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是什么?
旋覆花入药,有哪些功效?
中医里面在介绍旋覆花的药性之时特别的提到,“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意思就是说诸多的花类中药材,其药性皆为升散,唯有旋覆花入药具有沉降之性。
故而人们根据旋覆花沉降的特性,总结出了旋覆花入药善于降逆的功效,服之可起到“降气而止呕、化痰而止咳”的作用。
而旋覆花的沉降之性对于我们日常的养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其用途主要有下:
1、旋覆花可降气而止呕、止嗝。
体内气机通畅,五脏六腑方能正常运转,而若是气机出现紊乱,则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当体内脾胃之气上逆的时间,我们就常会出现呕吐呃逆、打嗝不止、胸腹胀满等情况。
而旋覆花之药效善于降逆而止呕,对于体内的呕逆之气有较好的消散之效。
传统中医里面就常用旋覆花配伍生姜、半夏、赭石等药材同用,对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呕逆、胀满等症,服之可消。
2、旋覆花可化痰而止咳、平喘。
旋覆花入肺经则能降肺气且化痰,有降气化痰而止咳、平喘之效。且无论是肺中有热痰或者寒痰,旋覆花皆能应用。
肺中有痰则肺气难以宣散,故而会引起人们出现咳逆、胸闷不适等情况,此时以旋覆花入药,既能化痰以疏肺气,又能降肺气以止咳喘,
若是因肺中有燥而生热痰引起的咳喘,可用旋覆花配伍瓜蒌、桑白皮、贝母等药材同用。
而若是因肺受寒邪而生寒痰引起的咳喘,则可用旋覆花配伍生姜、半夏、细辛等药材同用。
3、旋覆花可降气化痰而消胸腹痞满。
当体内的气机紊乱已久,痰核生于胸中的时间,就常会让人胸腹间伴有痞满不适之感。
比如经常咳逆不止,我们就会有一种胸腹间气机不畅、如有异物胀满阻隔的感觉,对于此类情况,旋覆花入药亦可消除。
中医里面常用旋覆花同茯苓、半夏、陈皮等同用,有祛湿化痰、行气除满而消痞的良效。
而若是久咳致虚,或者脾胃本就虚弱,再佐以人参、白术、大枣、甘草即可。
旋覆花一般在夏秋二季花开正盛的时间采摘,将其晒干即可备用,其入药的剂量一般在3-10g左右。不过旋覆花上有很多细微的绒毛,直接泡服或者煎汤的话很容易刺激咽喉,所以我们使用旋覆花的时间最好用茶包将其包好入药。
有毒中草药之旋覆花
旋覆花味苦、辛、咸,性温。入肺、肝、胃经。有毒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旋覆花的性质
旋覆花为菊科 植物 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 var. chinensis (Rupr.)Reg.、线叶旋覆花Inula linariae- folia Turcz. 或大花旋覆花 Inulabritannica L. 等的头状花序。味苦、辛、咸,性温。入肺、肝、胃经。功能: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软坚。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腹水肿。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医家论药】
“旋覆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别录》加甘,甘能缓中;微温,温能通行,故主结气,胁下满;心脾伏饮则病惊悸,饮消则复常矣。除水,去五脏间寒热及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肌,目中眵?,利大肠者,皆软坚、冷利、润下、消痰饮除水之功也。其曰补中下气者,以甘能缓中,咸能润下故也。通血脉、益色泽者,盖指饮消则脾健,健则能运行,脾裹血又统血故也。”(《本草经疏》)
“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鞕,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本草》有定惊悸、补中气之说,窃思痰闭心包脾络之间,往往令人病惊,旋复破痰逐饮,痰饮去则胞络清净而无碍,五志自宁,惊悸安矣。又饮消则脾健,脾健则能运行饮食,中气自受其益而补养矣。”(《本草汇言》)
“旋覆花,开结气,降痰涎,通水道,消肿满,凡气壅 湿热 宜之。但其性在走散,故凡见大肠不实及气虚阳衰之人,皆所忌用。”(《本草正义》)
“旋覆花,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又治目中翳?头风,毕竟痰饮结滞而生风热,此能散之,头目自清也。”(《本草发明》)
“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本草纲目》)
“旋覆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本草衍义》)
旋覆花的毒副作用和 解毒 急救方法:
150%旋覆花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约为22.5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此种煎剂2ml,注射后立即 呼吸 加快,6分钟后出现兴奋、抽搐、举尾、四肢震颤,8分钟后死亡。
绿原酸毒性很小,给幼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大于1g/kg,腹腔注射大于0.25g/kg。
临床应用本品,曾有服用过量致病人出现发热、恶心、全身散在性丘疹、 瘙痒 的 报告 。亦有服药后出现胃脘嘈杂、泛逆欲呕,胃中如刺如芒,若万虫窜动和致暴泻的报告。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相信不少人都有见过旋覆花,它是菊科植物的一种。这类植物分布广阔,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均有栽种。旋覆花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开放,采摘后去除杂质,然后晒干,生用或蜜炙用。那么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和大家做个分享,期待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旋覆花是一类很常见小花,它相较于普通的花卉来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使用很普遍,它的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旋覆花具有平喘、镇咳作用: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覆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
2、旋覆花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大花旋覆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旋覆花中的咖啡酸及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3、旋覆花对平滑肌的作用: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小肠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均可增加子宫的张力,但该作用能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4、旋覆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提高神经兴奋性。
5、旋覆花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
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旋覆花虽然具有很多的疗效,适应的病症也比较多,不过并不是任何体制的人都适合饮用哦!比如说身体虚弱、拉肚子人就不适合饮用旋覆花。再者,大家在服用旋覆花时,切勿超量,正常用量并没有中毒的案例,不过如果超量服用的话,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恶心、全身出皮疹,或见有呕吐、胃中不适、腹泻。动物实验中较大量给药可导致动物呼吸加快、抽搐、死亡。所以使用该药应注意掌握好用量。
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大家应当掌握好正确的煎煮方法,如果煎煮方法不当的话,也会产生不适症状。大家在煎汤时应用布包或煎好后过滤去毛,防止大量绒毛进入胃中,这是因为旋复花上的绒毛可刺激咽喉及消化道,引起咳嗽、呕吐。
以上就是关于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的相关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相关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本网站,后期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
旋华-中药知识
旋覆花的介绍
旋覆花,又名:金佛花、金佛草等,拉丁学名:Inula japonica Thunb.属于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现代研究,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天人菊内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茎叶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药,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是黄花,黄蕊,非常好看。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208971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旋覆花(旋覆花功效作用与主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旋覆花(旋覆花功效作用与主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