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罐的介绍
朝天罐,别名:高脚红缸、罐子草、线鸡腿、大金钟、公石榴、倒水莲、阔叶金锦香,拉丁文名:Osbeckia opipara C. Y. Wu et C. Chen. 野牡丹科、金锦香属灌木,高0.3-1(-1.2)米;茎四棱形或稀六棱形,被平贴的糙伏毛或上升的糙伏毛。叶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具缘毛,两面除被糙伏毛外,尚密被微柔毛及透明腺点,蒴果长卵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坛状,中部略上缢缩,被刺毛状有柄星状毛。花果期7-9月。1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这种葫芦形状果实的药叫什么名字?
朝天罐
Osbeckia opiparaC. Y. Wu et C. Chen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金锦香属
别名:朝天罐昂天盅大金钟倒水莲蜂窝草高脚缸高脚红缸
长在浙南山上的野果外观象山楂果子里面都是毛是什么野果
假朝天罐的药用价值
【药 名】:假朝天罐
【拼 音】:JIACHAOTIANGUAN
【来 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主 治】:用于淋病、疯狗咬伤、痢疾、痢疾、风湿关节肿痛。
【性味归经】:涩,凉,大肠、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别 名】:盅盅花、罐罐花、痢疾罐(《贵州》)、茶罐花、酒罐根、酒瓶子果、尿罐草、朝天罐、火炼金丹、小红参(《云南》)、柯摆奎(《云南阿昌族语译音》)、买打亥弯(《云南德宏傣族语译音》)、把波(《云南布朗族语译音》)、江作龙(《云南佤族语译音》)、阿不答石(《云南河口瑶族语译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广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西藏。
【拉丁名】:植物假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Triana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阿昌药】抠坝亏:果或根主治白带,痢疾《民族药志一》。【白药】根及果治急性胃肠炎,菌痢,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吐血,月经不调,白带《大理资志》。【彝药】根用于虚痨咳嗽,筋肉拘挛,下肢酸软,小便失禁,带浊恶臭,肛肠脱垂《哀牢》。【侗药】片果子公:全株治痢疾,肠炎腹泻,肺结核《桂药编》。蚂登腺:功用同《桂药编》《民族药志一》。Demh aiv yaenl:根主治腹泻《侗医学》。上江鹅:治疗夜盲,胃虚寒痛,小儿疳积[43]。【傣药】哥搞囡: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瘙痒《傣医药》。买打核弯(德傣):根治疗胆囊炎,肝炎《滇药录》。芽嘎阿,木打亥弯:根主治痢疾,腹泻,肝炎,胆囊炎《民族药志一》。【瑶药】阿不答石:全草用于清热,收敛,止血;根治疗痢疾,淋病,疯狗咬伤《滇药录》。【布朗药】靶簸:叶主治烫火伤《民族药志一》。靶菠:功用同瑶族《滇药录》。【佤药】江作龙:功用同瑶族《滇药录》。【拉祜药】娜哦赖:根及果实用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感冒,风湿性关节炎《拉祜药》。那伙咧:根主治水肿,肠鸣《民族药志一》。【苦聪人】渴克勒解:根用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小儿腹泻《滇省志》、《民族药志一》。【基诺药】罢呗:根用于水肿《滇省志》、《民族药志一》。【壮药】麻纳轮:全株或根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滇省志》。麻纳轮,平难轮:功用同(滇省志)《民族药志一》。【阿昌药】柯摆奎,抠坝亏:根用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吐血,月经不调,白带;根或果用于白带,痢疾《滇省志》。【畲药】根及果治腰痛,肠炎,月经不调,乳汁稀少,产后腹痛《畲医药》。【布依药】戈麻雄:根主治痢疾《民族药志一》。【哈尼药】婀咯噢席:根主治肿毒,伤口不收《民族药志一》。【景颇药】淡摸:根主治白痢《民族药志一》。【苗药】不轮成:根主治红白痢疾,妇女红崩,白带《民族药志一》。【壮药】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全株入药,有清热收敛止血的功效,也有用根治痢疾及淋病。
朝天罐补肾吃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363674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朝天罐(朝天罐草药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朝天罐(朝天罐草药图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