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创作特点)

更新时间:2023-03-01 10:52:44 阅读: 评论:0

中国第六代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六代导演有:

1、张元:

在第六代导演中,张元是最早的几个探索者之一。他1991的作品《妈妈》展现了非同于主旋律电影、“新民俗”电影与“新体验”电影的风貌,早期作品《北京杂种》《东宫西宫》都体现出创作上的边缘性和先锋性。

2、王小帅:

王小帅最早的作品《冬春的日子》,这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电影”之一,导演自己筹钱拍摄,并完全脱离了中国电影的发行与放映体系。

他的作品中,《十七岁的单车》《极度寒冷》是体制外的“地下作品”《梦幻田园》《扁担姑娘》是体制内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也是一部书写“残酷青春”的电影,但是比起第六代导演的同类作品来,这个作品显得格外质朴。

3、贾樟柯:

贾樟柯虽然是在第六代导演中出现的较迟的一个,但却以“故乡”三部曲后来者居上地成为第六代导演的领物,并也获得了最多的国际认可。

4、路学长:

路学长主要有作品《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和《卡拉是条狗》。其中《长大成人》被认为是第六代的青春影像写作的一个终结,这个成长故事被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迁联系起来,现实与荒诞,想象与失落重合在一起,构成了对80年代到90年代的一次线性反省。

5、张杨:

张杨的主要作品有《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等,在第六代导演中,他一直能够通过贴近现实的电影合作,规避开意识形态的限制,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大陆电影学派的六代导演,你们知道是谁吗?

第一代导演: 他们都是默片时期的导演,活动的时间为上世纪处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代表人物分别是: 郑正秋 、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张小光等。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演活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了,他们 却是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缔造者,代表人物有: 费穆 、蔡楚生、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程步高、史东山、汤晓丹等。

第三代导演: 他们被称为建国后走向影坛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 谢晋 、凌子风、成荫、水华、郭维、王炎等。

第四代导演: 这些就是真正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了,他们活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 、吴天明、黄蜀芹、滕文骥、丁荫楠、郑洞天、颜学恕、张暖忻等。

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就是这一代人,他们打破了戏剧的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具有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匹配性,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挖掘人生哲理。他们寻找历史的底蕴,更多的表现对历史文化和现实主义、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对历史底蕴的延续,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的延伸,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第五代导演: 80年代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电影最辉煌的一代,代表人物有: 张艺谋 、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顾长卫、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冯小宁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的特点,经历了十年的浩劫,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浪潮,他们思想敏锐,最广泛的接触过人民群众,聆听过最底层人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并且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 、镜头处理和画面语言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第六代导演: 90年代开始执导的一批导演。代表人物有:贾樟柯、王全安、 姜文 、王小帅、张元、陆川、张杨等。

他们极度追求影象本体,偏执于 写实形态,关注与草根人群,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在影响分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更加真实的反映。

希望大家看后能够有所了解有所收获!


中国第六代导演是谁?

中国第六代导演是章明。章明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1996年创作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巫山云雨》即在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电影节上获奖,2011年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获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音乐奖。

导演思维的概念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能体现出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导演思维是导演的一种意识形式,是导演对于一部影视剧的理解与感悟,导演思维表现在影视作品制作的每个环节,对演员的选择、作品的叙事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导演思维具体是指对影视作品的主观理解和二次创造,是升华影视作品内涵的重要因素。


第六代电影导演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贾樟柯《小武》,张元《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王超《江城夏日》,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张杨《爱情麻辣烫》,王全安《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宁浩《绿草地》等

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的电影有什么?

《北京的风很大》、《疯狂英语》、《小武》。

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贾樟柯《小武》,张元《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王超《江城夏日》,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张杨《爱情麻辣烫》,王全安《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宁浩《绿草地》等。

其特征

这一群体成长于经济复苏的改革开放年代,此时正值中国建设市场经济初期,他们在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接触到大量国外电影理论。

第六代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中国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动,经历了电影从神圣的艺术走入寻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现实过程,所以,他们的观念和作品内容都较前几代导演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的影片没有通过制造幻觉的快感向市场妥协,而是更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显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真诚。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区别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区别简单概括来可以说,第五代注重拍事,第六代则注重拍人。

陈凯歌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该片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1987年凭借剧情片《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第五导演因为他们已经开始逐渐摒弃宏大叙事而开始关注一些生活中细微的个体了,比如《孩子王》、《黄土地》、《黑炮事件》等,而且从这代导演开始,他们进入了对镜头语言的探索,他们追求画面的形式感,这种做法在那个时代就是激进的、有反抗性的。

而第六代则沿着这个苗头更多地像西方电影靠拢,从业者要更加年轻一些,所处的时代也更为开放。但那种压抑苦逼的情绪是一直从第五代延续到第六代的。如果说第五代是探索的开始,第六代则更为直接地开始了对欧洲电影的模仿。

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可以说是经历了压迫和变更的一代,在交替之间更多接触到的是人性。人性在交替间显现,没有外界的干扰和掺杂,纯粹的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所以人可以发现“我”,并表现“我”,感触“我”。而八零后新锐导演则可以说是属于社会化随波逐流的一代,在他们的价值观中更多的掺入了社会的观念而非自我的认知。在环境干扰越来越多时他们很难看清楚自我本身的意识,所以作品停留的方位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几乎都是偏颇的个人意识和社会混杂而成的。

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二,张艺谋陈凯歌他们的代表作《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黄土地》《霸王别姬》《无极》。可以看出他们的影片从新锐到宏大,从原始艺术到拥抱商业,可清晰地看出他们的电影,是一个从对民族家国的文化醒悟再到试图自我表达的过程,他们的作品年份表都甚至可以说就是他们理想的实践。进入互联网时代,在基层民意的空前活跃面前,在观影者自身成长条件充沛面前,在官方的控制面前,他们似乎看上去高高在上,但在表达层面却是不可琢磨了。到现在,是他们深厚扎实的美学素养在支撑着他们,尽管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拍的是爱情、人性、命运、但感受其中的力量也很艰难。或许是“道理看得越明白,越无话可说吧”。从观众角度去论他们在电影上的成就,只能是往事重提。

张艺谋说过:“第五代导演刚出来的时候完全反戏剧反故事,就是我说的偏冷怪。够偏冷怪才够叛逆,形式感很强,追求电影化,追求视觉化。现在观众需求是看一个好故事,偏冷怪只能在电影节当几天宠儿。我和大众一样,也是喜欢听故事。三十年前反故事反戏剧是有市场的,现在反故事反戏剧没人理你。”

他们这一代导演讲故事不太好有有政治因素的影响吧,张艺谋自己也说确实在选材上很随性,碰到什么拍什么,很多时候更看重的是构图光影等美学方面的因素。大概现在也很想跟上市场的需求好好讲故事但是思想上有太多禁锢。

而第六代导演离我们的时代更近一些,在思想上的禁锢也会少一点。第六代导演的代表贾樟柯导演,他可以说是中国第六代导演当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虽然他讨厌导演的代际划分,但这个称号是影迷给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贾樟柯开始了他的电影之路。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就让他获得了肯定这对于他来讲是一种莫大的支持,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家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

贾樟柯最大的成就在于,重新定义了电影中关于人的存在。我们往前看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一种宏大的叙事。人物形象伟大,视听语言也是一种宏大的气势。这是第五代导演的特点,他们在叙事时仍然遵循老一辈的观念。虽然他们有所创新,但他们骨子里没有摆脱对于伟大的描写。

第六代新一代导演,他们的叙事偏个人化。在视听上更生活化了运用大量的跟拍,特写。在个人表达上更加出色,我更喜欢这种在大时代浪潮中关于个人的命运的描述。人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电影重新回归到了叙事人的状态。

不论是第六代导演还是第五代导演,他们的电影风格多多少少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可以说时代成就了他们,他们也回报以时代。

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呀,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916470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创作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创作特点).pdf

上一篇:95504(95504空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第六代   导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