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西花蓟马形态特征)

更新时间:2023-03-01 11:47:25 阅读: 评论:0

西花蓟马的介绍

西花蓟马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曾是美国加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自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强势种类,对不同环境和杀虫剂抗性增强,因此逐渐向外扩展。


西花蓟马在全国超过15个省广泛分布和为害,为什么还叫做入侵种

因为是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
西花蓟马是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国内对它的研究几近空白,对于何种农药能够杀死西花蓟马、国内是否存在西花蓟马的天敌等情况都不清楚。
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既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

西花蓟马的危害症状及寄主范围

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既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据了解,该虫曾导致美国夏威夷的番茄减产50-90%。
西花蓟马食性杂,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多达500余种,主要有李、桃、苹果、葡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随着西花蓟马的不断扩散蔓延,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据称,依据西花蓟马的习性分析,在其分布区内,几乎所有观赏类花卉均有夹带西花蓟马的可能。对于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西花蓟马虽有喜好程度的差别,但均能生存且具有相当的繁殖能力。


西花蓟马为什么叫做入侵种

不群在天敌。西花蓟马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西花蓟马是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国内对它的研究几近空白,处于何种农药能够杀死西花蓟马、国内是否存在西花蓟马的天敌等情况都不清楚。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

西花蓟马的鉴定特征

雄成虫体长0.9-1.1mm,雌成虫略大,长1.3-1.4mm。触角8节,第二节顶点简单,第三节突起简单或外形轻微扭曲。身体颜色从红黄到棕褐色,腹节黄色,通常有灰色边缘。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头、胸两侧常有灰斑。眼前刚毛和眼后刚毛等长。前缘和后角刚毛发育完全,几等长。翅发育完全,边缘有灰色至黑色缨毛,在翅折叠时,可在腹中部下端形成一条黑线。翅上有两列刚毛。冬天的种群体色较深。卵长0.2mm,白色,多少肾形。若虫黄色,眼浅红。与近似种威廉斯花蓟马Frankliniella williamsi(Hood)的区别是:威廉斯花蓟马的雌虫身体上的刚毛黄颜色比西花蓟马淡。


西花蓟马的生活史及传播方式

西花蓟马繁殖能力很强,个体细小,极具隐匿性,一般田间防治难以有效控制。在温室内的稳定温度下,一年可连续发生12-15代,雌虫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发育,从卵到成虫只需14天;27.2℃产子最多,一只雌虫可产卵229个,在通常的寄主植物上,发育迅速,且繁殖能力极强。
西花蓟马远距离扩散主要依靠人为因素。种苗、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的调运,尤其是切花运输及人工携带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其生存能力强,经过辗转运销到外埠后西花蓟马仍能存活。另外,该害虫与很容易随风飘散,易随衣服、运输工具等携带传播。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244571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花蓟马(西花蓟马形态特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花蓟马(西花蓟马形态特征).pdf

标签:形态   特征   西花蓟马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