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有哪些
兰花(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门(被子植物门)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个种(一些资料列出超过30,000个种),和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个公认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复杂性,与授粉者的互动,以及与菌根的共生,被一些人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中美洲及南美洲,常见的品种有嘉德丽雅兰、蕙兰、石斛兰、文心兰、拖鞋兰、蝴蝶兰与万代兰等。
兰科植物有哪些品种 兰科植物有什么品种
1、兰科植物有较多的品种,大概有2000多个种类,比较常见的有春兰、建兰、墨兰、寒兰、蕙兰等,这些是大的兰花品种,再往下细分的话包括集圆、四喜蝶、四季兰、大青、观音素、白墨兰花等等。
2、兰花的种类众多,花朵的颜色也是有很多种的,有白色、黄色、紫红色、淡红色、复色等。
什么是兰科植物
兰科是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自然界中尚有许多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兰花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 兰科植物分布极广,除两级和沙漠外均有,但85%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有中国兰和洋兰两大类。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大部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兰科植物图片及名称
兰科(拉丁学名: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植物。 兰科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温带地区,在中国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仁怀等省区种类最多。兰科植物地生、附生或较少为腐生草本,极罕为攀援藤本,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肥厚的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后者通常互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扁平或有时圆柱形或两侧压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花葶或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有为缩短的头状花序或减退为单花,两性,通常两侧对称。
目
天门冬目
拉丁学名
Orchidaceae
二名法
Cymbidium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更多
形态特征
兰科
兰科植物地生、附生或较少为腐生草本,极罕为攀援藤本;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肥厚的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后者通常互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扁平或有时圆柱形或两侧压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花葶或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有为缩短的头状花序或减退为单花,两性,通常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萼片离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中央1枚花瓣的形态常有较大的特化,明显不同于2枚侧生花瓣,称唇瓣,唇瓣由于花(花梗和子房)作180度扭转或90度弯曲,常处于下方(远轴的一方);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较少3室而具中轴胎座;除子房外整个雌雄蕊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一般具药床和1个花药,腹面有1个柱头穴,柱头与花药之间有1个舌状器官,称蕊喙(源自柱头上裂片),极罕具2-3枚花药(雄蕊)、2个隆起的柱头或不具蕊喙的;蕊柱基部有时向前下方延伸成足状,称蕊柱足,此时2枚侧萼片基部常着生于蕊柱足上,形成囊状结构,称萼囊;花粉通常粘合成团块,称花粉团,花粉团的一端常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团柄;花粉团柄连接于由蕊喙的一部分变成固态粘块即粘盘上,有时粘盘还有柄状附属物,称粘盘柄;花粉团、花粉团柄、粘盘柄和粘盘连接在一起,称花粉块,但有的花粉块不具花粉团柄或粘盘柄,有的不具粘盘而只有粘质团。果实通常为蒴果,较少呈荚果状,具极多种子。种子细小,无胚乳,种皮常在两端延长成翅状。[1]
科的模式属:Orchis L.
花程式为↑ P3+3 A2-1 Gˉ(3 :1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内轮的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雌蕊的花柱和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花粉团质地有粒粉质与蜡质之分,数目一般为2~8个。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染色体基数x=6~29。
兰的简介 常见野生兰有哪些
兰的简介 这里的兰指的是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
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虫媒植物。兰科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地区。中国产的兰属等为重要花卉,所属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以叶秀花香著称,不论何种兰花,都带有宜人的幽香,它的香气浓而不烈,香而不浊。兰花散发的幽香,撩人而带神秘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花卉的香气不能比拟的。所以兰花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植物特性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石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蕙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于附生兰。有些品种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被作为花卉栽培观赏。
分布情况
除了南北二极外,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尤以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最多。
常见栽培品种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蕙兰、春兰、寒兰、建兰、墨兰、石斛兰、兜兰、蝴蝶兰、万代兰、文心兰与嘉德丽雅兰等。
常见野生兰
常见野生兰花包括绶草、石豆兰、石斛兰、兜兰、春兰、万代兰、杓兰、贝母兰、独蒜兰、石仙桃、鹤顶兰、虾脊兰、指甲兰等,中药中天麻、石斛、白及、山慈菇的基原植物都来自兰科。
国兰的概念
中国很早就有兰花的概念。《诗经·郑风·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蕑兮。”《离骚》吟:“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中国的兰科植物计有6个亚科、17个族、26个亚族及173个属大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而台湾原生兰约有95个属。其中,蕙兰属中有8种兰在大中华地区被称为国兰。在中国文化中,兰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
上一页 0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