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应该怎么养呢?
肾蕨又名篦子草。为骨碎补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羽状深裂,披针形,鲜绿色,密集丛生。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肾形。常见栽培的同属植物有长叶肾蕨、碎叶肾蕨、细叶肾蕨等。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广布于中国华南、西南诸省。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不耐旱,宜排水通畅、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肥沃土壤。莳养肾蕨,培养土可用腐叶土4份、蛭石4份、河沙2份配成,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加少量河沙混合配制。由于肾蕨的根系分布较浅,故宜采用浅盆栽植。肾蕨喜欢明亮的散射光,春、夏、秋三季均可放在室内北面窗边养护,但需注意通风。放在室外养护时要放在疏荫下避免阳光直晒。若光照过强则叶片极易焦黄;如过分荫蔽,羽叶常易脱落。夏季除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每天还需向叶面上喷清水2~3次,增加空气湿度,才能保持叶片翠绿。空气干燥时羽叶易卷边焦枯,降低观赏价值。但浇水也不能过多,若盆土积水,易引起叶片枯黄脱落。生长旺季一般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腐熟饼肥水或复合化肥,并要注意随时剪除枯叶,保持株形整洁。冬季室温保持在1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role="figure肾蕨肾蕨生长健壮,根系会很快布满盆底,因此需每年春季换一次盆。换盆时要剪掉老叶并进行分株。
肾蕨有什么用途?
肾蕨是肾蕨科肾蕨属多年生常绿蕨类植物,别名蜈蚣草、篦子草、圆羊齿,商品名也叫排草。肾蕨叶片羽状深裂,密集丛生,翠碧光润,柔蔓潇洒,四季常青。叶片广泛用于作插花,经久不凋。耐阴,养护方便,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在园林中可作阴性地被植物或布置在墙角、假山和水池边。
植物中的活化石——肾蕨
有关肾蕨的概况是怎么样的?
Nephrolepis cordifolia(N.auriculata)
又名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圆平齿等,为骨碎补科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彩图72、彩图73)。株高30~50厘米,叶羽状深裂,形似蜈蚣。园艺界将肾蕨误认为蜈蚣草,但植物分类上蜈蚣草是凤尾蕨的一种。肾蕨附生或地生,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及细长的匍匐茎,匍匐茎的短枝上长出圆形块茎或在其顶端长出小苗,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侧小脉顶端,囊群肾形,棕褐色。
同属植物有30种,分布在世界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栽培种有高大肾蕨,主要品种有波士顿蕨、极矮皱叶肾蕨,鸡冠高大肾蕨、皱叶肾蕨、矮生碎叶肾蕨、碎叶肾蕨等。
肾蕨既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也可作切花配叶和悬吊垂栽培,全株入药,有消肿解毒、清热利尿的作用,块茎入药叫马骝卵,可治感冒、咳嗽、肺炎、痢疾、疝气、疳积、烫伤、刀伤等。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怕烈日直射,在明亮散射光处生长良好,生长适温10~35℃,最适温度20~22℃,越冬最低温度5℃,能耐短期的-2℃低温,空气湿度50%~60%。适于富含腐植质、渗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疏松的土壤,PH为5.5~7。
肾蕨分株多在春季新叶未萌发之前结合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割开,每丛带有2~3个匍匐茎、叶丛和不定根,将其栽在培养土中、压实、浇足水,放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潮湿;亦可用根状茎顶端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移栽到小盆中,成为新植株。目前国际上销售的肾蕨是用根状茎顶尖作组织培养繁殖的。其方法是:切取根状茎顶端2厘米,用湿润剂(100毫升/水加几滴吐温60)和外植体一起振荡2分钟,将湿润剂倒去在超净工作台将外植体放入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5次,切取茎尖1厘米,垂直接种在MS培养基加磷酸二氢钠170毫克/升,含激动素0.05~0.05毫克/升;根诱导在MS无激素培养基基础上,温度25±2℃,光照2.5千勒克斯,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亦可用孢子繁殖。过去用直径0.5厘米的泥炭土,在高压锅中灭菌1小时,盆与温室亦要严格消毒,将孢子叶平铺在消毒的盆土表面,孢子向下,轻微压紧,套上塑料薄膜袋,保持18~24℃温度,相对湿度90%以上,在温室微光处,干旱时用浸水法补水,1~2个月后,孢子可生根、发芽长出小植株。现在都用1平方厘米的滤纸小包,先在70%的酒精中浸15~30秒,用镊子将滤纸包中的气泡赶净,放入0.1%升汞中灭菌3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滤纸包在无菌培养皿中打开,用接种环将孢子接种到培养皿表面,播种密度每平方厘米3000个为宜。孢子采集是孢子囊深棕色或黄色,已成熟未散落时,将叶片剪下放入干净对折的报纸中,在温暖的干燥室让其自然落到报纸上。培养用1/2MS培养基加粉末状活性炭0.25%~0.5%,pH5.7~5.8,加蔗糖2%~3%,在23±2℃,500~1000勒克斯光照下,照光12~16小时。
栽培盆土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用腐叶土2份与煤渣或锯末1份混合,并加少量的骨粉,亦可用泥炭土加1/3珍珠岩及基肥配成。生长季节要避免阳光直射,春夏秋遮光50%,冬天温室栽培遮光10%~30%。温度白天要25℃以上,夜间温度15~18℃,温度低于5~8℃,叶片枯黄脱落。5~9月,每15~20天追一次饼肥水,10月下旬入室,4月中下旬出房,冬季保持12~15℃。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不积水,为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在植株四周及叶面少量喷水,养护时盆间距不要太密,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否则叶色枯黄。
肾蕨怎么养才长得好 肾蕨怎么养
肾蕨的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161971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肾蕨(肾蕨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肾蕨(肾蕨图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