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百科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美。
形态特征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
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下面一枝仅有花1朵,具长8毫米的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4朵,具短梗,几乎不伸出佛焰苞。花梗长仅3毫米,果期弯曲,长不过6毫米;萼片膜质,长约5毫米,内面2枚常靠近或合生;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长近1厘米。
蒴果椭圆形,长5-7毫米,2室,2爿裂,有种子4颗。种子长2-3毫米,棕黄色,一端平截、腹面平,有不规则窝孔。
生长习性常见生于湿地。 适应性强,在全光照或半阴环境下都能生长。但不能过阴,否则叶色减退为浅粉绿色,易徒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弱光,忌阳光曝晒,最适生长温度20~30℃,夜间温度10~18℃生长良好,冬季不低于10℃。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性强,土壤略微有点湿就可以生长,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易出现茎叶腐烂。
用途1、绿化作用
鸭跖草是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可置于窗台几架或室外阴蔽处。鸭跖草可有效清除室内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优良植物。
2、药用作用
功能主治: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3、临床应用
①防治感冒
取鸭跖草1~2两(鲜草2~4两),水煎2次分服。治疗130例,有效(1~3天内体温降到正常)109例,无效(4天以上退热)21例。预防以片剂(每片含干生药10.3克)内服,每日3次,每次2片;
②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
取鸭跖草每天2两,煎服。观察5例,平均退热及腮腺消肿时间为2.8天,头痛消失为1.4天,呕吐停止1.2天,平均住院4.6天。
③治疗麦粒肿
取洗净的鲜鸭跖草茎1枝(或1段),用手挟持呈45度角置于酒精灯上燃烧上段,即可见下段有水珠泡沫液体沸出,随即将沸出的液体滴于脸结膜及睑缘(麦粒肿之局部肿胀处及周围),脸皮表面也可趁热涂之。
品种分类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 穿鞘花属Amischotolpe、竹叶菜属Aneilema、假紫万年青属Belosynapsis、锦竹草属Callisia、鸭跖草Commelina、蓝耳草属Cyanotis。
栽培技术播种方法
鸭跖草用种子繁殖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温室育苗。播种前用25~27℃温水浸种8~10小时后捞出,在25~27℃下催芽3~5天,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育苗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在整好的畦内按10~15cm行距开沟,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复土,稍加镇压后保持土壤湿润。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1周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降低温、湿度管理,以免幼苗徒长。
扦插技术
鸭跖草的每个节都可以产生新根。将植株的茎剪下,在整好的田内按5×10cm的株、行距扦插定植。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光照较强时,应搭阴棚遮阳,避免失水过多而使扦插苗死亡。15天左右即可生根。
分株技术
春季在地上部分萌发前,将根挖出,分根定植。一般每块根可分为10株左右,按10×10cm的株、行距定植于大田。
田间管理
培养紫叶鸭跖草,一般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幼苗期放在具有散射光处养护,成株期放半阴处培养。虽然在室内光线明亮处也能生长,但长期置于室内光照较少处,则枝叶易徒长,叶片变薄而缺乏光泽,叶色变浅,因此,春、秋季节宜将花盆悬挂在中午受不到阳光直射的阳台或廊檐下,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液肥。夏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冬季悬吊在朝南窗前,则茎叶粗壮肥厚,叶面光亮。冬季要控制浇水,室温保持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枝条生长过长时应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摘心,促使萌发分枝,使株形发育圆整。此外,对其萌生的蘖芽应及时剪除,以利新枝生长旺盛,株形整齐。剪下的枝条可作扦插繁殖用。
病害防治
夏季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喷洒40{bf}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片,用50{bf}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鸭跖草 是什么东西?
鸭跖草,常常长在潮湿的溪边河畔,水边的鸭子喜爱将其鲜嫩茎叶当作食物,故得此名。
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
别名很多,或以形取名,或以状入诗,或以色取胜,如翠蝴蝶、小青、碧蝉花、蓝姑草、碧竹子、竹鸡草等,据说有50多个,堪称植物界的“别名之最”。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日本人叫它露草、月草、萤草,清新浪漫,引人遐思。
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苞呈佛焰苞状。花朵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稍大些的,是最纯粹的天蓝色,竖起如蝴蝶的翼。
下面一瓣为洁净的白,垂下如鸡舌,托起四根卷曲、三根稍舒展,如蝶须般的鲜黄雄蕊,与青色的叶相合,就像一只俏皮的翠蝴蝶,姿态夺人眼目。
蒴果椭圆形,有约3毫米的种子4颗,棕黄色,货真价实的小不点儿。
鸭跖草概述是怎么样的?
Commelina communis L.
别名
竹节菜、鸭抓草、耳环草、碧蝉草、鸡舌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披散草本。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长达1m。叶互生,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鞘口有纤毛。佛焰苞心状卵形,边缘对合折叠,有毛;聚伞花序有花1—4朵,略伸出佛焰苞;萼片3,卵形;花瓣3,深蓝色;雄蕊6枚。蒴果椭圆形,长5—7mm;有种子4粒,具不规则窝孔(图135)。
图135 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 L.
细胞染色体 2n=8
地理分布
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在国外,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及北美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喜温暖、半阴、湿润的环境,尤其在潮湿的地方生长更好。花、果期6—10月,不耐寒。
饲用价值
鸭跖草茎嫩叶多,春季发芽早,秋季仍柔嫩,宜作牛和猪饲料。喂前应煮熟或发酵。
表135—1 鸭跖草的化学成分及饲用价值引自《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及《中国野菜图谱》。(占风干物质%)
表135—2 鸭跖草元素含量据《中国野菜图谱》换算。(ppm)
鸭跖草是很好的猪饲料,在4—8月,可以采摘它的嫩苗,切碎掺入糠内,煮熟就可以喂猪。
其他用途
全草为清热、利尿之药,嫩茎、叶可炒食。
鸭拓草是什么?都有什么用途?
在我国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地的田边、河岸、宅旁、林缘阴湿处生长着一种低矮草本植物,其叶披针形,花朵蓝色醒目,人们常叫鸭跖草或竹叶菜等,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一,鸭跖草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鸭跖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别名还有淡竹叶、竹叶菜、挂梁青、鸭儿草、竹芹菜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纲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鸭跖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通常生长在湿润阴处、田埂、稻田、山沟、林缘。
3,外形特点
一是为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30-50公分。
二是叶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公分。
三是佛焰苞心状卵形,边缘对合折叠,但不相连;聚伞花序下面仅有一朵花,不育,上面一枝有花3-4朵,花蓝色,萼片3个,花瓣3个,7-9月开花;
蒴果椭圆形,9-10月果实成熟。
二,鸭跖草的主要用途
第一,鸭跖草的全草药用,首载于《本草拾遗》,在之后的医书《嘉祐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集简方》等中均匀记载;其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功效;主要含有左旋黑麦草内酯、谷甾醇、对羟基桂皮酸、胡萝卜苷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鸭跖草分布很广,生长普遍,喜欢湿润环境,花型奇特,花朵蓝色醒目,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可以作为地被植物栽培观赏应用。
鸭跖草什么科
鸭跖草是一种什么植物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3232742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鸭跖草(鸭跖草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鸭跖草(鸭跖草图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