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怎样种植
紫苏在养护时要给予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夏季生长旺期要在及时给水的同时做好排水的措施,高温时必要的遮阴。在生长期是要注意3~5次的追肥,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处理病叶并配合药物治疗。
紫苏养护方式
1、温度光照
紫苏怎么养才能长得更好呢,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是紫苏生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养护时尽量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耐阴生长的,但是在高温期间要做好遮阳措施。把植株放在通风位置,要时常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2、水分追肥
紫苏喜潮湿,忌积水。夏季更是紫苏生长的旺盛期,水分蒸发快,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雨季要做好土壤排水工作,避免有积水造成紫苏烂根或涝死。紫苏分枝能力很强,在栽培时就应该施够足量生长的底肥,后期再根据生长的情况进行3~5次的追肥,也可以适当结合喷施沃叶叶面肥。
3、常见病虫害和防治
(1)斑枯病: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大片的病斑,危害叶片,刚发现植株病状时应及时采用可湿性代森锌药物来解决。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要保证放在足够通风的生长环境,注意植株的土壤排水。
(2)红蜘蛛:这种病状不同于斑枯病,红蜘蛛多是出现在叶片的背面,黄色和白色的小斑点,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植株掉叶的情况。察觉到病状发生时应该尽快把病叶修剪清理掉以免危及到整个植株,并使用乐果乳剂来进行喷洒。
4、修剪
紫苏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生长出的过多的分枝会吸收过多的养分,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修剪,这样可以让植株更好的生长,整体也会比较美观有型。
紫苏的正确种植方法有哪些
紫苏有着特异的芳香。紫苏的茎四棱形,紫色、绿紫色或绿色,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密。不过紫苏是怎么 种植 出来,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紫苏的种植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紫苏的特性
1.植物学特征
紫苏属植物包括紫苏一种及其两个变种,变种皱叶紫苏 (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 Deane )又名鸡冠紫苏、回回苏;另一变种尖叶紫苏(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 (Thunb) Kudo.),又名野生紫苏。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芳香,茎直立断面四棱,株高50~200厘米,多分枝,密生细柔毛,绿色或紫色。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边缘具锯齿,顶端锐尖,叶两面全绿或全紫,或叶面绿色,叶背紫色。叶柄长3~5厘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白色、粉色至紫色,组成顶生及腋生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全缘。花萼钟状,上唇3裂,宽大,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上唇2裂微缺,下唇3裂。雄蕊4枚,子房4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小坚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千粒重0.8~1.8克。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紫苏的种植方法
1、种子的采收。采种可在留种田进行,也可在大田选留部分植株作种株。但红、绿色紫苏要绝对隔离种植,变异株要剔除,避免种子混杂退化。为集中养分使中下部种子发育成熟,应将花序上部1/3剪去。待种子转入褐色即可采收。
2、播种育苗。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亩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3次,间苗3次,定苗苗距3cm左右。为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苗龄45天左右移栽。
3、整地定植。各类土壤都可栽培紫苏,以ph值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为好。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粪肥3000kg或鸡羊粪1500kg、复合肥100kg。土壤翻耕晒垡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深各30cm。4月底—5月初定值,每畦栽6行,株行距15cm×15cm,每亩栽1.5—2万株。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地老虎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喷洒土表并用糠麸和500倍液的敌百虫洒在畦面诱杀。
4、摘叶打杈。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摘除初茬叶1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横径宽10cm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叶片,每次采摘2对叶片。并将上部茎节上发生的腋芽从茎部抹去。5月下旬—8月上旬是采叶高峰期,可每隔3—4天采一次。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此时对留叶不留种的可保留3对叶片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44片,每亩可产鲜叶1700-2000kg。
5、施肥治虫。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1次,每次每亩大田施人粪尿2500kg或尿素10kg:为加速叶片生长,提高叶片质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早晚要浇水抗旱。为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青虫和蚱蜢等,可选择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60%速灭杀丁乳剂10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应在每批叶片采摘后进行。
紫苏的应用
1、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2、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5、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6、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3 克,水煎服。
7、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8、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9、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0、使用注意:气弱表虚者忌服。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每100克含还原糖0.68~1.26克,蛋白质3.84克,纤维素3.49~6.96克,脂肪1.3克,胡萝卜素7.94~9.09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35毫克,尼克酸1.3毫克,维生素C55~68毫克,钾522毫克,钠4.24毫克,钙217毫克,镁70.4毫克,磷65.6毫克,铜0.34毫克,铁20.7毫克,锌1.21毫克,锰1.25毫克,锶1.50毫克,硒3.24~4.23微克,挥发油中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中文名称: 紫苏叶
来源: 品为唇形科植物回回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l.var.crispa Decne.的干燥叶。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一册
介绍
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回回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l.var.crispa Decne.的干燥叶。
原植物
回回苏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茎绿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钝棱,被长柔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阔楔尖至圆,边缘有撕裂状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紫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叶柄长3~5厘米。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间有逸为野生。广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看了紫苏怎么种植还看:
1. 如何种植紫苏
2.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3. 苏子叶怎么吃好吃
4. 怎么种紫苏
5. 紫苏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功效
紫苏怎么样种植?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薄荷同属于一个科。既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药用具有解表散寒、镇咳平喘的功效。紫苏叶片是主要食用部分,食用量不大,主要作为配菜,和黄瓜、青椒凉拌在一起,又爽口又开胃;在炖鱼、炖鸡时也可以放入紫苏叶片,能够去除鱼的腥味。
紫苏种植还是挺简单的,是一种入门级的蔬菜,即使是新手,只要按照种植方法也可以种好紫苏。我们园区里每年都会种一小片,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长得也很好,吃起来很方便。以下是紫苏种植中要注意的几个栽培环节。
一、紫苏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
紫苏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耐寒也耐高温,10-35℃的温度条件下都可以生长,但是在18-28℃这种稍微冷凉的气候中长得更好;喜阳光充足,光照不足易徒长,味道也不浓;耐旱也耐瘠薄但是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植紫苏,但要选择地势高的地块,便于雨季排水。
二、紫苏的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后再移栽。南方气候温暖,3-4月份直接播种就可以;北方气候寒冷,多是先在棚室内完成育苗,然后4-5月份移栽到露地。
2、育苗方法:紫苏幼苗植株还是挺大的,最好选用直径为8-10厘米的营养钵育苗,选用育苗专用营养土。紫苏种子发芽率不是很高,每个营养钵放5、6粒种子,保证每个营养钵能够长出2-3株幼苗。播种后覆土1.5cm,最后好覆盖地膜或者稻草保温保湿,利于出苗。
3、移栽:紫苏幼苗移栽对大小要求不是很严格,植株长到4-8片叶之间都可以移栽。大田移栽前要先施足底肥,整平土壤,做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 ,沟深15-20厘米 ,四周开好排水沟。
由于移栽时每个栽培穴种一个营养钵(2-3株),所以株行距比单株移栽要大一些,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30cm。移栽时保证土坨完整,不损伤根系能够更好的缓苗,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4、水肥管理:移栽缓苗后,结合锄草,中耕松土1-2遍,每亩地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公斤;植株封行前,每亩地再追施腐熟人粪尿2000公斤。种植紫苏尽量别施化肥,否则气味和口感都会受到影响,浇水要少,不旱不浇。
5、病虫害管理:紫苏种植中病虫害很少,夏秋季节主要会受到菜青虫的危害,如果面积不大,最好人工捉虫;种植面积大时就需要喷药防治了,可以喷施生物药剂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效果很好。
6、采收:紫苏主要采收的是嫩茎叶,可以多次采收。
紫苏怎么种植
1、种子贮藏与处理:种子休眠期长达120天,刚采收的种子要打破休眠期,必须将种子放在3摄氏度环境中5天,并用赤霉素浸种促进发芽。种子发芽属需光性。采收的种子忌干燥贮藏,它置于阴凉处风千2-3天后,用等埴的河沙与种子混合,保持适宜湿度,装进筘子内埋藏于土中,以利于发芽。
2、播种育苗:苗床要求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苗床地要犁耙细碎,畦面要平,畦宽1-1.3米,长20米,畦高20厘米。
苗床面积按栽种面积的10%准备。播种前打足底水。毎平方米苗床播种最为10-14克,种子细小,播种时可掺入草木灰或细砂拌匀种子,播后用木板稍镇压,然后盖上稻草,并喷水,再用农膜覆盖。7~10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后将膜揭去,苗出齐后,进行1~2次间苗,间下的幼苗亦可食用。注意通风,防止徙长。当有3~4对真叶时可定植。
3、定植及管理:定棺前10-15天整地,深耕晒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钙镁磷3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作成宽1.3-1.5米、高25厘米的畦。并于定植前4-5天喷都尔或乙草胺或农达等除草剂,每亩100~110亳升,加水30-40公斤。
定植间距15-20厘米见方,栽后立即浇水,此后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25天左右开始摘除初茬叶,标准是第4节以下的叶全部摘除,以后陆续采收叶片,高峰期3-4天采收1对真叶,其他时间6-7天采收1对叶,一直采至9月上旬,亩产可达1200公斤左右。
初茬叶较小,以后采收的叶是充分长大的成品叶。每采收2~3次应追施腐熟粪水或0.5%的尿素液。显蕾开花期喷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或0.1%的磷钾精,可使花穗生长发育良好。7-9月份天气干旱,要注意灌水,每次灌水要灌透,多余的水及时排除,待土表发白时再重灌。
4、病虫害防治:紫苏尚未见病害。在生长期有蚱蜢、甜菜夜蛾等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穿孔,影响商品价值。可用快灵、速灭杀丁、强棒等农药喷治。
扩展资料: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
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等。另外,在南方地区,在泡菜坛子里放入紫苏叶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产生白色的病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苏
紫苏种子怎么种植方法
紫苏种子的种植方法:
一、播种时间
紫苏大多是在春季播种,这个季节的气候温暖适宜,各方面的条件都对种子发芽很有利。一般南方地区可以在三月播种,北方则要到四月,不同的地区气候有所不同,播种时间也要因地而异。
二、选地整地
紫苏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种植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并且它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中种植,不宜在黏土中生长。播种前还要整地,要将土壤翻耕十五厘米深,然后出去杂草施足底肥,再将土壤耙平整细、作畦。
三、挑选种子
无论种植什么植物,选种都是极为重要的,种子质量能直接决定发芽率的高低。种植紫苏要挑选颗粒饱满、质量上乘的种子,最好是近期采摘的用科学方法保存的种子,发芽效果会更好,切记陈年的有损伤有霉味的种子都不能要,会严重影响出芽。
四、播种方法
紫苏种子通常是用条播的方式播种,要按照行距为六十厘米进行开沟,沟的深度在两厘米左右。之后再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沟中,覆盖好土壤,覆土不宜太厚,否则不利于出芽。接着还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发芽。
紫苏子怎么种植 四大种植手段
都知道紫苏是可以进行人工种植的,紫苏子既是紫苏的果实,也是紫苏的种子,那么,紫苏子该怎么种植呢?不知道的小伙伴就来看看我是怎么建议的吧。
紫苏子怎么种植
1.苏子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我国从南至北的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整地把土壤耕翻20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160厘米,沟深15—20厘米。
2.种子发芽适温为18—23摄氏度,茎叶生长适温为20—26摄氏度,刚出土的幼苗虽然能忍耐1—2摄氏度低温,但苗期温度低生长缓慢,开花期适温为26—28摄氏度。一般于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采收嫩叶,6月底左右采收,单茬生长加采收期达6个月以上。苏子再生能力强,大田管理通常可采8—10次,每亩产鲜嫩叶1000—1500公斤。
3.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4.一般每次采收后施高氮复合肥20—25公斤或者养分相当的其他肥料,结合喷施一遍600倍绿乌龙腐殖酸叶面肥另加1000倍生物钾肥,促使苏子采后恢复生机,早生快发。在水分管理方面,苗期要及时排灌,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渍害烂根;夏季高温干燥,应及时沟灌润土,以增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苏子嫩叶的色泽和品质,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紫苏子的生长环境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紫苏子怎么采摘
紫苏是很细小的种子,成熟的标志有2点:果实颜色变暗,再就是植株干枯。这个时候把果实采摘回来放在报纸或者是其他大点东西上,揉搓果实,种子就掉在报纸上,把他收集起来,轻轻吹掉杂质,会看到剩下沙粒般的就是种子。拿瓶子装好。来年可以种。
紫苏子怎么保存
1、在开水中淖一下,捞入凉水中降一下温,捞出后晾凉,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2、放在桶里!密封保存,放上几瓣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