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子可以吃吗?
红豆杉种子不可以吃。
红豆杉入药的是根、茎、叶。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至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至3(多为1.5至2.2)厘米,宽2至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
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至14枚,花药4至8(多为5至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至7毫米,径3.5至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红豆杉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至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江西庐山有栽培。
红豆杉在我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至7。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至25℃,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分布区地跨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喜夏凉冬寒气候,北部的年平均汽温为10至12℃,最冷月平均汽温为1至3℃,极端最低气温为至15℃;最南部的年平均气温为14至16℃,最冷月平均汽温4至6℃,极端最低气温至8℃。年平均降水量1300至2000毫米,常年多雾,空气湿润,忌炎热酷暑,气温超过30℃的低丘炎热地或干燥地,不能生长。
分布区的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和红黄壤,灰岩地区未见有分布。喜肥沃湿润的森林土壤,黏重土生长不良,干旱贫瘠地不能生长。耐荫,幼树需在庇荫下生长,成龄树也忌日照直射。常与阔叶树混交生长,少有成片纯林。
红豆杉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株间隔,导致授精受阻、种子数量减少。种子当年成熟,假种皮厚,自然条件下需两冬一夏才能萌芽。虽然偶有天然更新苗,但大多数种子休眠期内己腐烂或干燥失水失去活力。幼苗长势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难度,这也是红豆杉稀有濒危的客观原因所在。
红豆杉生长较慢,据测定,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胸径40厘米左右。人工栽培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广西临桂海拔560米的低山造林,造林成活率100%,3年平均高91.6厘米、平均地径1.45厘米,年平均高长量约为高30.5厘米。红豆杉萌芽力强。花期2至3月,果熟期10至11月。
红豆杉果子与母猪衫果子有什么区别?
尽管说现在在中药材中就会有红豆衫那样的果子,可是红豆衫的服用还是要慎重的,假如在一定范畴内服用红豆衫是能够具有健康保健的功效的,相反,假如服用不善便会导致中毒了或是对人体危害的状况,在那样的状况下大伙儿是一定不可以随意服用的。那麼,红豆杉果子能吃吗?下边是有关这一问题的实际详细介绍。
周刊曾有报导《红豆杉直接吃无药效反有毒》讲到,东阳横店的一位陈女士因吃红豆杉果实而引起亚急性肾功能衰竭。浙江立同德医院血液科蒋负责人提示,红豆衫一定要在医师具体指导下应用,擅自吃非常容易中毒了。
早在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已将红豆衫纳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2006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消息,禁止食品生产运营企业生产和运营含红豆衫的食品。
省新华医院肿瘤科庞负责人说:“红豆衫在临床医学上利用率还是挺高的。由于从红豆衫树根中获取出去的紫杉醇,能功效于植物细胞上的微管使其断线,从而抵制肿瘤细胞生长,但临床医学上未用过红豆衫的果子。从理论上说,它的成份繁杂,毒副作用相对性树根、叶片会高些一些。”
在民俗也有很多人喜爱用红豆杉泡酒,如同泡杨梅烧酒一样。庞负责人建议,千万别那么做。尽管红豆衫早已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但它实际上还并不是中药材,只是是药草。
历经所述有关红豆杉果子能吃吗的实际详细介绍,坚信大伙儿针对红豆杉果子的服用是有一定的充分准备的,那样的食材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被应用,可是那只是是做为药品开展应用的,因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大伙儿还是不必私自的应用。
我是江西抚州人,我家山上长了几颗 香榧(红豆杉),请问它会结果实吗?
您好,会结果的。
植物名称:香榧
拉丁文名:Torreya grandis Fort.
科 属:红豆杉科、榧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25m,树干端直,树冠卵形,干皮褐色光滑,老时浅纵裂,冬芽褐绿色常3个集生于枝端,小枝近对生或近轮生,叶条形,长1.2-2.5cm,宽2-4mm,螺旋状着生,在小枝上呈两列展开,叶端具刺状尖头,基部聚缩成短叶柄,叶表深绿光亮,微凹而中脉不显,叶背中脉两侧有两条与中脉等宽的黄色气孔带,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对生于叶腋,种子大形,核果状,长2-4cm,为假种皮所包被,假种皮淡紫红色,被白粉,种皮革质,淡褐色,具不规则浅槽,花期5月,果熟翌年9月。
具体资料请查看百度知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123104.htm?fr=ala0_1
希望对您有帮助。
红豆杉有那些种类?
红豆杉属(学名:Taxus Linn.):植物均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雌雄异株、异花授粉。球花小,单生于叶腋内,早春开放。雄球花为具柄、基部有鳞片的头状花序,有雄蕊6-14,盾状,每一雄蕊有花药4-9个;雌球花有一顶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盘状珠托,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当年成熟。
该属约11种,叶常绿,深绿色,假种皮肉质红色,颇为美观,是优良的观赏灌木,可作庭园置景树。并经常用于圣诞花环。该属木材的边材窄,与心材区别明显,无树脂道及树脂细胞,纹理均匀,结构细致,硬度大,防腐力强,韧性强。为优良的建筑、桥梁、家具、器材等用材。因全世界仅该属植物含有(taxoid),可用于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Taxol)。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不规则互生,基部有多数或少数宿存的芽鳞,稀全部脱落;冬芽芽鳞覆瓦状排列,背部纵脊明显或不明显。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直或镰状,下延生长,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淡灰色、灰绿色或淡黄色的气孔带,叶内无树脂道。
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有梗,基部具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雄蕊6-14枚,盾状,花药4-9,辐射排列;雌球花几无梗,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上端2-3对苞片交叉对生,胚珠直立,单生于总花轴上部侧生短轴之顶端的苞腋,基部托以圆盘状的珠托,受精后珠托发育成肉质、杯状、红色的假种皮。
种子坚果状,当年成熟,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稀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种脐明显,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有短梗或几无梗;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生长习性
为典型的阴性树种。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团块分布。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良好生长,苗喜荫、忌晒。其种子种皮厚,处于深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天然更新能力弱。
属下种类
欧洲红豆杉
(学名:Taxus baccata L.):
种子有剧毒,牲畜食之常丧命。
太平洋紫杉
(学名:Taxus brevifolia Nutt.):
又称短叶红豆杉,可用于提取紫杉醇。
变种:
Taxus brevifolia var. polychaeta Spjut
Taxus brevifolia var. reptaneta Spjut
加拿大红豆杉
(学名:Taxus canadensis Marshall)
南方红豆杉
(学名: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Lemée & H.Lév.) W.C.Cheng & L.K.Fu):
叶较宽长,披针状条形或条形,常呈弯镰状,通常长2-3.5厘米,宽3-4.5毫米,上部渐窄或微窄,先端通常渐尖,边缘不卷曲,下面中脉带的色泽与气孔带不同,其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1至数行或成片状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种子多呈倒卵圆形,稀柱状矩圆形。
中国红豆杉
(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var. chinensis):
叶较短,条形,微呈镰状或较直,通常长1.5-3.2厘米,宽2-4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具微急尖或急尖头,边缘微卷曲或不卷曲,下面中脉带上密生均匀而微小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其色泽常与气孔带相同;种子多呈卵圆形,稀倒卵圆形。
东北红豆杉
(学名:Taxus cuspidata Siebold & Zucc.):
又称日本红豆杉,紫杉。叶排列成不规则两列,微呈镰状,基部两侧微歪斜或近对称,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的乳头状突起点;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通常上部具3-4条钝纵棱脊,种脐常呈三角状或四方形,间或微扁,稀近圆形或椭圆形,上部具两条钝脊。
佛罗里达红豆杉
(学名:Taxus floridana Nutt. ex Chapm.)
原产地是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州一带。 现在也能在美国西北和纽约州看到它们了。 这张像片是在植物园拍照的。 树高可达4米。 它的种子和叶子有毒。
人畜吃了能致死。 早些年,一些挺有效的治乳癌和肺癌的化疗药物就是从紫衫之类的树皮里淬取而得的。
墨西哥红豆杉
(学名:Taxus globosa Schltdl.)
南洋红豆杉
(学名:Taxus sumatrana (Miq.) de Laub.)
又称台湾红豆杉、紫杉、赤柏松、苏门答腊红豆杉、红杉和西双版纳粗榧。
分布于台湾中高海拔之森林中,喜欢生长在较阴湿的地方,极稀少。它的颜色高贵雅致,因此古代大官面圣时,手上所持的奏板,经常为红豆杉所作,今天台湾雕刻佛像最珍贵的木材也是红豆杉。其树皮及叶含紫杉醇之成分,是抗癌的良药,故盗采严重,已被列入加强保护之树种。
西藏红豆杉
(学名:Taxus wallichiana Zucc.)
叶排列成彼此重叠的不规则两列,通常直,基部两侧常相对称,下面中脉带上密生均匀细小的圆形角质的乳头状突起点;种子柱状矩圆形,上下等宽或上部较宽,上部两侧微有钝脊,种脐椭圆形。
云南红豆杉
(学名:Taxus yunnanensisW.C.Cheng & L.K.Fu)
叶质地薄,披针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常呈弯镰状,中上部渐窄,先端渐尖,干后边缘向下卷曲或微卷曲,下面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长1.5-4.7(多为2.5-3)厘米,宽2-3毫米,干后通常色泽变深。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分布于欧洲、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老挝、朝鲜、俄罗斯联邦(千岛岛、库页岛)。
中国甘肃、陕西、湖北、四川、吉林、辽宁、云南、西藏、安徽、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黑龙江。
如何鉴别红豆杉品种
红豆杉(原变种)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
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江西庐山有栽培。
南方红豆杉(变种)
本变种与红豆杉的区别主要在于叶常较宽长,多呈弯镰状,通常长2-3.5(-4.5)厘米,宽3-4(-5)毫米,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种子通常较大,微扁,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稀柱状矩圆形,长7-8毫米,径5毫米,种脐常呈椭圆形。
产于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垂直分布一般较红豆杉低,在多数省区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