,更倾向于对古典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宫城県支部展「花回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艺术: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经历了直立的“立花”,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发展的“盛花”,以及重视创作者个性的“自由花”以及前卫插花运动中的雕塑艺术“造型花”这一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产生的花道之型,无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观的体现。
未生流作品
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及审美的变化等,都在促进花道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们希望在之后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绍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爱花道的朋友与我们互动,提供斑斓的想法,携手相勉。
急求一个插花作品制作过程的介绍,最好是图文并茂,很急,拜谢了~
适合做插花作品古诗词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1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
13、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1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372972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插花作品(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插花作品(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