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兰(建兰八大名品)

更新时间:2023-03-01 11:25:08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建兰?

建兰(C.ensifolium)又称夏兰,直立性强,叶5~6片,长30~60厘米,宽1~2厘米,叶缘有细齿。花5~9朵,花序上部的苞片短于子房,花被淡绿黄色、白色、也有粉红、金黄等多色,花香浓郁。花期5~9月。建兰主产福建而得名,其实,浙江南部,江西东南部,广东东北部,台湾等地产量之丰,质量之优,广为人知。建兰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彩心的为原变种,素心的为变种。建兰品种很多,如梅瓣花类的‘一品梅’、‘岭南第一梅’;荷瓣花类的‘君荷’、‘王彩荷’;奇花类的‘雄师’、‘猫鹰’等。

建兰要如何养殖

建兰要如何养殖

  建兰要如何养殖,说起建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建兰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很多人都会喜欢在家里养殖它。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建兰要如何养殖,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建兰要如何养殖1

   建兰要如何养殖

   1、盆土适宜

  建兰的生长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可以使用草木灰、河沙土、田园土混合配制,保证植株的生长。另外,在配土的时候需要往土壤中加入少量有机肥,保证土壤的肥力。

   2、控制光照

  建兰喜半阴的环境,日常养护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环境的光照,春秋季节将它放在室内明亮处养护,遮阴20%即可。夏季必须遮阴60%以上,避免强光晒伤植株。冬季可以撤去遮阴,更有利于植株越冬。

   3、控制温度

  建兰喜温暖的环境,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左右,养殖建兰一定要做好夏冬两季的控温措施。夏季将它放在阴凉的环境中,控制温度不超过30℃,冬季将它搬入室内进行保暖,控制温度不低于10℃。

   4、肥水合理

  养护建兰需要合理的.浇水以及施肥,既要满足植株生长所需,又要避免肥水过量对植株带来影响。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并且每隔20天需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休眠期应当减少对植株的浇水,并停止施肥。

  建兰要如何养殖2

   建兰的养殖方法

   1、土壤适宜

  养殖建兰要保证土壤适宜,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富含腐殖的微酸性土壤进行养护,建议使用腐叶土、河沙土以及少量有机肥混合配制,这样更有利于建兰的生长。

   2、换土规律

  在养殖建兰盆栽的过程,保证土壤适宜,每隔1~2年需要更换一次土壤,为植株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生长环境,同时避免土壤板结对植株带来的影响。

   3、控制温度

  建兰喜温暖的环境,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左右,夏季要将它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控制温度不超过30℃为宜。冬季要将它搬入室内进行保暖,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0℃左右为宜。

   4、控制光照

  建兰喜半阴的环境,养殖建兰必须要控制好环境的光照,春秋季节将它放在光线明亮处养护,夏季至少遮阴60%以上,冬季可以放在向阳处养护。

   5、肥水管理

  养殖建兰要保证适宜的水分以及养分,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得出现积水。施肥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则,选择稀薄的液肥适当施撒,忌施肥过多、过浓。


建兰的作用以及传说是什么

  建兰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建兰的作用以及 传说 是什么,欢迎借鉴参考。

  什么是建兰?

  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2--6枚,带形,有光泽,长30-60厘米,宽1-2.5厘米。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一般短于叶;总状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气,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花瓣狭椭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长1.5-2.3厘米,略3裂。蒴果狭椭圆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通常为6-10月。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产中国多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和草药价值。

  建兰的形态特征

  建兰是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2-4(-6)枚,带形,有光泽,长30-60厘米,宽1-1.5(-2.5)厘米,前部边缘有时有细齿,关节位于距基部2-4厘米处。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20-35厘米或更长,但一般短于叶;总状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长可达1.5-2厘米外,其余的长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长度的1/3,至多不超过1/2;花梗和子房长2-2.5(-3)厘米;花常有香气,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2.3-2.8厘米,宽5-8毫米;侧萼片常向下斜展。

  花瓣狭椭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长1.5-2.3厘米,略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较大,卵形,外弯,边缘波状,亦具小乳突;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长1-1.4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具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

  蒴果狭椭圆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通常为6-10月。

  建兰的价值

  1、药用价值

  全草(兰草):辛、甘、微苦,平。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用于血滞经闭,经行腹痛,产后瘀血腹痛,顿咳,肺痨咳嗽,咯血,肾虚,风湿痹痛,头晕,腰疼,小便淋痛,带下病。根(兰草根):滋阴清肺,化痰止咳。花(兰草花):辛,平。理气,宽中,明目。用于久咳,胸闷,泄泻,青盲内障。[6]

  2、园艺价值

  建兰植株雄健,根粗且长。适宜用五筒以上的兰盆栽植,每盆苗数稍多,置于林间、庭园或厅堂,花繁叶茂,气魄很大,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长时苍绿峭拔,很有神采。花开盛夏,凉风吹送兰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我国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显得清新高稚。

  建兰与剑兰的区别

  建兰是以产地命名的兰花,主要产在福建和广东;而剑兰一般是指唐菖蒲,是一种球根植物。

  建兰的传说

  大宋提刑官与建兰外传

  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县3年,县衙所在地为现在的福建省长汀县,当时的闽西首府,范围为现在的福建省龙岩市管辖区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产兰花,百姓爱种兰花,素有用兰花为孕妇催生助产、搬迁新居馈赠兰花、婚嫁以兰陪嫁、种兰避邪以求子孙满堂等民情风俗。宋慈在任知县时是不是与众文人一样爱兰,对兰花的赏爱是否入乡随俗尚无文字记载,但史记他是首开汀江水路运输的知县。汀江水路的开辟为建兰主产区打开了一条通向海内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对建兰的外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汀江是福建省境内的第四大河,它发源于长汀县,干流全长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纵贯福建省的长汀、上杭、永定三县,流至广东省的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属丁,故汀江古称丁水,后来人们把“丁”与“水”合为“汀”字,取名“汀江”。毛泽东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着名诗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气魄。

  宋绍定年间,宋慈从江西信丰主簿调任长汀知县,发现百姓食盐从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运而来。古代的长汀地处山区,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盐“愈年而至”,食盐官卖,盐官贪贿,哄抬盐价,穷苦百姓买不起盐,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细察民间疾苦,水路运输可直抵汀州城,决定开辟汀江,从广东潮州船运食盐。闽西大山是兰花生长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峡谷之中,古时汀江滩多水急,有棉花滩、回滩、大姑滩、折滩、龙滩等,且到处暗礁密布,航道艰险,江水涨落无常,宋慈经过沿途观测探险,开凿疏浚航线,鼓励农民造船,操习撑船技巧,同时改革盐政,惩治贪贿盐官。

  汀江水路交通的开辟,缩短了运盐路线,减少了运费,降低了盐价,免除了挨家挨户抽调劳役肩运食盐之苦。同时,使潮州至汀州、赣州运输通畅,促进了汀、潮、赣包括兰花在内的物资交流,盐商米商往来其间,“盐上米下”的一派繁荣景象,汀江上百舸争流,曾有“上三千下八百”之说。宋慈开汀江水路的功绩为闽西百姓世代相传,如今汀江两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马祖庙,见证了当年水路交通的繁荣历史。

  据连城县、永定县和上杭县的老人介绍,过去他们那里还出现了“兰商”,专门靠卖兰发大财,通过卖兰暴富,建土楼,买河段养鱼养鸭过休闲日子。

  宋代建兰并不出名,甚至连福建本地的兰家和文人雅士都说不准兰花的正名。“建兰”是我国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兰花中的一类,而且是唯一以产地命名的一大类兰花。据考证,“福建”名称的第一次出现是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专管军事,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为“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福建的名称出现历史不算迟。

  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福建漳州的赵时庚着述的《金漳兰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兰花谱。全书共三卷,分“叙兰容质”、“品兰高下”、“天下养爱”、“坚性封植”和“灌溉得宜”五部分。对紫兰和白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与栽培管理作了简明论述,并论及兰花的品位。《金漳兰谱》中“紫兰”指的是墨兰,“白兰”指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素心建兰。赵时庚生活的地方为漳州府,与汀州府毗邻,赵时庚尚且没有给建兰确切的名字。另外,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修纂的《临汀志》土产门花之属中记述的33中花果中,有“素馨”指的也是素心兰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内外的爱兰人还没有把福建所产的兰花叫“建兰”。这些充分说明宋时建兰还不够知名。

  闽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国东南沿海腹地的林区,也是距台湾海峡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近、自然气候优势最强的中国兰产区之一。南宋之后闽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独厚的兰花生长环境与古代交通占优势的水上运输,使闽西的“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等蜚声海内外。

  随着汀江水上运输业的兴盛,兰花高雅之物从汀州人文古城,逐渐通过文人儒商传到海内外。1995年,笔者从汀江的源头龙门出发,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广东大埔、潮州、汕头考察建兰的流播路径,发现沿线深宅大院养的建兰都是从闽西境内传种的。一些载入世界各地众多兰花专着名品谱中品种,由于当时人们对植物分类不太了解,而被习惯以原产地称呼,比如“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而且是说得更准确的原产地。而对于福建境外的人称福建外传的兰花,笼统地就叫“建兰”。由此可见,建兰及建兰中的传统名品“龙岩素”、“长汀素”、“上杭素”、“永福素”都是外来名,因为外传而得名的。所以,建兰的外传与汀江水上运输的兴起、发展、繁荣密不可分,与大宋提刑官开辟汀江水路运输息息相关。


建兰的特点?

建兰俗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也称秋兰。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叶肥,多海绵质。叶丛生,线状披针形,暗绿色。夏秋间,叶间抽出总状花序,花瓣较萼片稍少而色淡,唇瓣卵状矩圆形,全缘,绿黄色,有红斑或褐斑。原产我国。久经人工培植,品种很多,唇瓣和两棒白色无斑点的为上品,称“素心兰”。种子或分株繁殖。花芳香馥郁,供观赏或制香料。叶可入药,功能开胃解郁。建兰叶片宽厚,直立如剑。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花多葶长,香浓。
建兰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兰花。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上。

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

还有以其有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称其为四季兰。

建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养殖建兰的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土主要以腐殖土、粗砂粒、泥土和谷糠的混合土为主,在生长期间可将植株放在明亮光线的散光处,越冬的温度不能低于3℃,浇水要保持土壤的含水率在70%左右,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即可。

一、建兰的养殖方法

1、基质要求

建兰的生长对基质要求较高,一般可选用疏松团粒结构好且排水好的有机土壤,可选用腐殖土、粗砂粒、泥土和谷糠的混合土作为培养土,栽种上盆前需向土壤里喷洒适量的托布津或者多菌灵,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光照充足

建兰喜欢在温暖的半阴环境下生长,耐寒性很差,越冬的温度不得低于3℃,比较怕强光直射,在生长期间要将植株放在充满阳光的地方,尽量少遮荫,除了夏季短时间遮荫外,其余季节均可给予全日照处理,否则会不利于开花。

3、浇水保湿

水分环境是建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之一,建兰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在生长期间可经常保持基质湿润松软状态为宜,尤其是在开花前和幼苗期,要保证基质的含水率达70%左右,夏季还要控制空气湿度维持在80%左右。

4、合理施肥

建兰是喜肥植物,在生长期间主要根据植株的长势进行施肥,一般每隔半个月施肥一次,肥料主要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长势好的情况下可适当追施1~2次的尿素或者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后要浇入清水冲洗叶面即可。

二、注意事项

建兰的耐热性很差,在夏季高温的时候不可直接放在室外,可采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进行降温,天气闷热天的时候要加强空气流通性,也可向周围的地面喷洒水雾,以起到降温增湿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4110771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建兰(建兰八大名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建兰(建兰八大名品).pdf

标签:建兰   名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