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花针茅(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

更新时间:2023-03-01 11:41:49 阅读: 评论:0

短花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南部、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以黄土高原为中心分布区,向西沿祁连山进入新疆,分布于天山(哈密、木垒、吐鲁番、轮台等地)、塔尔巴哈台山、喀什,向南至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向东抵河北山地以北;国外也见于苏联和蒙古。

图37 短花针茅

Stifa breviflora Grib.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短花针茅为偏暖温性的旱生密丛型下繁草,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

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缘灰钙土上的短花针茅草原,位于草原与荒漠交界处,成为一条不宽的过渡带。经常混生有大量喜暖的旱生小半灌木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eoides)、或灌木亚菊(A.fruticulosa)。向南接近干草原一侧,常掺入一定量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茭蒿(Artemisia giraldii)、万年蒿(A.gmelinii);向北,将进入草原化荒漠带一侧,则混入驴驴蒿(Artemisia dalailamae)、刺叶柄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枇杷柴等旱生小半灌木;在内蒙古高原南部具砾石的暗棕钙土上,几种旱生的锦鸡儿(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中间锦鸡(C.intermedia)等常见混生,而使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具灌丛化特点。有时也混生大量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或戈壁针茅(Stipa gobica)、沙生针茅(S.glareosa)。

祁连山地短花针茅草原,上侧常常与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交错分布,土壤为山地栗钙土,而在下侧也伴生大量的驴驴蒿、珍珠柴(Salsola pasrina),也构成山地植被自上而下由草原向荒漠的垂直过渡带。

在新疆主要在天山南坡海拔1000—2900m的荒漠草原草地中,土壤为淡栗钙土和棕钙土,质地为壤质或石质化很强的砾质土;往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以西的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草原中,短花针茅为优势种之一,还有喀什蒿(Artemisia kaschgaria)、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在石质化强的地段,出现大量的刺锦鸡儿(Cciragana acanthophylla)形成灌丛草原。在天山南坡以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为建群种的荒漠草原中,短花针茅是主要伴生种,还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圆叶盐爪爪(Kalidium schrenkianum)、枇杷柴(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等植物。在博格达山南坡海拔2000—2500m的山区,短花针茅以主要优势种,构成灌丛荒漠草原草地,其他优势种植物有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膜果麻黄(E.przewalskii)、镰芒针茅(Stipa caucasica)等。这类草地地形崎岖,坡度大,土壤为山地棕钙土,土层薄,地面有不同程度的砾石化。在昆仑山中段的高寒草原中也有短花针茅出现。

短花针茅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干旱及半干旱带,比较喜暖,适宜≥10℃的活动积温约2000—3200℃,干燥度2.5—3.0左右。在黄土高原,常见于丘陵阳坡,而阴坡为长芒草干草原群落;向西在更干旱的河西走廊东部,它则习生于缓丘的阴坡,和阳坡的荒漠植被形成复合体。短花针茅比较耐旱,对风沙适应性强,再生快,耐牧耐踏。在黄土高原,3月中旬有萌动,3月底已返青,5月上、中旬抽穗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进入枯黄期;在内蒙古高原,4月初萌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抽穗开花,7月上旬种子成熟,9月枯黄。枯黄后直至春季返青以前,在草地上保存良好,有利于冷季放牧利用。


短花针茅的饲用价值

短花针茅属优等牧草。抽穗以前马、骆驼喜食,其次是羊,牛也乐食。夏季抽穗以后,逐渐粗老,适口性降低,结实后颖果具尖锐基盘,对细毛羊或半细毛羊有时造成危害;果实成熟落地而进入果后营养期,适口性又有提高。是春季促进家畜恢复体况、夏末和秋季促进家畜抓好夏膘、秋膘的优等牧草。枯黄以后,羊、骆驼、马都喜食,绵羊尤其喜食。短花针茅在营养期蛋白质含量可达10.14%,这时茎叶柔嫩,是放牧利用的最好时期。结实后营养含量迅速下降,纤维含量上升,植株粗糙,适口性下降。秋季果后营养期再生大量营养枝,饲用价值继续提高;至深秋干枯后保存完好,对冬季补饲有一定意义。


克氏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

分布于我国东北(辽河平原区)、内蒙古、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区)、宁夏、甘肃、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东哈萨克斯坦和中亚)、蒙古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克氏针茅为多年生密丛型禾草,旱生草原种。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地上部分由多数分蘖形成密集的草丛,叶层高20—30cm,生殖枝高50—60cm,丛幅直径通常为30—40cm。在内蒙古高原上,克氏针茅一般4月下旬开始返青,7月末开始抽穗,8月上旬为开花盛期,8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9月下旬植株开始枯黄。

克氏针茅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之一。比较喜暖、耐旱,分布范围较广。但一般不进入森林草原,在荒漠草原虽有少量渗入,但并不成为草地的优势成分。其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10℃的有效积温2060—2500℃,湿润系数0.2—0.4,年降水量约300—400mm,年均温在0—5℃之间,每年有1—4个月的半干旱期和一个月的干旱期。地形为开阔平缓的高平原以及缓起伏的丘陵坡地。土壤大多为壤质、沙壤质或沙砾质的栗钙土,腐殖质层较薄,在20—30cm下可见钙质积层。克氏针茅在我国干旱区的山地草地类型中,一般出现在阴坡,在山地分布的下线为海拔2000—2900m,上线为2300—3200m,土壤为山地暗栗钙土。克氏针茅对土壤盐分的反映很敏感,即使在轻度盐化的土壤上,也难以见到它的生长。

克氏针茅在典型地带性生境中的代表类型,是克氏针茅+糙隐子草草地,分布广而面积最大。在趋于潮湿时,形成克氏针茅一大针茅草地;趋于低湿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羊草草地;趋于干旱温暖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短花针茅草地;趋于干旱时,形成克氏针茅一戈壁针茅或克氏针茅一石生针茅草地;土壤沙砾质化时,形成小叶锦鸡儿一克氏针茅草地或克氏针茅一冰草草地;海拔上升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羊茅草地;放牧利用过度时,则促使小半灌木作用增强而形成克氏针茅一冷蒿草地。


中国植物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理位置、幅员、地质历史演变和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是形成中国植物区系特征的基本因素。中国植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植被类型丰富多彩。
植物区系的特点和起源
基本特点
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 56.9%、24.5%和11.4%(表1) 。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
起源古老 中国植物起源古老,含有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并保存许多残遗植物,如前所述众多起源古老的蕨类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科、银杏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在系统发生上是古老而孤立的,各仅一属,其中银杏科只有一种──银杏,一般仅限栽培,但在浙江天目山和滇东北,却呈半野生状态。
松柏类开始出现于晚石炭纪,中生代非常繁盛,几乎广布世界,第三纪开始衰退,第四纪时其分布区

更行缩小。许多种类虽已绝灭,但在中国有利的条件下却保存了较多残遗属种。现存7科中,除南洋杉科外,中国都有,白豆杉、银杉、金银松、水松和水杉等都是中国特有残遗植物,星散或残遗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发生于侏罗纪、三叠纪,或更早,至白垩纪已很繁盛,第三纪逐渐发育为世界上占优势的植物。在世界现知544科被子植物中,中国有291科,包括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如木兰目、山茶目等所包含的许多科。此外,单种属和寡种属共约1135属,约占全国总属数38%。在中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种属和寡种属约占95%以上。它们在发生学上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因而由此也可反映出中国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地理成分复杂 中国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甚为复杂,分布交错混杂。根据对中国现知2980属种子植物的比较分析,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  热带成分(2~7类)共有1460多属,占全国属数51.1%(不包括世界分布属,下同);温带成分(8~11,14类)930余属,占32.5%;古地中海成分(12,13)和中国特有成分各占9.7%和6.8%。在东亚—北美和东亚分布属中还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可见中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 中国植物地理
各种成分既有其主要分布地区或分布中心,又是相互渗透混杂的,如中国典型的泛热带分布的326属中,只有60属限于热带,而有150属分布到亚热带,110多属分布直达温带,即达到它们分布区的北界。至于温带分布的科属,几广布全国,但往往主要产于江南至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古地中海区的成分主要产于西北干旱地区,亦有分布到华北或西南者,如柽柳和川续断科的一些属种。这种分布趋势显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来源及其热带起源。
特有成分繁多 中国特有植物计有200属左右,归72科,其中含10属或10属以上的为菊科、苦苣苔科、伞形科、兰科和唇形科5科,但多数为热带—亚热带(29)和温带(22)分布科。银杏科、钟萼树科、珙桐科及杜

仲科为4个特有科。
这些属中除铁线山柳和川木香、毛舌菊等5~6属为多种属外,其余95%以上都是单种或少种属,并且绝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类型,如前所述的白豆杉等,还有如五加科的通脱木、马兜铃科的马蹄香、蜡梅科的蜡梅、榛科的虎榛子、石竹科的金铁锁、金缕梅科的牛鼻栓、半枫荷、毛茛科的独叶草及菊科中少有的木本属蚂蚱腿子和栌菊木等。4个特有科也都是单种的古老科。 它们主要分布在秦岭—山东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集中于西南至华中—华东。
植物区系的起源
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植物区系来源于南、北古陆和古地中海区,而它们又为热带统一起源的。各种热带分布区类型起源于古南大陆已为现代多数植物学者和古植物学者所论证;至于温带区系的热带起源问题,至今犹未获一致认识。
中国特有成分的起源是相当复杂的,不但有特有属,而且有特有科。银杏科、杜仲科和珙桐科、钟萼树科皆为单种,后2种可能分别与榆科、猕猴桃科和无患子科相近,含2个相近种,是很有趣的孑遗分子。此外,在许多原始或较古老的科中,如木兰科、樟科、木通科、蜡梅科、山茶科、猕猴桃科、 金缕梅科、省沽油科、 无患子科、桑科、榆科、槭树科、胡桃科等木本科及毛茛科、三白草科都出现中国特有属。它们和白豆杉、水杉、银杉等松杉类第三纪残遗植物一样,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北纬20°~40°的西南至东南部山区。因此它们无疑起源于古北大陆南部,在第三纪前即已形成和分化。此外,在这一范围内及西藏也有少数新生类型,如菊科、苦苣苔科的一些属。
植被的类型和地理分布
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主要类型概述于后。
森林
中国森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少数零星分布到西北山地,从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国针叶林普遍分布于国内各地山区,可区别为寒温性、温性和热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400米) 和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1300~2100米),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向南延伸。此外,出现于各高山的亚高山或至高山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树种约有50种,主要是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圆柏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简单,发育良好的冷杉、云杉林,林相整齐,乔木层高20~30~50米,郁闭度0.6~0.9。林下灌木和草木层均不发达,而地被苔藓层却极发达,厚5~15厘米,覆盖度70~90%以上。在西南区亚高山特别潮湿地区,林中常附生大量松萝,形成特殊的“雾林”景观。
在温带和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和亚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则分布有温性或暖性针叶林。主要是各种松林,从东北往西南,建群树种主要是红松、油松、赤松、华山松、台湾松、 马尾松和云南松等。 至云南南部和广西、广东的热带低山丘陵,则被思茅松或海南岛松热带针叶林所代替。其他还有多种铁杉、油杉、杉木、柏木和侧柏林等。这类森林有为地带性植被破坏后的次生林或人工林,林相不一,一般高10~25米,郁闭度0.3~0.4或0.5~0.7,然而种类组成较上类针叶林丰富,多层结构,暖性针叶林常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并普遍生长多种草本蕨类和藤本植物。
在东北东部温带山地分布有典型的针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主要是红松、沙冷杉和多种落叶阔叶树种,如紫椴、枫桦、水曲柳等。这一地区现代森林中犹保存一些第三纪残遗植物和具有亚热带森林的特色。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广布于温带、暖温带平原山地及亚热带至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和石灰岩山地。典型落叶阔叶林是华北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向西可延伸至甘肃南部白龙江上游。建群树种主要是落叶栎类,在本带北部主要是辽东栎和蒙古栎,南部主要是麻栎、栓皮栎、槲栎、槲树等。它们多为纯林或混生多种槭树、椴等。林相整齐,季相变化明显,一般高10~15米,郁闭度0.5~0.7(0.8),林下灌木和草本层较发达,一般没有苔藓层。常见灌木主要为多种胡枝子、绣线菊、忍冬、荚蒾、榛和黄栌等。草本主要是多种苔草、委陵菜、蒿类及野牯草、白羊草、黄背草等亚热带禾草。
另外,在西北荒漠河岸,较普遍分布有胡杨林或沙枣林,它们是中亚荒漠河岸特有的森林类型,林下主要是各种耐盐灌木和草本,如多种柽柳、铃铛刺、多种甘草和骆驼刺等。其他多种桦、杨柳主要组成次生林或河岸林分布各地。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植被类型分化多样,以典型常绿阔叶林为代表,分布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海拢1000米或2800米(在西部)以下的低山、丘陵或至中山带。建群植物主要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的许多常绿树种,如多种栲、青冈、石栎、红楠、木荷、木莲、含笑等,分别于不同地区占优势。
在中亚热带北部这些常绿属种与一些落叶栎类,水青冈、化香、枫香、鹅耳枥、多种槭、桦等组成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 在中亚热带南部则主要与多种栲、润楠、香蒲桃(桃金娘科)、黄桐(大戟科)、山杜英(杜英科)、黄杞(胡桃科)、?木(楝科)和无忧花(苏木科)等热带属种组成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热带林的诸种特征,成为南亚热带森林的过渡类型。在亚热带西端的干热河谷及亚高山阳坡常发育有地中海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植物主要是铁橡栎、锥连栎及灰背栎等硬叶栎类,一般高2~6米,成为矮林或灌丛状。至山地这类森林则由高山栎类组成。竹林发达亦为中国亚热带森林植被的显著特点。
各类亚热带森林一般生长较迅速茂密,高15~20~30米,郁闭度0.6~0.9,乔木层常有2~3个亚层,种类组成丰富,并常有一些古老或残遗的成分。
季雨林和雨林 二者分布于台、粤、桂至滇和藏东南的热带地区,是亚洲热带同类植被的一部分。但不同于亚洲热带典型的季雨林和雨林。中国热带季雨林较普遍地分布于海拔 500~1200米(在西部)以下的热带丘陵台地,背风或较干热河谷盆地及石灰岩山地。这类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组成都很复杂,没有明显的建群种,优势植物主要是多种榕树、龙脑香科的青皮、华坡垒、擎天树、麻楝(楝科)、铁力木(藤黄科)、假苹婆(梧桐科)、四数木(四数木科)、蚬木(椴科)及落叶树木棉、楹树、鸡占、厚皮树等等。群落呈半常绿或旱季落叶。
雨林分布于热带迎风的丘陵低地或沟谷内,发育有湿润雨林,代表植物主要是龙脑香科的几种龙脑香,几种坡垒和婆罗双树,肉豆蔻科的台湾肉豆蔻、菲律宾肉豆蔻及梧桐科、桑科等的一些种。在热带西部则主要是干果榄仁(使君子科)、番龙眼(无患子科)、箭毒木(桑科)、望天树等。上层乔木中含有一定比例短期集中换叶或落叶的树种,成为热带雨林和季风雨林过渡类型。此外,应当指出,龙脑香科的代表见于中国大陆部分,肉豆蔻科仅见于台湾。
灌丛
指主要由中生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除分布于高山-亚高山的高寒灌丛和部分河岸、盐地、沙地灌丛为原生者外,余均为次生,不能代表地带性植被,但在中国现状植被中分布相当广泛,并有明显的地区性和生物-生态学差异。中国的灌丛概括可分为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和常绿灌丛3类。
高寒灌丛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青藏高原及其邻近高山以及秦岭(太白山)和台湾的高山。一般分布高度达海拔3000~5000米,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和雪线间,常与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在天山南坡)相结合,是高山植被垂直带的组成部分。建群植物是各种耐寒的常绿针叶、常绿阔叶和落叶灌木,组成各种不同的高寒灌丛。主要种类是高山圆柏、杜鹃、岩须、箭叶锦鸡儿、金露梅、矮柳等。群落一般低矮密集,高数十厘米至1米左右,覆盖度70~90%。杜鹃灌丛每当五、六月间盛开鲜花。圆柏灌丛常呈匍匐状,覆盖度仅30~60%,群落外貌和结构均很单调。
落叶灌丛 落叶灌丛广布于温带至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河谷、沙丘及盐化低地和海滨各种生境上。尤其在暖温带森林区占据广大面积。建群植物主要是蔷薇科的蔷薇属、绣线菊属、樱属、栒子属、花揪属,豆科的胡枝子属、杭子梢属、锦鸡儿属,小檗科小檗属的许多种以及榛、虎榛子、黄栌、荆条、酸枣等。在亚热带干热河谷主要是热带科属的余甘子(大戟科)、坡柳(无患子科)和小马鞍叶(苏木科)等。在盐化低地、海滨和沙丘上则主要是多种柽柳、白刺等组成。
落叶灌丛一般高1~2~3米,覆盖度30~80%,主要因生境的水分和盐分条件而异,大多是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若停止砍伐,可恢复成林或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群落。
常绿灌丛 常绿灌丛普遍而零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海拔500~600米或1000米以下)和局部谷地及海滨。主要由热带—亚热带分布的许多常绿阔叶灌木和一些萌生的常绿阔叶乔木所组成。建群植物在亚热带主要是檵木(金缕梅科)、乌饭树(杜鹃花科),在热带主要是桃金娘和岗松(桃金娘科)、中平树(大戟科)等。在石灰岩山地种类较繁多而混杂,主要如樟叶荚蒾(忍冬科)、竹叶椒(芸香科)、羊蹄甲(苏木科)、铁仔(紫金牛科)、清香木(漆树科)、黄杞等等。
这类灌丛一般高1米左右,高者可达2~3米,覆盖度40~80%,分层不明显,常有稀散的乔木,或多或少的藤木和蕨类。草本层常见的是白茅、香茅、野古草、扭黄茅和芒等高大禾草。有时这些草本占优势,而成为灌木草丛。
草原
中国草原广布于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以至西北荒漠山地和青藏高原中部,是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整个欧亚草原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场。
草原植被的植物组成和结构都较简单。建群植物主要是针茅、羊茅、隐子草、羊草等禾本科草及菊科的蒿属、亚菊属等的一些种。从东向西,或在荒漠山地从上向下,发展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真草原)和荒漠草原不同类型,分别以不同的种为代表。
典型草原 主要是大针茅、克氏针茅、针茅和沟叶羊茅等旱生丛生禾草。
草甸草原 主要是贝加尔针茅、吉尔吉斯针茅、两种羊草及白羊草等中旱生禾草及多种杂类草。这 2类草原群落外貌整齐,季相变化明显,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覆盖度40~70%,草本亚层分化明显,多者可分3~4个亚层,并混生多种小半灌木和杂类草。不过草甸草原更较茂密,种类组成较丰富和有更多的中生杂类草。
荒漠草原 草原和荒漠植被的过渡类型,主要由戈壁针茅、短花针茅、沙生针茅及东方针茅等小禾草和灌木亚菊、女蒿等旱生小半灌木所组成。群落稀疏低矮而单调,一般高10~20厘米,覆盖度20~40%。
在西部高原和荒漠山地2700米或3500米以上的亚高山-高山带,发育有高寒草原。建群植物主要是紫花针茅、座花针茅、假羊茅等耐寒旱的小禾草,硬叶苔草及几种高原特有的蒿。群落稀矮而单调,点缀着一些高山垫状植物和杂类草。
荒漠
中国草原带以西广大地区普遍分布有荒漠植被,是整个亚洲荒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山南坡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北坡,荒漠植被分别上升到2600~2800米或2900~3200(3800)米的高度,上部直接与高寒草原相接连。基质为各种贫瘠的荒漠土、盐土及光裸的沙丘和基岩。
荒漠植被的植物种类贫乏、稀疏和结构简单。建群植物是各种超旱生的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豆科和麻黄、红砂和沙拐枣等。在新疆和西藏西部的荒漠中,颇多同中亚荒漠相似的春季短命植物、类短命植物,甚至有高大的、一次结果的阿魏等形成的阿魏滩,而在内蒙古东部则多夏雨短命植物,如沙芥等。
半乔木荒漠 主要由琐琐和白琐琐构成。前者是亚洲荒漠中分布最广的群落,在中国广布于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以至阿拉善高平原的各种基质上。白琐琐荒漠是中亚西部典型的沙质荒漠植被,在中国只见于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等沙漠,向东不超过东经90°。这两类荒漠植物种类较多,组成各种群落,一般高2~4米,覆盖度15~30%,称为“荒漠森林”。
灌木荒漠 是中亚东部代表的地带性植被,广布于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至河西走廊西部的砂砾质戈壁、剥蚀残丘和沙丘上。建群植物是膜果麻黄、木霸王、泡泡刺、裸果木、绵刺及多种沙拐枣等。

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 主要由多种红沙、假木贼、猪毛菜、合头草、戈壁藜、小蓬等盐柴类及多种蒿(博乐蒿、喀什蒿、地白蒿等)组成。在盐土上为盐穗木、盐节木、多种盐爪爪和碱蓬等多汁盐生植物。这两类荒漠群落极为稀疏,一般覆盖度10~30%,高10~30厘米,灌木荒漠可高40~50厘米。植物组成也较琐琐荒漠简单,尤其在新疆南部常成单优势种群落。
高寒荒漠 发育于昆仑山内部山地及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4000~5500米地区,由各种垫状小半灌木组成。建群植物是高原特产的垫状驼绒藜、藏亚菊和粉花蒿等。植丛只高5~15厘米,而直径10~40厘米,覆盖度10~30%,点缀高寒棘豆、腺风毛菊、山蚤缀和藏刺矶松等高山垫状植物,生长季节鲜花盛开,甚为美丽壮观。除生长开花季节外,一般较荒凉。
草甸和草本沼泽
可分为草甸植被与沼泽植被两类。
草甸植被 主要是由中生多年生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广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温带山地和各地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低平地或海滨。植物一般生长盛密,种类组成较丰富,主要是禾本科的拂子茅、 芨芨草、赖草、 獍茅、莎草科的苔草、蒿草、蔷薇科的地榆、多种委陵菜、菊科的裂叶蒿及毛茛科、蓼科、虎耳草科、报春花科、龙胆科、 牻牛儿苗科、 玄参科和鸢尾科的一些属种。在不同条件下组成典型草甸、高寒草甸、盐化草甸和沼泽草甸等各种草甸。发育良好的群落总盖度70%以上乃至100%,草层高40~50厘米至1米许,季相变化明显。
沼泽植被 是湿生植物组成的群落。在中国以草本沼泽分布最普遍,出现于各地湖滨、河滩及大河三角洲的低洼处。尤在气候温湿或冷湿地区有大面积分布。东北三江平原和四川北部的若尔盖(见若尔盖沼泽)是中国两大著名沼泽分布地区,主要是各种苔草沼泽。代表植物在三江平原是毛果苔草、乌拉苔草、塔头苔草和漂筏苔草等;在若尔盖主要是木里苔草,在西藏主要是各种大蒿草。苔草沼泽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覆盖度60~70(80)%,根系密织,常成垄状草丘,俗称“塔头”。其他各地的沼泽,除苔草外,芦苇、藨草、香蒲及茭笋等也常为优势或建群植物,这类群落茂密而高大,是草质纤维植物的重要来源。

有关二色补血草概况是怎么样的?

Limonium bicolor(Bunge)O.Kuntze

别名

二色矶松、苍蝇花、二色匙叶草、义拉干—其其格(蒙古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圆锥形,根皮红褐色至黑褐色。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匙形、倒卵状匙形至矩圆状匙形,长2—11cm,宽0.5—2cm,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为扁平叶柄,全缘。花序轴1—5个,有棱角或沟槽,自中下部以上作数回分枝,花2—4(6)朵集成小穗,由3—5(11)个小穗组成有柄或无柄的穗状花序,再由穗状花序在花序分枝顶端或上部组成圆锥状;苞片紫红色;花萼漏斗状,紫红色或粉红色,后变白色,沿脉密被细硬毛;花冠黄色,裂片5;雄蕊5;子房倒卵圆形(图121)。

图121 二色补血草

Limonium bicolor(Bunge)O.Kuntze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黄河流域诸省及江苏北部、新疆;在国外,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4月下旬返青,6月上旬现蕾,6月中旬初花期,6月下旬盛花期,9月中旬种子成熟,10月上旬枯黄。在秦岭地区,花果期为5—11月。在北京地区,花果期为5—10月。在我国东北花果期为6—9月。在内蒙古地区,花期5月下旬至7月,果期6—8月。

二色补血草为耐盐多年生旱生植物,广泛分布于草原带的典型草原群落、沙质草原、内陆盐碱土地上,属盐碱土指示植物。也可零星分布于荒漠地区。

作为盐生植被中常见伴生种,二色补血草可在我国内陆盐渍土上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usis)灌丛,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 var.sinensis)盐生草甸及我国北方内陆盐渍土地区一年盐生群落中伴生。这些地区土壤含盐量1—3%,质地较粘重,地下水位约1—2m。在宁夏中部、贺兰山东麓分布的短花针茅+木本猪毛菜(Stipa breviflora+Salsola arbuscula)、糙隐子草+珍珠柴(Cleistogeners squarrosa+Salsola pasrine)荒漠草原群丛中,也常有二色补血草伴生,地表大部分为砾石,下部有碎石。在蒙古高原,二色补血草则伴生在呼伦贝尔盟一带波状平原上分布的大针茅(S.grandis)草原中,土壤以典型栗钙土、暗栗钙土为主。进入黄土高原则出现在甘肃陇东丘陵阳坡、半阳坡上的小尖隐子草(C.mucronata)草甸草原群落中,土壤为黑垆土。

饲用价值

本草为劣等饲用植物,在生长期一般不为家畜采食,羊有时仅采食其少量花序和叶子。冬季羊仅食其叶子。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见表121—1。

表121—1 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宁夏农学院饲养分析室分析。(%)

表121—2 二色补血草微量元素含量(占干物质%)

引自:侯学煜著:《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科学出版社,1982。

其他用途

全草可入药,有活血、散瘀、止血等功效,还可灭蝇。为重要辅助蜜源植物,在山东等沿海地带,主要开花泌蜜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花粉丰富、流蜜期长,且不受干湿气候影响,在春季雨水充足、秋季干旱高温的年份,长势好、开花多,可多次取蜜,单箱产蜜达40kg以上,一般的也有20—25kg,对蜂繁殖极有利。但蜜易结晶,一般不宜作蜂的越冬饲料。


猫头刺的植物学史


强旱生小半灌木,为荒漠草原带的标志植物之一。生于砂砾质淡灰钙土、淡栗钙土、棕钙土地区及漠钙土区的边缘地区。见于干旱的丘陵和河谷阶地,也大量生长在山麓石质、砾石坡地和高原、河谷冲积平原的薄层覆沙地。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北部、宁夏中北部,与戈壁针茅(Stipatianshanica var.Godic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石生针茅(Stipa tianshanica var.Klemenzii)、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组成荒漠草原;在贺兰山西麓洪积扇及山前倾斜平原淡灰钙土上,与红沙(Reaumuria soongaric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或短脚锦鸡儿(Caragana brachypod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等组成草原化荒漠;向北部,可推进到荒漠带的边缘,例如在伊克昭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剥蚀低山砂砾质、碎石质坡地,与红沙及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冷蒿或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lhoides)、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eum)、松叶猪毛菜(Salsolalaricifolia)及小针茅、无芒隐子草组成草原化荒漠,在鄂尔多斯、阿拉善高平原南部,与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四合木(Fetraena monglica)、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及蓍状亚菊、小针茅组成荒漠草原。在半荒漠地带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及沙地,常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霸王、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等组成沙质荒漠草场。猫头刺还可向东、向南侵入干草原带,作为小针茅草原的伴生成分或沙化、荒漠化演替过程的一个类型,占据某些边缘地段。性喜干旱和砂砾质基质,不耐水淹和盐渍化;遇大旱,成片死亡或生长不良。猫头刺早春4月返青,5月中下旬开花,6~7月结果。春季开花时,使荒漠草原在半月内呈现一片蓝紫色瑰丽的特殊季相。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210971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短花针茅(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短花针茅(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pdf

标签:是我国   荒漠   草原   短花针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