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的品种都有哪些?栽培时都有哪些技巧?
一、红芋
红芋别称红芽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二、白芋
白芋别称白芽芋,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叶脉浅绿色,叶柄黄绿色,近叶处稍带紫晕。母芋圆球形或椭圆形,稍弯,子芋椭圆形或长圆形,顶芽黄白色,每株结子芋15~20个。单株产量500~750克,球茎含水分较多,肉质细品质好,较早熟耐储藏。亩产1250公斤,高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
三、九头芋
九头芋别称狗爪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1.温度上的选择。它是属于特别的喜欢高温的,并且大概是在15度左右就是可以很好的发芽的,并且在生长期的时候大概是选择在20左右的温度,这是很利于它的生长的,而生长的温度一直要是保持在30,那么等到长大之后就是特别的好吃,也很好看的,而20左右可能就会死亡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太低的温度,哪怕是高一点都是可以生长好的。然后就是湿度上,太也是很喜欢湿度的,一般在田里面是保持在水量大概是在79左右,如果说低于了20那么就是会影响到生长的。
2.光照。
在生长的时候,特别是在前期时候,那么最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光照还有温度的,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增加好叶面的面积的形成,然后在转成比较短的条件,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促进形成好球茎。还有就是土壤上选择,一般最适合的就是土壤大概是在7左右,而有机的是哭晕选择沙土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可以很好的排水也可以很好的疏散空气。而肥料,最重要的钾肥是最多的,而氮肥少一点为好,磷肥是最少的,并且还需要进行结合培土,然后追加好4次左右的有机肥是最好的。
芋头的品种
芋头品种丰富,按生态型分为水芋和旱芋两类,其中旱芋栽培多而广。旱芋按球茎可分为多子芋、多头芋两个类型,按栽培用芋划分可分为叶柄用芋和球茎用芋两个变种,主要品种有60余个。
1.叶柄用芋变种 以涩、味淡的叶柄为产品,如广东红柄水芋、四川武隆叶菜芋等。
2.球茎用芋变种 以肥大的球茎为产品,该变种以母芋、子芋的发达程度及子芋的着生习性又可分为三种类型:魁芋型、多子芋型和多头芋型。
二、地方品种
1.红芋
又称红芽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有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 ~1千克,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收获,亩产1 500~1 700千克。
2.白芋
又称白芽芋,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他形态基本同红芋。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壳等熟制品。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的小球茎的“子芋”,这就是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子芋。
3.九头芋
又称狗爪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千克,肉质滑,味淡,熟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 ~300天,种植期2~3月,11 ~12月收获,亩产2500~3 000千克。
4.江西芋头
江西芋头的优良品种是牛脚乌芋头,又名迟芋,是江西省宜春市的名产。子芋长圆形,每株有子芋20 ~27个,芽白色。单株产量2千克左右,亩产3000千克。该品种含淀粉多,略带甜味,品质优良。
芋头有几种
在我国云南地区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芋头,其实芋头也是分为很多个品种的,而且芋头吃起来可以将它做成特别软的,也可以做成特别脆的,根据不同的人可以制作出来不同的吃法,大多数人在吃芋头的时候都会炒菜吃,也有一些人会选择用芋头打汤,那么芋头都有哪几种呢?

主要品种民间有:红芋(又称红芽芋)、白芋(又称白芽芋)、九头芋(狗爪芋)、槟榔芋(广西称之为荔浦芋)等。红芋因发出来的芽带红色而得名,切开来其断面颜色与口味和白芋没有明显区别。

红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白芋: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
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了。
九头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槟榔芋:株高80-15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从下至上由绿逐渐过渡为咖啡红,直至叶芯。球茎长椭圆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纹。母芋大,子芋长卵形,直径3-5厘米,长度可达20厘米,福州地区俗称芋柄。槟榔芋头每株子芋6-10个。单株产量2.5-3公斤。淀粉含量高,香味浓,故名香芋。耐湿性较其他品种差,耐贮性较好。晚熟,生长期240-280天。种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获,亩产3000公斤左右。
芋头有几种
主要品种民间有:红芋(又称红芽芋)、白芋(又称白芽芋)、九头芋(狗爪芋)、槟榔芋(广西称之为荔浦芋)等。红芋因发出来的芽带红色而得名,切开来其断面颜色与口味和白芋没有明显区别。
红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白芋: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
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了。
九头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槟榔芋:株高80-15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从下至上由绿逐渐过渡为咖啡红,直至叶芯。球茎长椭圆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纹。母芋大,子芋长卵形,直径3-5厘米,长度可达20厘米,福州地区俗称芋柄。槟榔芋头每株子芋6-10个。单株产量2.5-3公斤。淀粉含量高,香味浓,故名香芋。耐湿性较其他品种差,耐贮性较好。晚熟,生长期240-280天。种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获,亩产3000公斤左右。
什么芋头品种好?什么土壤适合种植?
我国芋头的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如江西的牛脚乌芋头、山东的白塔芋头和广西的荔浦芋头都是很有名的品种。
1、牛脚乌芋头,又叫迟芋,植株高130厘米,每株有子芋20—27个,子芋多为长圆形、芽白色,单个重50—100克,含淀粉多,略带甜味,品质好,3月上旬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9—10月采收,亩产3000千克。
2、白塔芋头,是国内成熟较早的品种,植株高120厘米,每株有子芋15—19个,子芋多为椭圆形、芽白色,单个重50—100克,肉质细嫩软滑,淀粉含量高,品质上乘,3月上旬催芽,4月中旬定植,8月—9月采收,亩产3000千克。
3、荔浦芋头,以芋头大而闻名,母芋单个重达1000~1500克,植株高150厘米,每株子芋5千克以上,适宜于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的园地栽培。3月下旬至4月初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10—11月采收,亩产4000千克。
一、栽培基地
选择无“三废”污染,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物资源呈多样性的生产基地,土壤以pH值5.5-7.0、有机质含量1.0%-1.5%左右的壤土或砂壤较为适宜,土壤与灌溉用水、大气环境都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二、整地施肥
整地在秋后即可进行。秋后对土地进行冬耕,耕作深度在3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可使用手扶拖拉机耕作,翻土量大,耕作深,效果好。通过冬耕可以提高地温,疏松并加厚活土层,有利于土壤活化。
三、施基肥
3月上中旬结合整地,按种植面积的大小,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土杂肥5000千克,为增强有机肥料的肥效,提高毛芋头的品质,可以在有机肥料中掺入豆饼或煮熟的黄豆,如用黄豆,先将黄豆在水中浸泡后煮熟,然后把它混合在有机肥料中,拌匀后一起施入地中。
配合土杂肥,还应施入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一般情况下,氮、磷、钾的比例为2:1:2,把复合肥均匀地洒入地中,耕作时翻土施入。在覆膜栽培前一次性施入基肥,施入基肥后,把栽培地耙平,整好待播。
下面是一些大的分类:
<一>、红芋
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二>、白芋
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馃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了。九头芋 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三>、槟榔芋
株高80-15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从下至上由绿逐渐过渡为咖啡红,直至叶芯。球茎长椭圆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纹。母芋大,子芋长卵形,直径3-5厘米,长度可达20厘米,福州地区俗称芋柄。每株子芋6-10个。单株产量2.5-3公斤。淀粉含量高,香味浓,故名香芋。耐湿性较其他品种差,耐贮性较好。晚熟,生长期240-280天。种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获,亩产3000公斤左右。槟榔芋是芋头中的上上品,其芋头可以直接食用。在种植地槟榔芋的辨别可查看叶片中央与叶柄连接点的颜色,若为咖啡红,那么就是槟榔芋了。
芋头是什么样的啊?
芋头有很多种类,有以下种类:
红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白芋,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馃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
九头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结实的芋头,且没有斑点的为较好的。芋头必须体型匀称,拿起来重量轻,就表示水份少;切开来肉质细白的,就表示质地松,这就是上品。注意外型不要有烂点,否则切开一定有腐败处。此外也可以观察芋头的切口,切口汁液如果呈现粉质,肉质香脆可口;如果呈现液态状,肉质就没有那么蓬松。
通常芋头的外表会显得格外粗糙,上面看起来像有很多毛发,这时候应该捏一捏,看是否有一些不好的症状存在,比如太硬或是有奇怪的味道出来。观察新鲜度,新的好芋头都是刚从土壤里弄出来的,这个是可以看出来是否新鲜。像老的旧的芋头外表看起来就很陈旧,没有一种刚从泥土里挖出来的气息。
扩展资料:
芋头的营养价值
1、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
2、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芋头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故中医认为芋艿能解毒,对人体的痈肿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来防治肿瘤及淋巴结核等病症。
4、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
5、芋头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故中医认为芋艿可补中益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